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摘錄自﹕ 《邪魔登講台》

第六章人生哲學

婚姻、性愛、同性戀

 

邪靈教導

假冒「上帝」的導靈 [鬼靈] 相信,如果兩個成人雙方同意,任何形式的性行為都是可以的,包括變態的性、沒有愛為基礎的性、同性戀。[1] 韋亞新的導靈亞盾喏也同意,如果兩個人有協議,「兩個成年人雙方同意」,性行為是美好的。[2]

導靈們支持同性戀,這一點是不用說的了。導靈伊曼紐非常高舉同性戀。牠說﹕ 

同性戀在人際關係中,有什麼角色?是必須的;是愛之途;是合一之途;是掩飾害怕之途;簡單來說,是道路。 [3]  

事實上,導靈們支持各種形式的性行為,從手淫到混合瑜伽冥想的性交方式(Tantric sex)。例如,偽冒「上帝」的導靈鼓勵手淫。[4] 導靈約翰推薦混合瑜伽冥想的性交。[5] (Tantric」是瑜伽的一派,或譯作密宗。他們有一大特點,就是在性交的時候,引發沙梯〔Shakti,神性的女性能量〕。[6])

無論如何,你可以預期傳統婚姻被人遺忘,當然嘛。導靈藍沙勸導說﹕不要結婚,同居就可以。 [7] 導靈伊曼紐說,如果一段婚姻已經不再適合,就是分離的時候了,你需要繼續尋找更有意義的關係。[8]

如果任何形式的性行為都流行,而結婚卻過時,我們可以預期墮胎被允許,這正是導靈們的教導。導靈伊曼紐說,如果「有需要終止懷孕,不算萬惡不赦的罪」,事實上,這是胎兒靈魂的選擇,他不願意被誕生,我們無需感到罪咎。[9]

說到此,讀者可能懷疑,筆者到底是在講述新紀元導靈的教導,還是在形容今天社會的一般情形。是嗎?

世俗心理學

誠然,今天一般人對性愛和婚姻的態度,和聖經相差十萬八千里。佛洛伊德發明了嬰兒性慾理論,如「戀母殺父狂」和「陽具妒」(Penis envy),我們今天嘲笑說﹕「性慾是推動地球旋轉的力量。」雖然如此,我們也無需把性革命這個問題完全推到他頭上,當然,佛洛伊德是有責任的,其他世俗心理學家們多少都推動了性革命。例如,羅傑斯相信婚外和婚前的性行為是好的,[10] 他甚至贊成開放式的婚姻(Open marriage[1][11]

《今日心理學》有一篇文章報導現今婚姻和性行為的改變﹕傳統的核心家庭漸漸在縮減,同居和單親家庭愈來愈流行。作者說,有人可能擔心傳統家庭的破裂,是社會問題的根源,可是,他認為,事實並不支持「這個少數人的關注和價值觀。」作者認為沒有需要挽救家庭,反之,我們應該鞏固和保證「個人的健康、福利、和自由。」[12]

世俗心理學家對同性戀的態度也一直在改變。精神醫生砂田努華(Jeffrey Satinover)報導說﹕早在1963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APA)以同性戀為疾病,同性戀者是情緒受困擾的人。1971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投票,決定以同性戀為正常。1994年,APA甚至宣佈,他們不贊成任何專業人士,嘗試幫助同性戀者去改變他或她的生活方式。[13]

雖然筆者還未看見他們公開支持那些混合瑜伽冥想的性交方式,但是,如果他們對性行為的態度是這樣地開放,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嗎?

至於墮胎,又怎樣?兩位艾倫伯(Otto Ehrenberg & Miriam Ehrenberg)博士都是心理學博士,他們表示,心理治療是政治性題目。當社會喜歡看見人口零增長,治療員便說,墮胎是個人的權利。[14] 換言之,對世俗心理學家而言,墮胎是一個政治議題,不是道德議題。

基督教心理學

一般而言,基督徒心理學家在這方面的態度保守得多。筆者找不到有基督徒心理學家支持開放式婚姻,或婚外性行為,他們也不支持墮胎。實在是不同,叫人感到清爽。可喜可賀!

可是,基督徒心理學家中,有人支持同性戀。《心理學和基督教期刊》(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有一篇文章解釋說,性傾向不能算是品行,同性戀和異性戀,都可能是正當或不正當的。[15]

柯聯思報導,基督徒心理學家對同性戀的態度不一致。有些捧著聖經去譴責;另一些則推理,解釋為什麼它不能算為罪,柯聯思繼續說﹕「聖經沒有譴責同性戀的傾向、感受、和願望。」[16]

 



[1] 意思就是說,夫婦事先同意,二人可以公開地另有性對象。



 [1] Walsch, Conversations with God, Book 2, 102. [2] Ryerson and Harolde, Spirit Communication, 174. [3] Rodegast and Stanton, Emmanuel’s Book, 205. [4] Walsch, Conversations with God, Book 2, 77. [5] Ryerson and Harolde, Spirit Communication, 170-71.  [6] Campbell, et al., Body Mind and Spirit, 207.  [7] Weinberg, Ramtha, 71-72. [8] Rodegast and Stanton, Emmanuel’s Book, 201. [9] Ibid., 227-28.  [10] Carl Rogers, 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77), 43.  [11] Ibid., Ch. 10.  [12] Shervert H. Frazier, “Psychotrend,” in Psychology Today 27, issue 1  (Jan./Feb. 94):32.  [13] Jeffrey Satinover, Homosexual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uth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6), 31-37.  [14] Otto Ehrenberg and Miriam Ehrenberg, The Psychotherapy Maze: A Consumer’s Guide to Getting In and Out of Therapy (New York: A Fireside Book, 1986), 25. [15] Rudy Serra, “The Continuing Struggle for Civil Rights in the Gay Community,” i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20, no. 2, (2001): 168-175. [16] Gary Collins, Christian Counseling (Dallas: Word Publishing, 1988), 281-82.

 

 

 

 

分享於:https://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347194535472388?comment_id=348864535305388&offset=0&total_comments=9

 

 

 

回《邪魔登講台》介紹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