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不合圣经的流行心理学
节录自《心理学偏离真道》 第七、八、十一、十七、十八章
其他的心理学理论又怎样?现在只挑选一些为例,说明,除了「人人来自不健全家庭」和「自爱、自信、自尊」之外,心理学中还有很多不合圣经的地方,而且这些理论都已经在教会,很多信徒亦不加思索地接受。
表达感情
很多心理学家都教导人要发 自己的感情。诚然,流露感情本身不是罪恶,但是这样做真的可以叫心理更健康?可以培养仁义和圣洁?有证据吗?
心理学家Harvey Jackins就是一个极力提倡必须表达感情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本来是好的、聪明的、有爱心的、能和别人合作的,但是因为受到感情上的创伤,所以智力慢慢被阻塞,头脑不清晰,日后如果碰上类似的情形,心理按钮被按动,就会产生各种人际问题。所以他主张让小孩子尽量疏 情绪,譬如孩子要哭的时候让他尽量的哭,他心灵中所受的伤害才能修补。[i]
Jackins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服我们呢?他说,自从两年半前,他开始领悟这个道理之后,他所见的事情都和这个原则都没有冲突,所以他非常兴奋。[ii]如果这就是所有的证据,算了罢。
另一方面,心理学家Albert Ellis却唱反调说,很多心理学家都教人必须释放自己的情绪,一面可以保护自己,而且把怒气闷在肚子里会带来血压高或胃溃疡之类的问题。但是他不同意,因为这样做有时会惹来另一种麻烦,增加对方的敌意。[iii]
圣经并没有明文规定我们应该不应该流露感情,圣经是注重人的内心,流露感情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现在试看圣经中的一些例子:「哭」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保罗说自己,「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使廿一19)这是好的;但是当以色列人在旷野为著没有肉吃「各在各家的帐棚门口哭号」,于是「耶和华的怒气便大发作」(民十一10),可见这是坏的。
当然「发怒」也有好和坏。当雅比人向以色列人挑战的时候,「扫罗听见这话,就被上帝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撒上十一6),这当然是好事,因为这样的怒气刺激扫罗带领以色列人争战;但是该隐因著自己的供物不蒙悦纳,就「大大的发怒,变了脸色」(创四5),结果把自己的兄弟杀了,可见这是不好的。
圣经虽然没有禁止表达情绪,却劝告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譬如:「快乐至极,就生愁苦」(箴十四13),就是乐极生悲之意,所以在极其快活的时候,也应该保持心平气静。又如:「不可含怒到日落」(弗四26);「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十六32)劝人不要随便生气,再明显也没有了。
从生父认识天父
现代基督徒很喜欢说,一个人怎样认识天父,全看他怎样认识他在地上的父亲。譬如蔡医生说:「神按著自己的形象塑造人。我们却按著自己父亲的形象塑造天父。」[iv]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科学研究的结果,佛洛伊德老早「认为宗教是原始人的『恋父情结』所引发出来的┅┅神不过是一种被夸大的父亲形像┅┅每一种宗教的根都可以说是对父亲的恋慕┅┅难怪人会把神想成是一位崇高伟大的父亲┅┅只有这样的父亲才能了解作 儿女的人的需要,才会被 的儿女的祷告所软化,被他们的忏悔所感动。」[v]
不错,圣经称神为天父,主祷文的头一句是「我们在天上的父」(太六9),但是却没有说这位父亲和地上的父亲一样,更没有说一个人怎样认识天父端视他怎样认识自己的生父。圣经用父亲比天父,因为一个是我们肉体生命的源头,一个是属灵生命的源头;天父供应我们的需要, 教导、约束、保护、安慰、鼓励我们,天父是公义和慈爱二者并重,这些都是生父所应该学习的,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一位地上的父亲可以和天父相比,天下最好的父亲和上帝相比,都会显得不健全,理由很简单,天父是完美的上帝,生父是有罪的人。
圣经对神的比喻其实还有好些,譬如圣经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诗廿三1),耶稣也说:「我是好牧人」(约十11),这是不是说上帝是一个满面黄沙、满身汗臭的老粗?如果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牧羊人,甚至连羊都没有见过,我怎样认识神?牧羊人迟早会将羊卖掉或者宰掉,上帝是否也会同样对待我们?
圣经又将上帝比作丈夫。旧约圣经常将以色列人比作淫妇因为他们拜偶像离弃真神(何四12-13);新约圣经说教会是基督的新妇(启十九7-8)保罗也说:「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十一2)。我们可以怎样说呢?男人和未婚的女士们,就不可能认识神吗?如果一个女人的丈夫不及基督完美,她也不可能成为基督徒吗?
事实上,这也是新纪元邪灵的教导。新纪元交鬼的人中,有人交上一只自称「上帝」的鬼灵。冒牌上帝说: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们都明白,所以你们凭这样的经验认识我,你们一面说「神是爱」,一面又说上帝处罚犯诫命的人,因为你们不懂得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你们将自己父母的形像投射在我身上,所以你们认为我是一个罚恶赏善的神,事实上,我是不审判人的。[vi]
放弃圣经,转向心理学寻求人生答案,问题严重!
