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心理學不合聖經》

鮑謹博士夫婦合著

陳張逸萍譯

出版﹕生命出版社、天恩

268   

        作者們說﹕「基督教心理學包含世俗心理學中那些又混亂又矛盾的理論和技術。那些自稱為基督徒的專業心理學家只不過是借用世俗心理學中的理論和技術。專業性的心理治療和它背後的心理學,從最好的角度看它的話,它是有問題的,從最壞的角度看,它是有害的,最底限度,它是一件偽冒的屬靈事物。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證實這句話,並要向教會挑戰,教會必須淨化。」

作者們先討論心理學是不是科學,它的的效用有多少,然後分章討論一些重要的心理學學派的理論,並以聖經回應。

第一章      心理學不合聖經

      基督教心理學不過是一大堆世俗心理學理論和技術,基督徒心理學家把這些理論和基督教混在一起,可是心理學是有問題的。心理治療雖然只有一百年左右,但是它已經非常流行,作者們說﹕「持有執照的專業心理學家數目是每十年增加一倍。一個預測指出將來的十年中,心理學家的數目將增加64%……基督教招牌下的工作者也在增加之中……」但是「按照一個估計,在心理治療市場中,有超過四百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超過一萬種技術 ……所有學派都繼續存在,而且都自稱有效,雖然事實上各種各樣的技術,和技術背後的理論,經常是互相矛盾的。」

第二章      科學還是偽科學?

      心理學或心理治療是科學,還是偽科學?作者引用一個研究﹕美國心理學協會為了要對心理學作評價,請了科克(Sigmund Koch)博士來計劃和指揮一個研究……有八位卓越的學者參加,一同衡量心理學的事實、理論、和方法……科克檢查研究結果之後……說,「我想,到現在,心理學不能被算為一門科學,這是絕對的清楚……他也當然證實心理治療『不是一門有一貫性的科學。』」

      作者們認為心理學家是以個人見解當作科學,所以心理治療不是一門合邏輯的科學,卻是基於很多不符合科學的理論和很少可查證的事實。他們又引述了其他人的話,譬如一個說﹕「我們以為心理學家的判斷是客觀的、他們的意見沒有偏見、他們的方法是基於外在的證據、而非個人的需要,這是一個錯覺。即使最偉大的天才都不過是人,會受到他們所存在的時間和空間所限制,此外,他們也被自己的特性所限制。」

第三章      結合還是分離?

      提倡結合聖經和心理學的人常常以心理學為「普通恩典」和「所有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為藉口。但是作者們說,雖然心理學有很多地方是人的觀察,但卻是「來自未重生的人的主觀想像」,和事實有距離,更談不上真理,而且「如果硬要將人的觀察、解釋、和意見提升,使之和聖經所啟示的真理的程度和權威同等,這些在基督徒中提倡心理學的人實在是高舉人的意見,輕視聖經。」

      羅馬書第一章是講到「普通啟示」的主要經文,宇宙本身啟示神自己,這就是普通啟示,但是羅馬書第一章並沒有說我們可以明白自己。作者們說﹕「如果那些無神的人可以從普通啟示認識神的性情或者人類的靈魂,實在難於相信……因為他們拒絕了神的啟示,他們喪失了獲得準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從普通啟示去真正了解人的內心。」所以他們結論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17)沒有心理治療系統可以接近這個目標。」

第四章      心理治療是否有效?

      作者引用了近年一個有名的研究,這個研究記載於《心理治療和行為改變手冊》(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簡稱《手冊》)。起初,研究員發現,「所有的心理治療都有效而且似乎都同樣有效」,這個現象叫做「成效一致」。於是研究員著手研究這個現象,並且找出幾個叫心理治療成功的共同因素,「不同的治療包含一些共同因素,治療成功是因為這些因素,卻不是學派的中心理論。」

            第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當事人自己。「如果當事人自動自發想要改變,效用當然比那些不願意改變的當事人來得高。」有很多因素影響當事人改變,譬如「自動復原(regression effect)、效用幻覺(illusion of efficacy)、寬心藥(placebo effect)、和引起期望(expectancy arousal)。」

            第二個重要的因素是輔導員的人際關係品質。第三個因素是對話,因為對話可以表達關懷。

「附帶提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手冊》指出『我們對少數種族(ethnic minority)的研究不多』,又承認『很多研究員和從業者相信心理治療對少數種族沒有用。』少數種族應該對心理治療的效用有一個大的問號,再加上一個感嘆號。」

      作者還引用了《手冊》有一段中這樣說﹕「……研究指出有些病人因為心理治療而變得更糟……」另一個研究表示﹕「心理治療清楚有不良果效,這個行業中的專家們都認為這是打不倒的事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從業的人和研究者的留意和關心。」

