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過猶不及》﹕耶穌會把『界線』設在哪兒?

張逸萍

 

克勞德(Henry Cloud)和湯森德(John Townsend)兩位基督徒心理學家出版《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How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是一本獲獎,暢銷風行,深受好評。之後更繁衍了一大堆﹕《為孩子立界線》(Boundaries with Kids)、《為婚姻立界線》(Boundaries in Marriage)等書籍,而且繼續獲獎。

「雖然基督教心理學仍多少帶著世俗心理學的瑕疵,但克勞德卻不一樣,他的寫作是良好的。」這樣的話,我聽過不止一次。

 

正人君子、近似基督徒

某程度上,似乎確實如此,因為《過猶不及》書中沒有推動性革命、沒有新紀元冥想;不但如此,且大有「正人君子」風範。書中強調自己的界線(boundary),不必過份為別人犧牲,不能讓別人佔便宜;但是作者們也講到自己有責任,不能只對別人說『不』,也要對自己說『不』。[1]

該書開始時說﹕「不清楚自己生命的責任(responsibility)和主權(ownership),就是界線問題。」[2] 對非基督徒而言,這句話絕對合情合理。但是,基督徒呢?聖經說﹕「……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 神。」(林前六19-20)換言之,基督徒不再擁有(ownership)自己的生命,他的責任(responsibility)在於榮耀神!

我是不是吹毛求疵,雞蛋中找骨頭呢?

作者們說﹕「在法律上,產業的主人要對自己的產業負責任;不是主人的話,他沒有責任。」[3] 這話讓我想起一句中國俗語﹕「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對非基督徒而言,只要你掃了自家門前雪,你就已經盡了責任;他人瓦上霜當然不必管,甚至他人門前雪也不是你的責任,否則正是「過猶不及」之意。

可是,基督徒呢?

基督徒都應該聽過「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路十25-37)。這位撒瑪利亞人沒有責任照顧那落在強盜手中的人,不但不需要包裹他的傷口,更沒有責任為他花錢,送他到店裏養傷。可是,聖經說﹕「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我們怎麼可以畫清楚界線(boundary)說,我只需對你好到「這地步」,超過了的話,在我的界線之外,我沒有責任,否則就是過猶不及了。

 

 

邊界設在哪兒?

克勞德和湯森德引用「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和「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六5)說明我們每人都當為自己每天的『擔子』負責任,然後『重擔』卻應該互相幫助。但是,有一些人「將『重擔』當成每天的『擔子』,所以拒絕別人幫助;或者把自己每天的『擔子』當作『重擔』,所以自己不去背負。」[4][a]

作者們這個道理不錯,這也正是我們每天和其他人相處的困難。我們有沒有要求別人太多?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別人有沒有要求我們過份?佔了我們的便宜呢?界線在哪才合適?

作者們說﹕好的界線,幫助「良好的留在界線內、惡劣的在外」,良好的就是「培育我們的」,惡劣的就是「受傷我們的」。[5] 基督徒怎樣決定好壞?誰的標準?聖經中和歷史上,有多少人是「為義受苦」,但神說,他們「是有福的」。(彼前三14)「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 神看是可喜愛的。」(彼前二20

作者們有一個例﹕一對父母向他求助,因為他們25歲的兒子不愛讀書、濫用藥品、與壞朋友為伍。作者們說,父母應該明白,這兒子沒有問題,問題是父母不能和兒子設立界線。[6] 作者們的意思大概是說﹕讓孩子自己闖闖禍,得個教訓。但是父母能做得到嗎?完全不再管這個孩子,是對他最好的嗎?對自己最好嗎?應該管制他多少?幫助他多少?放手多少?在決定之前,是否應該禱告求神指引呢?

作者們又有一個案﹕珊蒂的母親要求她回家慶祝感恩節,但她更喜歡和朋友一起。她若不回家,母親會生氣;若回家,自己不開心。作者們最後的勸導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感覺負責任。[7] 言下之意﹕珊蒂應該做那些讓自己開心的事,不必管媽媽的感受。至於這個例子,恐怕當事人的文化、性格、背景都會影響她的決定,很難有一個肯定的正確答案。身為輔導的作者們還忘記了請珊蒂考慮耶穌怎樣想?

曾經有一位聖經輔導員對我說﹕「如果你所設立的界線,能和主耶穌所設立的一樣,那麼你就去定界線吧;若不能,最好不要設定界線。」在人際關係上,人是不可能完全沒有界線的,卻是﹕界線設在哪兒?美國基督徒有一句流行句﹕「耶穌怎麼做?」(WWJDWhat Would Jesus Do?)也許,現在可以改為,如果耶穌在這裏,「耶穌會把界線設在哪兒?