无意识
心理学理论不但有很多不合圣经之处,而且各家各派的理论互相矛盾,叫人无所适从,现在以无意识为例说明:
现代人,基督徒与否,大概都会认为人有潜意识和无意识,似乎这是一个真理,一个事实,并非仅仅理论而已,如果你表示不相信有潜意识,别人会以为你精神有毛病,或者你还活在石器时代,可能有些牧师还会指责你信仰不纯正。
可是,一位名心理学家Rollo May却不同意,他说:「现在的人常常用无意识来辩解人的行为,简直是可恶之极」,以至人逃避自己的真正面目,无意识不过是「一个方便的藉口,可以用来解释任何因果关系,或者是一个储存库,你可以从其中找到任何行为上的解释。」[xvii]Rogers也说:「无论我同意佛洛伊德的无意识观念与否,这个观念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xviii] 《TIME》报导,最新心理学派Cognitive Therapy 的奠基人,心理医生Aaron Beck也认为佛洛伊德的潜意识观念没有科学证据,弃之如敝屣。[xix]
当然嘛,无意识这个观念根本没有科学证据,所以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TIME》这样评论:「佛洛伊德┅从来没有根据科学家所接受的实证方法去证明无意识的存在。」[xx]《TIME》又有一篇文章,抨击佛洛伊德的主要理论,都是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的,而其中的「无意识」只不过是从浪漫主义借来的一个概念。[xxi]心理医生Gary Almy亦同意,佛洛伊德的无意识观念是套用水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名词,他那些有关无意识的理论是很容易被当时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化所接纳。[xxii] Bobgan说:「潜意识可以用来解释任何不能证实的理论。」[xxiii]
除了无意识观念不能被科学方法证实之外,这个观念实在是新纪元运动的桥梁,使人接受灵异事物为正常。请看这些心理学家怎样讲:Carl Jung说,无意识就是人接触神秘经历的地方。[xxiv]心理医生Scott Peck把这个说法解释得十分清楚:「简单说来,我们的无意识就是神,神在我们里面,我们常常是神的一部分。」[xxv]基督徒心理学家Benner亦说,在我们的无意识里,有各样的神秘事物,无意识也是灵异经历的来源,譬如异象、预言、感觉神的同在。[xxvi]
另一方面,有现代邪灵自称是人的潜意识。两位新纪元人物在通灵过程中惹来「一位智者」[邪灵]不断地向他讲话,他本来也以为是自己的无意识在说话,[xxvii]他质问这灵体是谁,邪灵回答说:「我就是你呀!┅把我当作你的潜意识也可以┅」。[xxviii]这事件更进一步证明无意识或潜意识这个观念帮助人接受灵异事情为自然事物。
再留意一下基督徒心理学家们的教导,似乎潜意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如果无意识和潜意识这个观念立不住脚的话,很多很多心理学理论全部垮台!
到底有多少心理学理论是真理,值得我们在教会中传扬?
[i] Harvey Jackins, The Human Side of Human Beings: The Theory of Re-evaluation Counseling (Seattle: Rational Island Publishers, 1966). [ii] Ibid., p. 30. [iii] Albert Ellis, Anger: How to Live With and Without It (New York: Citadel Press, 1997), p. 1-5. [iv]蔡元云,从未遇上的父亲(香港:突破,1998),p.9。[v] Gary Collins 著,邱清泰译,心理学的重建(台北:校园书房,1981),p.84。[vi] Neale Donald Walsch, Conversations with God (New York: G.P. Putnam, 1995), p. 17-18. [vii] Abraham 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9), P. 5. [viii] Ibid., P. 6. [ix] Ibid., p. 31. [x] Ibid., p. 106-07. [xi] Ibid., p. 84-85. [xii] Ibid., p.97. [xiii] Ibid., p. 218. [xiv] Ibid., p.232. [xv]Abraham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1994), p.59. [xvi] Ibid., p.75. [xvii] Rollo May, The Discovery of Be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83), p. 170-71. [xviii] Richard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E.P. Dutton & Co., Inc., 1975), p. 6-7. [xix] Lev Crossman, Can Freud Get His Job Back? TIME, January 20, 2003, p. 77. [xx] Paul Gray, “The Assault on Freud,” TIME, November 29, 1993, p. 51. [xxi] Peter Gay, “Psychoanalyst: Sigmund Freud,” TIME, March 29, 1999, p. 66. [xxii] Gary Almy, How Christian is Christian Counseling? (Wheaton, IL: Crossway Books, 2000), p. 290. [xxiii] Martin and Deidre Bobgan, PsychoHeresy (Santa Barbara, CA: EastGate Publishers, 1987), p.71. [xxiv] Carl Jung, Hull, trans., The Undiscovered Self (Boston: Back Bay Books, 1958), p. 89-90. [xxv] M. Scott Peck, The Road Less Traveled (New York: Touchstone Book, 1978), p. 281. [xxvi] David Benner, Care of Souls: Revisioning Christian Nurture and Counsel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8), p. 158-60. [xxvii] 王大鹏,成和平著,α波的传奇(台北:日 出版社,86年),p.24,41. [xxviii] Ibid., p. 16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