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无意识」并非实有,且和新纪元挂钩

张逸萍

 

 

现代人,基督徒与否,大概都会认为人有「潜意识」(Subconscious)和「无意识」(unconscious),似乎这并非理论而已,而是一个科学已经证明的事实。如果你表示不相信有潜意识,别人会以为你精神有毛病、活在石器时代、可能有些牧师还会指责你信仰不纯正。

但是,「潜意识、无意识」是什么?是否实有?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只在早期写作中使用潜意识一词,但很快放弃它,改而使用无意识。[1] 所以严谨的心理学文献使用无意识,避免使用潜意识。但今天一般文章或谈话,基本上两词交替使用。(为方便起见,本文亦然。)

 

佛洛伊德的无意识

佛洛伊德说:除了日常「意识」(consciousness),我们还有无意识,是我们不能知道,也不能随时回忆的。根据佛氏,潜意识是本能、欲望、需求、和精神活动的储存库,虽然往日的思想和记忆可能从正常意识中马上被删除,但却被转送于人的潜意识领域中。事实上,佛氏又将无意识分「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无意识。前者是那些有可能偶然回忆得到的;后者是那些必须使用技术探索,或者特殊情形下才显露的。

虽然潜意识是人所不自觉的精神功能,可是佛氏相信重要的心理运作发生在下层的潜意识中。 他更认为,往日的经历虽然被「压抑」(repress)于无意识中,但却影响著今天的行为,除非把无意识的内容带到正常意识,治疗师不可能帮助案主改变行为。[2] 所以他说,压抑理论是心理分析的支柱,是它最重要的一部分,但若没有催眠术,这只能是一个理论,因为人会拒抗往日的记忆,叫心理分析工作困难,但催眠术可以解决这困难。[3](后来佛氏放弃催眠术。)

除了在催眠之下,或者心理分析之中,我们才能探索无意识,佛洛伊德又说,无意识的内容也逞现于梦境和精神病的时候。[4]

 

容格的无意识

佛洛伊德的学生容格(Carl Jung)和他的老师分道扬标后,走更灵异的道线,他把无意识分为两部分:「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和「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容格说:有一些病人的幻想和错觉,不可能以个人的历史解释,所以他相信,人除了有个人无意识,还有另一层的集体无意识。他的个人无意识和佛洛伊德的无意识很接近,它储存著人那些没有牢固于记忆中的经历,或者那些被压抑于其中的。[5]

至于集体无意识,容格说,它就是整个人类,甚至动物,所继承的、共有的一些代表性的影像。集体无意识中有很多「原型」(archetype)。这些原型就是民间传说和古代民族的神话中的事情和角色,它们出现在今天人的梦境、异像 和错觉中。例如我们都听说摩西看见烧而不毁的荆棘等超自然事情。这些想法留在人脑海中,在某些情况下浮现。[6]

容格又解释说:无意识不是上帝,但它「是灵异经历流入的媒介。」所以灵异经历是无可质疑的。无论人相信有神与否,他都可以从这源头获得这样的经历。[7]

【顺便一提:容格文献中常提到上帝,所以很多基督徒以为他是一个很虔诚的基督徒,但是,容格的上帝不是圣经中之神。它是拟人的想法,是象征符号,容格有时称之为「神的影像」(God-image)或「内在的上帝」(God-within[8]。或乾脆说:容格把「神、无意识、灵异事物」混为一谈。】

 

可以解释任何事情

自佛洛伊德以来,我们看见很多心理学学派(虽然不是全部)都很喜欢使用无意识这观念,大概因为它可以解释任何事情。

佛氏说首先用无意识解释「失言」(slip of tongue)。[9] 他又用无意识解释现在人视作笑柄的理论:「恋母杀父狂」(Oedipus complex)。你可能说:「我从来没有对我的母亲有过性爱感觉。」但佛氏回答说:「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是无意识里的感觉。」「噢!这样的吗?」[10] 他也同样地解释「阳具忌」(penis envy)。[11]

这样的生意真好做,有他讲,无你讲!难怪《心理学不合圣经》的作者,鲍谨(Bobgan)博士夫妇说:「潜意识可以用来解释任何不能证实的理论。」[12]