 

 

偏重對別人說『不』

文首提到,《過猶不及》不但鼓勵我們設立界線,也講到自己要負責任。誠然這兩方面都重要,但是讀此書給人的感覺是,它偏重﹕不要讓人佔便宜,不必忍氣吞聲,敢怒而不敢言,所以要學習說『不』。 

例如,作者們說﹕「最基本設立界線的字,就是『不』」。[8]不但成人,孩子亦然,孩子的第一個設立界線的字,就是『不』。[9]

第六章標題為「對界線的迷思」說,讀者誤以為,設立界線可能的後果是﹕我自私、不服從、他人會受傷我、我會受傷他人、我生氣了、引起內疚等。[10]如果有這些「後果」,可見書中所強調的界線是對別人說『不』,而不是盡上自己應有的責任,或對自己說『不』,否則不可能有這樣的「後果」。

第十一章標題為「職場和界線」,列舉了一些職場問題﹕替別人做他應該做的事、加班時間太長、難以相處的同事、和老板衝突等。[11] 這些例子亦說明﹕設立界線時,最需要關心的是﹕老板和同事不能欺負我,佔我便宜。

網上書商介紹《過猶不及》,有一段吸引讀者的話,說﹕「你的生活失控了嗎?別人老是佔你的便宜嗎?你很難向別人說『不』嗎?你因為神沒有回應你的禱告而失望嗎?[12] 可見,關心自己的利益,仍是大前提。

 

 

聖經怎樣講?

克勞德和湯森德又說﹕對真正有需要的人,你也需要設立界線,這樣做,雖然可能叫你傷心,但是「你的能力有限,你需要適當地說『不』。」[13]

某程度上,這句也算合理,但這是一個普通常理可以解決的問題。例如某處地震,我們不可能獨自一人把所有房子重建,我們只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者,有家人、同學、同事欺負我們,佔了我們的便宜,我們忍了一次,又一次。。。

聖經怎麼說呢?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要愛你們的仇敵,……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 ……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38-48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人的惡…… 凡事包容……」(林前十三5-7

「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

「為甚麼不情願受欺呢?為甚麼不情願吃虧呢?」(林前六7

「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十二19

「『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1-22

做得到嗎???

我認為,沒有人今生在世界上可以做得十全十美,否則他就「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樣」,但是,不等於說我們可以放棄這樣做,或者反對這個聖經標準。所以這是一個『方向』的問題。雖然一生未得完美,我們每天還是求主幫助我們向「像天父、像基督」的方向邁進。

的確,《過猶不及》的標準比較迎合人性,因為它鼓勵信徒們順著「人的常情」去做,以至和聖經標準背道而馳!

我曾在「自愛、自尊、自信」文解釋為什麼「自愛自尊自信」和聖經教導相反。現在「設立界線」的問題和「自愛」的問題,完全一樣﹕

完全没有界線<<<===========================================>>>百分百堅持界線

                  

你一定是在標度上某處

<<<======

聖經叫你少愛自己、多讓步、情願吃虧、不怕犧牲

======>>>

《過猶不及》鼓勵你更愛自己、保護自己、不能吃虧

可見,它和聖經是背道而馳!

 

*** 在此必須一提,這裏所講有關遷就別人的事情,絕不包括那些犯罪得罪神的。例如,老板吩咐你撒謊、男孩子要求女友和他上床、朋友請你代散佈謠言等等。

 

擺脫不了流行心理學

克勞德和心理學有一個頗為奇怪的情結。他說,作為一個基督徒心理學家,他曾經掙扎。他曾嘗試以「標準」基督徒答案去幫助人,但最終不過是「約伯記所講的『無用的醫生』」;他也嘗試將心理學理論以「基督教」外衣包裝,但是,一樣沒有功效。之後他向神呼求,於是他帶悟了一些道理。[14] 事實上,我相信克勞德是一位誠誠實實的真理追尋者,而且有創意。但因他的背景,他實在還沒有擺脫心理學。所以,不難發現《過猶不及》中帶有流行心理學。

例如,在第四章標題「界線的發展」裏,克勞德和湯森德說,這是早年經歷的影響,嬰兒慢慢知道自己和媽媽不是同一個個體,開始學講『不』。界線受傷也是來自最早的幾年。所以父母應該管教孩子,也不能過度約束。[15] 這是佛洛伊德派哲理,和今天的「人人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同一路線。