第五章      拒絕活水

      作者說,「佛洛伊德、容格、和其他早期的理論發明人拒絕相信神,領導他們的跟隨者用人有限的想法和標準去尋求人生的意義。」另一方面,「從開始,基督教教會就服事那些有生活問題的人。這樣的工作包括向失喪的人傳福音、為靈魂帶來救恩、幫助人成聖,叫他因著每天的試驗而靈命增長……聖經描寫人的狀況,又形容解救困擾心靈之道……治療靈魂從前是教會的一個重要的工作,已經因為治療精神(心理治療)而黯然失色。」

第六章      被污染的溪流

現代心理治療有幾個主要的模式﹕心理分析(Psychoanalytic)、行為主義(Behavioristic)、人本主義(Humanistic)、超越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作者說﹕「這四個污染的溪流滋生了四百多個心理治療法。基督教心理學就從這四個溪流和那些常是互相矛盾的心理治療辦法中支取心理學概念,然後將這服藥水混在神的話中。」

第七章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分析

      佛洛伊德的嬰兒性慾是這樣的﹕他「認為有四個階段﹕口腔的、肛門的、陽具的、和生殖器的……這四個階段都和性慾有關,佛洛伊德認為成人年後的性格特徵和精神情緒的毛病,都和童年時這四個階段的經歷有關係。」

他的戀母殺父狂(Oedipus Complex)引起更多人的興趣。他根據一個希臘神話推想,「每一個男孩都想要殺自己的父親,又想和自己的母親性交;每一個女孩都想要殺自己的母親,又和自己的父親性交……男孩有這個想法直到他最後在無意識中希望自己的父親不在,他認為父親是自己的對手,爭著要和母親性交……女孩的早期發展中,她發現男孩有一個突出的性器官,但是她只有一個洞。根據佛洛伊德,她罪怪她的母親使她這樣,於是產生敵意,她就將自己對母親的愛轉移到父親身上,因為他有那個美好的器官,她願意和他性交。佛洛伊德還沒有瘋夠……他認為男孩因為害怕睪丸被割去,所以解決了戀母殺父狂的問題……另一方面,女孩因為對父親有性念頭,所以害怕母親會傷害她的生殖器官。」所以作者說﹕「我們應該從開始就完全拒絕這個從神話被提升為真理的傳奇故事,反之,佛洛伊德奇怪的解釋和普遍性的應用,被接納為真理,被讚揚為困擾心靈的心理學救恩。墮落的人『蠓蟲就濾出來,駱駝倒吞下去』」。

            佛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中不止有嬰兒性慾理論,也有精神決定論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我們之所以變成我們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無意識影響我們整個生命……在我們最早的六年中,這些力量塑造我們。當我們從一個性心理階段到達另一個性心理階段,我們的心理受到我們身邊的人物所影響,尤其是我們的父母。」作者反駁說﹕「精神決定論叫我們罪怪別人,從無意識開始,到父母。佛洛伊德說,人人都被無意識左右,於是免除了人的責任,人不必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因為他的父母在他最早幾年中怎樣對待他,他就塑造成了……人不需要停留在生命早期的不良行為模式中,因為聖經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

            此外,他在道德上的立場是放縱的,他認為「自由通姦是良好的心靈預防藥。」可惜,今天教會受佛洛伊德的影響相當深。

第八章      容格(Carl Jung)的分析心理學

      容格是「混合他對醫學和靈異事物」,他自孩子的時候,已經有一些靈異的經歷。年青的時代,他和當牧師的父親辯論神學問題,甚至分裂。

      容格認為有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其中有一些原形(archetypes),譬如大媽媽(Great Mother)、搗蛋者(Trickster)、和代罪羔羊(Scapegoat)等等。容格的集體無意識被形容為一個「隱藏的記憶庫房,可以追蹤至人的祖先,不但包括人類歷史,也包括在他未成為人類時的記憶,當他還是另一個種類,就是說他的動物祖先的記憶。」作者評論說﹕「容格的理論是合並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和古代神話。」

「他深深鑽研秘術,使用召魂術,又天天和靈體來往,就是他所叫的原形。當他開始寫《為死人講的七篇道》(The Seven Sermons to the Dead)的時候,容格形容他的整個房子「塞滿了靈體」,對他大聲呼喊,他也說這本書從他湧出來的……很多容格的寫作都是這些靈體所給的靈感。容格最熟悉的靈體叫做腓利門……容格以為他在探索自己的無意識,事實上他是為魔鬼大開門戶,讓牠們影響自己。他起先以為這是從他的無意識發出來的,但事實上是獨立存在的東西。他甚至形容自己有魔鬼一樣的力氣,而且說自己家中有一隻鬼。」