不但可以解释日常心理现象,无意识也可以解释灵异现象。佛洛伊德首先以无意识解释心灵感应术(telepathy,或作:传心术)。[13] 容格一般比佛氏接近灵异事物,他更认为梦境和鬼魂,都是无意识的彰显。可是,后来,慢慢地,容格不太肯定鬼灵和灵异现象是否只是心理现象(无意识),还是存在于人心灵之外的独立个体。 [14]

虽然今天接近新纪元的心理学学派不止于容格派,但今天人称容格为新纪元大师,新纪元圈子最喜欢他,因为他的理论可叫灵异现象(或和邪灵活动)看似科学现象。

 

在教会里流行

再留意一下基督徒心理学家们的教导,似乎潜意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中国教会内外著名的黄维仁博士常称自己的心理学为「深度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15]。「深度心理学」一词,听来非常有学问,它是什么呢?佛洛伊德曾经解释说:「心理学的一分支,叫做深度心理学,或者无意识的心理学」。[16] 换言之,无意识观念是黄维仁爱情心理学理论的基础。请见下面语录就很清楚了结:

当我们在孩子时候,心理上被父母伤害了,这些痛苦的经历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当配偶无意中讲了一些话,或做了一些事,「使我们回到过去的情绪状态之中,那些痛苦的经验,仿佛又要重现了,在潜意识中误认为,目前这个不小心引发我们旧有情绪经验者,就是过去曾经伤害我们、带给我们痛苦的人」,于是引起夫妇磨擦。所以黄博士说:我们必须「学习了解情绪、处理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潜意识中种种的心理运作。」[17]

虽然中国教会中的基督徒心理学家不都称他们的心理学为「深度心理学」,也未必明晰地使用无意识或潜意识来解释,但「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等类似理论,把今天的问题推到往日经历去,当然也是以无意识为理论基础。(请见「你活在家庭伤害的阴影中吗?」讨论这理论的不合圣经之处。)

也许可以说,今天教会里常听说的心理学,大多数建基于无意识理论。

 

并无实证

那么,我们至少必须问:无意识或潜意识是否实有?

佛洛伊德说:「我们在心理分析工作中,不经意地达至一个推断——无意识的存在。」[18]他用什么科学办法证明这样推断呢?他说:「我们无法不假定它的存在——我们从它的效果推论它的存在——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它。」[19]

《时代杂志》(Time)有一篇文章评论说:「佛洛伊德从来没有根据科学家所接受的实证方法去证明无意识的存在。」[20]另有一篇文章,评击佛氏的主要理论,都是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的,而其中的无意识,只不过是从浪漫主义借来的一个概念。[21]

至于容格,最使他确定无意识存在,也不是实证,却是从观察一个灵媒而得。当她进入灵媒状态,她的意识变异,能使用容格祖父的声音讲话。此外,容格参加招魂会(Séance)的经历,也帮助他深信无意识的存在。容格不愿以超自然观念来解释这些灵异现象,但选择以无意识为理由。[22]

至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虽然他承认集体无意识是「假设」,但他坚持这是可以实证的。[23] 他用以为「证据」的有(a)梦境、(b)「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是蓄意专注所产生的幻想,换言之,冥想下所见的影像)、(c)偏执狂患者的错觉。[24]

结论是:潜意识、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等,并非实有,从来没有科学研究证实它的存在,它只不过是一个构想出来的观念,用以解释事情!换言之,今天很多心理学理论,包括那些常在教会讲台上听说的,都是建筑在沙土之上! 

【顺便一提:近年有很多有关大脑研究的文章和书籍面世,都谈到潜意识,所以无意识或潜意识又流行起来了,可这不是佛洛伊德所讲的「人把经历压抑到的一个阴暗地方」,却是根据脑科医学办法,研究一些我们不自觉、不留意的、似乎在下面一层的心理活动,例如我们为什么会选这个人做总统、为什么我们会和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堕入爱河。[25]

 

大有心理学家反对

在佛洛伊德的当代,已经有其他人质疑他的理论,包括无意识,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26]接著,一直有心理学家反对。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罗杰斯(Carl Rogers说:有一些事物是比较在前景,让人留意得到,有一些比较在背景,我们不太留意。他继续说:「无论我同意佛洛伊德的无意识观念与否,这个观念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27]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梅罗洛(Rollo May)说:「现在的人常常用无意识来辩解人的行为,简直是可恶之极」,无意识不过是「一个方便的藉口,可以用来解释任何因果关系,或者是一个储存库,你可以从其中找到任何行为上的解释。」[28]

