繁体   简体  

安静和入静

刊登於《传书2009年6月

张逸萍

 

当讲及冥想的一贯模式(倒空头脑,入静),曾多次有弟兄姐妹问我:「不是说,祷告和灵修时要安静的吗?」

安静和入静大有不同!让我们看看一些气功师和太极师怎样解释什么是入静:

「入静指思维活动单一化,杂念减少,对内外刺激因素反应减弱在主观感受上常呈现(恬淡虚无)的境况。……入静的程序取决于功夫的深浅,可分:1、 初级姿势自然舒适,呼吸柔和,杂念较少……2、 中级对外界的声音干扰闻如不闻……3、 高级外界的干扰已不起反应,……若有若无,用意自如,若存若亡…… 」怎样可以使自己到达这样的境界呢?每派的老师们都自有一套,但通常是集中精神想一件事物、一幅图画:「意守乃一念代替万念之法,通过意守的锻炼可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达到入静。通常概括为内守和外守两大类。……意守呼吸……意守浮云……     [1]也有一些「师傅传授给初学者一个咒语,并教会他如何不断地重复这一咒语,以产生超觉入静所特有的高度宁静和敏锐的觉知。」[2] (注:咒语不是咒骂人的话,有时又叫口诀,是非常短的话语或声音,而且常是不断念诵的。)

可见,入静是一个摒弃思想、头脑没有活动的状态。

最近的科学研究有同一结论,研究员使用磁共振影像扫描(MRI)观察人在冥想状态下的脑部变化,他们选取不同宗教背景的冥想者,包括西藏佛教徒、方济会修女、修禅者、印度的锡克教徒。研究员发现,结果完全一样,大脑掌管专心的位置(seat of attention)会亮起来,而脑部其他地方则暂时停顿,没有活动。[3]

但是,当基督徒读经、祷告、默想,却不需要、也不应该丢弃思想,以至头脑没有活动,更加不必藉赖意守或念诵咒语帮助。

举个例来说:假若我们读经读到「谦卑像这小孩子」(太十八4),我们专心思想:什么是谦卑?为什么小孩子是谦卑的榜样?我昨天对某人说的那句话,是否显示了我的骄傲?我怎样才能学习得更谦卑呢?有什么需要小心?不谦卑有什么后果呢?然后祈祷求主每天提醒我们,要谦卑,不能骄傲。当我们这样思想的时候,我们的头脑绝对是活跃的,思想绝不停顿。

假若我们默想「谦卑像这小孩子」时,专心想像一幅图画,努力在内心看见一个孩子,一副谦卑的样子,这就是意守,迟早将人带进入静状态。又假若我们默想谦卑时,口中喃喃有词:「谦卑、谦卑、谦卑……」以帮助思绪停止,这就是使用谦卑两个字为咒语,亦迟早将人带进入静状态。

假若我们默想谦卑时,我们想到昨天对某人讲的那句话表示自己不谦卑,于是想到,骄傲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烹调技术比她好,于是向神认罪,求主帮助。这是安静默想。但若我们跟著又想到姨妈明天会来吃饭,得准备一些好菜,呀,还有,厨房里已经没有牛奶和洋葱,找一张纸写下 ……这是胡思乱想,不是安静默想,这时应该求主帮助我们安静,把思想带回圣经教导上去。

愿主帮助我们,不受教会内外的神秘主义影响,免得中了仇敌的诡计。

 



[1] 洪涂生「漫谈松静意」(http://www.taichi.org.tw/ChingRoo/vol6/p5.htm[2] 「入静」(http://hi.baidu.com/tangy25/blog/item/a1984508cda98fd763d9862c.html[3] Sharon Begley, “Religion and the Brain,” Newsweek (May 7, 2001): 52-57; Joel Stein, “Just Say Om,” Time (Aug. 4, 2003): 49-53.

 

分享与: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i27z.html

 

回「生活中的真真假假」主頁

回「中国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学主页

回「真道争辩护教学」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