「容格還有一個鑽研他自己的無意識的辦法,就是他無數次釋譯曼達喇(mandala,佛教和印度教用以幫助冥想的圖案)」所以作者評論說﹕「容格顯然是一個新異教徒(neopagan),他往古代的神話中尋找人裡面的上帝,但是他把它當作科學來研究。容格所尋找的,不是科學,卻是異教。」

容格也發明了性格種型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似乎這是唯一沒有靈異問題的理論,但卻大有人質疑它的效用。

第九章      阿德列(Alfred Adler)的個人心理學

      「阿德列相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左右所有的行為,每個人都被它推動。他說這個共同目標就是﹕優越、力量、安全、和重要,但是他也強調社會責任。」「努力達至優越,可以叫人有創意,正是人類對社會貢獻的根源……在這樣的路上前進的人才能於人有益。」作者評論說﹕「基督徒應該清楚看見這樣的目標屬於黑暗權勢,反映撒但驕傲的慾望。基督徒有其他的目標,就是愛神和榮耀神,也要愈來愈像主耶穌。」

      阿德列認為人應該有一個創意自我,發展自己。他相信無意識和童年經歷影響一切,他也從記憶和夢境去明白人。作者評論說﹕「正如其他的自我理論家,阿德列忘記了神。他是一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將人放在中心,設計一個創意自我的教義,說人可以創造自己的性格,獲得生命的意義,創造自己的目標和意義,而且自己可以達到它。」

第十章      弗羅姆(Erich Fromm)的無條件之愛

弗羅姆是一個無神論者。他說人必須自愛、自我接納、自尊/自信,以達到他的最高潛能。他有一些理論,在教會相當流行,譬如他說﹕「母親的原則是無條件的愛;……我們不能以好行為贏得母親的愛,也不能因為犯罪而失去它。相比之下,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視乎孩子的成就和好行為。」作者評論說﹕「弗羅姆的宗教是世俗的人本主義……聖經說愛的源頭是神,不是自己。」

弗羅姆還有一個更流行的理論﹕人人應該愛自己。他說﹕「如果愛人如己是一種美德,愛自己也一定是美德,不是壞事,因為我也是一個人。」但是作者清楚地解釋,聖經從來沒有叫人愛自己。耶穌「愛人如己」的教訓(太廿二37-40)是吩咐我們愛神和愛人,並沒有叫我們愛自己,因為愛自己是不必教的。

第十一章      馬士盧(Abraham Maslow)的需要心理學

      馬士盧所講的幾層基本需要很流行。「這些需要的階層從身體上的需要開始,進而是安全的需要(保護、安全),到愛的需要(情愛、友誼、歸屬),到自信/自尊的需要(尊敬、讚賞),最後是自我實現(self-actualize)的需要(發展人的最高潛能)。當每層的需要被滿足到某一個地步,一個人就會開始被另一層的需要所推動……他給「自我實現」的定義是「一個人願意自我實踐,傾向於實現他本來的能力」,就是說,達到他的最高潛能。」

      作者認為馬士盧的理想是一個「烏托邦……已經實現在三藩市的禧亞布利區(Haight-Ashbury)區,六十年代的花童(flower child)全心接受他的理論,過著一個自由性愛和滿足自己的生活……任何理論系統強調自我、假設人性本善、而且認為只要人的需要被滿足,他的潛能可以開發至最高峰,都有可能引起這樣的後果。」

      更可怕的是,「當馬士盧在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中找不到他的烏托邦夢想,他轉到超越個人心理學去。超越個人心理學是一個無神的靈異心理學…馬士盧也建議一些人使用LSD去制造顛峰經歷。」最後,「他寫及顛峰經歷、神秘主義、道家感應、合一的意識、超越時間和空間、和東方宗教影響。」

第十二章      羅傑斯(Carl Rogers)的當事人中心治療

羅傑斯是二十世紀最著名和最受敬重的一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花了一生研究人類行為,發展了一套治療技術,叫做「非指示自導法」(nondirective)或者「當事人中心治療」,輔導員不影響當事人,也不講究價值觀。但是這個理論卻影響廣大,甚至教會亦大受影響。

羅傑斯發現一些原則,其中之一是真實(to be real),附帶的條件是「無條件的自我敬重」(unconditional self-regard),自己評估自己所有的經歷,自己決定自己的價值觀。作者說﹕「這當然是違反聖經,因為是取消了聖經的地位,而讓自己成為權威和價值的中心。」

因為他相信人要依照著自己行事,所以他的價值重申(value clarification)計劃破壞了人的道德感。作者結論說﹕「如果父母鼓勵孩子建立自信/自尊,他們是助長人的墮落天性,自己為王,自己審判,自己是自己的神。」

第十三章      埃利斯(Albert Ellis)的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簡稱REBT)的目標是要藉著改變當事人的思想和信念,幫助他改變他們的感覺和行為。這個理論似乎很合理,但是「埃利斯是一個公開的無神論者,他屢次在寫作中堅持說﹕相信神是『不合理性的信念』……宗教基本上是自虐狂……精神病。」