「现实治疗」的格拉塞(William Glasser)说,「用传统精神医学治疗的病人,他们接受治疗直到他们知道自己每一个举动背后的无意识原因,他们仍然没有改变,因为知道原因不等于解决问题。[29]」所以他说,「无意识激发行为」常常变成藉口,使人继续不良行为。 

「认知治疗」派的奠基人,贝克(Aaron Beck)也认为佛氏的潜意识观念没有科学证据,弃之如敝屣。[30]他有一句格言:「除非眼可见,没有什么了。」认知学派使用理性面对问题,不探究无意识里的原因。[31] 

「论理情绪行为治疗」的埃利斯(Albert Ellis)说:我们坚信,无论你为什么感到心烦意乱,你可以辩认这『无意识』信号。只要你明白它,反抗这不合理信念,它就会升到你的日常意识层,于是提高你的节制能力。[32]可见埃利斯也不高举无意识的观念。

 

 

新纪元观念

从上边的讨论可见:无意识观念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用以解释日常的心理现象,另一方面,是解释灵异现象。所以,潜意识和无意识并非天真无邪,因为它实在也是一个新纪元观念。

新纪元文献及邪灵们的谈论,经常使用潜意识或和无意识的观念。如果把它们对这些名词的定义总括在一起,它们的定义和心理学家们的,相差不远。令人怀疑,到底谁是真正的理论发明人。

例:新纪元通灵圈子的著名鬼灵拉撒烈(Lazaris)认为人有——意识、潜意识、无意识。[33] 它说:「你的正常意识心灵是一般人所惯称的「你自己」……在潜意识里,深藏著一些在你里面、影响著你的事情。这些事情,叫你成为今天的你……无意识心灵则保管著你另一个现实[灵异事情之意]的内容和资料,或者说,你的无意识心灵容纳了你的前生、来生、平行生命的资料。」  [34] 再者,这鬼灵非常同意佛氏。它甚至说,「佛洛伊德是相当正确的……潜意识和其中的组织,是确实存在的。」[35]

新纪元通灵者史东(Joshua Stone)说,我们都在「宇宙潜意识心灵」中相连接,(universal subconscious mind),就是容格所讲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36]史东又引用一只鬼灵的话,讲述无意识中的「原型」(Archetype),包括破坏者、小丑、母亲、智者等等,这些原型存在于各时代、各文化中。[37] 其言一如容格。

邪灵们不但以无意识为灵异现象的「科学」解释,更有邪灵自称是人的潜意识:两位新纪元人物在通灵过程中惹来「一位智者」[邪灵]不断地向他讲话,他本来也以为是自己的无意识在说话,[38]他质问这灵体是谁,邪灵回答说:「我就是你呀!把我当作你的潜意识也可以」。[39]

无可否认的结论是:从容格开始,新纪元使用无意识观念,作为灵异事物和邪灵活动的科学外衣

 

基督教内的新纪元应用

更可惜的是,在基督教心理学圈子里,无意识观念也被用为属灵经历的「科学」解释,甚至使之等同于上帝。

《心灵地图》(The Road Less Traveled)的作者,精神医生派克(Scott Peck)说:「简单说来,我们的无意识,就是上帝。[40] 据说,派克写成《心灵地图》之后不久,他接受了基督教。可是,他后来接受《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访问时,他仍然赞同自己在此书中的思想。[41]

基督徒心理学家,《心灵关顾》(Care of Soul)的作者,贝内尔(David Benner)博士说:「经历神临在、敬畏神、与基督联合的奥秘、圣灵的引导,都是无意识的功用。上帝……在我们的无意识里和我们相遇、和我们讲话。再说得清楚明白,无意识是属灵经历的源头,就是:异像、预言、『微小的声音』、神同在的感觉。」[42]

在中国教会大力推动「精神语言程式」(NLP)的叶万寿说:「从基督徒的角度来说,NLP 强调与内在潜意识对话,操练入静入神」然后他形容自己的经历,在默想中,上帝告诉他颈痛的原因,并医治他。[43](叶先生到底和谁在对话?是神,还是他的潜意识?神是否就是他的潜意识?)