「另一方面,他鼓勵無條件的自我接納為主要的『合理性信念』」。作者們評論說﹕「埃利斯的系統是一個沒有最後審判的信仰系統。這是一個世俗人本主義、實用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宗教……埃利斯反對任何「從神來的道德標準或道德觀」的信念。就是因為這樣,他不喜歡用罪人這樣的字。」

可惜很多基督徒以為他們可以把埃利斯的理論基督教化,「所以埃利斯定下特準,輔導員的神必須是一個大好人,只能使人暢快……不能是那位叫人向他交帳,罰惡賞善的神,神的話不能是權威和絕對。」

第十四章      格拉塞(William Glasser)的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的核心是三個‘R’﹕現實(reality)、責任(responsibility)、對-和-錯(right-and-wrong)。」病人的問題都是因為他不能面對現實,輔導員就是要幫助他去面對,而且要「直接改變外面的行為。他爭論說,負責任的行為形成正面的思想和感情,正如不負責任的行為引起不健康的態度和感情。」

現實治療是一個清新的對照,少有心理治療學派強調表現,不是強調內心的感覺。它也強調治療員和當事人的關係應該是亦師亦友,亦明白人需要愛。那麼,格拉塞的現實治療還有什麼問題嗎?

作者們說﹕「因為格拉塞的人本主義理想,他對人有信心,以人的本性為良善,否認人墮落的罪性……格拉塞用目前社會的道德標準代替聖經。例如,如果兩個人相愛的話,他們願意同居而沒有婚姻的承諾,他們當然是符合格拉塞對負責任的定義……」

第十五章      夏理斯(Thomas Harris)的交互作用分析

夏理斯的名著是《你好我好》(I'm OK—You're OK。他說孩子生下來都認為自己不OK,父母OK。「如果小孩子得不到撫摸,小孩子就想﹕「我不OK,你也不OK」……另一方面,如果沒有撫摸,再加上言語和身體上的虐待,小孩子就從第一種立場轉向「我OK,你不OK」的立場。」當然,夏理斯認為「我OK,你也OK」是最好的。所以他說﹕「使人健康的唯一方法,或者變得OK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找出引起前三種立場的童年的問題。」

他的理論基礎是﹕人的記憶力「就像一個錄音機,把每件事情準確而完整地記錄下來」,但是作者們引述其他研究,證明童年記憶並不可靠。況且,根據聖經,人的問題,不是一個「不OK」的立場,是人的罪。

另一方面,夏理斯的《你好我好》誤用了一些聖經名詞,譬如他說,從「不OK」變為「OK」的立場就是重生;「我OK,你也OK」就是神學上的恩典。作者們評論說﹕「夏理斯的道德觀不合聖經……是一個普救主義的假福音,和一個錯誤的救恩之途。」

第十六章      珍勞夫(Arthur Janov)的原始治療法

      原始治療法本是珍勞夫根據一個諧劇而發展的一套治療。「原始的痛苦(Primal Pain)」是理論的核心。「根據珍勞夫……孩子的需要未得滿足,譬如饑餓的時候沒有人去餵他、尿布濕了沒有人來換、需要人注意的時候卻被忽略,所以孩子所受的傷害積聚……孩子終於放棄以自己的真面目去獲得父母的愛……成為一個不真實的人……為自己建築一個防衛的網,使自己不察覺痛苦的存在。」

      治療辦法是要重活這個痛苦的經歷。「在治療的時候,他們常用一些提示的東西,譬如嬰兒奶瓶、嬰兒床、可以抱的玩具、和真人一樣大小的父母照片……如果你偶然踫上這樣的小組在進行治療,情形絕對是亂七八糟﹕你可以看見一些成人在吸吮奶瓶;一些擁抱布玩具;還有一些坐在成人尺寸的嬰兒床中……聽聽他們的哭訴和尖叫,『爸爸,好心一點!』『媽媽,救命!』……」

      這樣的治療當然不合聖經,甚至其他心理學也認為「這些發洩感情的治療中,人會丟棄理智」。

第十七章      稀釋、污染、還是純淨?

      可惜,「教會是介紹心理治療最大的機構之一。牧師們常常為基督徒推薦心理治療,因為他們已經被說服,認為自己不足以幫助人,當有需要的時候,只有專業人士才有這樣的專門知識,可以去輔導人。」結果,「心理學異端嘗試殘害拿著聖靈寶劍的手,使教會關顧靈魂的事工脆弱,用各種心理學主意代替聖經解答。」所以作者們結論說﹕「基督徒能夠做的事中,最安全和最健康的就是避免心理治療和依靠聖經在教會中服事。」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