甚至赵镛基的《第四度空间》也是套用潜意识的观念:「……潜意识是什么?潜意识就是你的灵。圣经称潜意识为里面的人,即隐藏在你心中的自己。……潜意识虽属于第四度空间,拥有无限度的能力。」[44]

如果邪灵说,它自己和自己的活动就是无意识,基督徒也说,上帝和基督徒的属灵经历就是无意识,你是否不寒而懔?

 

结论

「经上记著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又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林前三19-20

 

 

 



[1] Andrew M. Colman, 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s.v. “Subconscious.” [2] Peter Gay ed., The Freud Read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p. 376-77. [3] A. A. Brill, trans and ed., The Basic Writings of Sigmund Freud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95), p. 907. [4] James Strachey, trans & ed.,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65), p. 16-22. [5] Anthony Storr, The Essential Ju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65-71. [6] Ibid., p. 65-71. [7] C. G. Jung, trans by R. F. C. Hull, The Undiscovered Self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58), p. 89-90. [8] Frank McLynn, Carl Jung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6), p. 410-411. [9]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p. 70. [10] Ibid., p. 139. [11] Ibid., p. 125. [12] Martin & Deidre Bobgan, Psychoheresy (Santa Barbara, CA: EastGate Publishers, 1987), p.71. [13]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 p. 55. [14] McLynn, Carl Jung, p. 488-89. [15] 例:黄维仁,「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http://www.psychinese.com/Study/Html/2009/07/1869.html)。[16]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p. 158. [17] 「黄维仁博士残存心理情结是婚姻的暗流,如何医治过」,摘自美国黄维仁博士《亲密之旅》心理学情感课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635056/[18]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p. 33. [19] Ibid., p. 70. [20] Paul Gray, “The Assault on Freud,” TIME, November 29, 1993, p. 51. [21] Peter Gay, “Psychoanalyst: Sigmund Freud,” TIME, March 29, 1999, p. 66. [22] McLynn, Carl Jung, p. 43-51. [23] C. J. Jung, trans by R. F. C. Hull,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2nd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 44-45. [24] Ibid., p. 48-50. [25] Richard Handler, “The Return of the Unconscious,” CBC News, April 19, 2011. (http://license.icopyright.net/user/viewFreeUse.act?fuid=MTI2MDE0Nzg%3D) [26] Strachey,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Sigmund Freud, p. 138. [27] Richard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E.P. Dutton and Co., Inc., 1975), p. 6-7. [28] Rollo May, The Discovery of Be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83), p. 170-71. [29] William Glasser, Reality Therap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5), p. 53. [30] Lev Crossman, Can Freud Get His Job Back? TIME, January 20, 2003, p. 77. [31] “Aaron T. Beck -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rapy, A family affair,” (http://psychology.jrank.org/pages/67/Aaron-T-Beck.html). [32] Albert Ellis & Robert A. Harper, A New Guide o Rational Living (No. Hollywood, CA: Wilshire Book Company, 1975), p. 21. [33] Lazaris, The Sacred Journey: You and Your Higher Self  (Palm Beach, Fl: NPN Publishing Inc., 1988), p. 150. [34] Ibid., 164-65. [35] Lazaris, Lazaris Interviews, Book 1 (Beverly Hills, CA: Concept: Synergy Publishing, 1988), p. 63. [36] Joshua David Stone, Soul Psychology: How to Clear Negative Emotions and Spiritualize Your Life (New York: Ballantine Wellspring, 1999), p. 173. [37] Ibid., 235-41. [38] 王大鹏,成和平著,《 a 波的传奇》(台北:日 出版社,86年),页24, 41[39] 同上,页160-167[40] M. Scott Peck, The Road Less Traveled (New York: A Touchstone Book, 1978), p. 281. [41] Robert Epstein, “M. Scott Peck: Wrestling With God,” Psychology Today, Nov.-Dec. 2002, p. 68. [42] David Benner, Care of Souls: Revisioning Christian Nurture and Counsel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8), p. 160. [43] 叶万寿,「认识 NLP ——我对NLP 的评介于信仰反省」http://www.innerspace.com.hk/course/understand_nlp.pdf 2005& 叶万寿,「我对NLP的评价与信仰反省」http://www.innerspace.com.hk/info_article_nlp00.html (2007) 都有提及。 [44] 赵镛基,《第四度空间》,第二篇,「第四度空间」。(http://b5.ctestimony.org/2004/dsdkj2.htm

 

 

 

 

 

 

回主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Lois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