又再舉一個例﹕作者們說,對別人的需要,抱挑剔態度,是因為我們把自己對自己同樣需要的憎恨,「投射」(project)到其他人身上。[16] 這又是另一個佛洛伊德理論。

作者們又說,有一些事情,我們做了之後,會有內疚感,因為我們內心有「父母權威性的良心」(parental conscience)。但為了要突破它,我們必須「自找內疚感」(acquire guilt)。[17] 除了未必合聖經之外,這是「溝通分析學派」(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理論。

更可惜的是,流行心理學和新紀元思想界線不分,所以作者們也多少表達了這樣的思想。例如他們說﹕很多人「不能接受自己和表達自己是怎樣的。誠實表達你是怎樣的,就是聖經講的正直美德,或者合一。」[18] 自己本來的面目一定是好的?沒有需要改變的地方?「做我自己!」「我就是這樣的!」「活出真我!」這這些話不但不合聖經,而且是一個新紀元思想,請見「真我假我﹕心理學和東方宗教交匯之處」。

 

胡亂引用聖經

雖然克勞德認為聖經的標準答案對生活是「無用的醫生」,他仍然常引用聖經,以包裝他的理論。可是,對聖經稍用功夫的人,都能看得出他的錯誤。

例如,他說我們都應該設立界線,因為「界線為我們的靈魂下定義,又幫助你保守和維持它」,他引用的經文是﹕「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19]可是,聖經上文說﹕「我兒,要留心聽我的言詞,側耳聽我的話語,都不可離你的眼目,要存記在你心中。因為得著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箴四20-21)聖經的意思是﹕應該將神的話存記在心裏,以至我們的心思意念,都合聖經,繼而影響我們的一生,不是指堅守界線!

當作者們講到『不』是最基要的界線字眼,他引用「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太五37;雅五12)。[20] 當聖經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它教導我們不可起誓,因為基督徒本來就該誠實,不可撒謊。聖經絕對不是說,要把你的界線表達得清清楚楚!

還有一個例﹕作者們說「如果我們愛和尊重那些對我們說『不』的人,他們也會愛和尊敬我們的『不』。」這就是聖經所說的﹕「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得以自由。」(林後三17)「自由產生自由」。[21] 可是這經文講的自由,完全不是這個意思!聖經上文講到以色列人的帕子還在他們心上,他們若歸向主,就得揭去。

 

邊界和上帝

基督徒心理學家引用聖經,不管上下文,只求適合他正在講的道理,並不是新鮮事。但克勞德和湯森德更進一步說上帝也設立界線,因為上帝和祂的創造物是分開的。而且三位一體的每一位都各有自己的責任。[22] 上帝是值得敬懼的、全能全智、無與倫比的創造主和統治者,祂不需要遵守作者們所發明的「界線之律」!難道聖父有可能對聖子或聖靈說﹕「這是我的界線,你不要『撈過界』!」我們不能不知輕重,本末倒置。這是褻瀆!

在第十三章,標題為「上帝和界線」,作者們說﹕「祂留下工作給我們,只有我們才能做」。[23] 的確,祂對我們有吩咐,例如大使命「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二十八19-20),但我們不過「與 神同工」(林前三9),我們澆灌,神叫它生長(林前三7),不是說「只有我們才能做」。

作者們又說﹕「上帝尊敬我們的『不』。」[24] 誠然,神並不勉強我們,但不是因為祂受制於「界線之律」,卻是因為人心硬,所以神「任憑」(羅一24,26,28)我們。多可怕!與其在神和我們之中設定界線,我們應該說﹕「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詩十九13)。

作者們說,我們也應該尊敬神所設定的邊界,就是不做神不喜歡的事情,但不是因為罪咎感,是因為愛。[25] 克勞德和其他基督徒心理學家一樣,非常不喜歡罪咎感,但是聖經說﹕聖靈「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林後七11)所以罪咎感不一定是壞事。這樣的教導只有叫人良心更麻木!

 

其他人的評論

文首講到,一般基督徒對《過猶不及》一書,似乎都是一味稱讚。但若仔細找一下,仍是有能從聖經角度批判的人。下面是一些語錄:

「設定『界線』的心態……助長了人固有的自我中心。人自然就會保護、愛、滋養、珍惜自我和自我的利益。……他需要學習的,不是『設立界線』以保護自己,卻是怎樣釘死自己,毫無保留地事奉基督。」[26]

「《過猶不及》是另一個例子,見證心理學教導已經滲透了今天的教會。……設立『界線』不合聖經、吝嗇小氣、自私,叫人偏離那全備的神的話。 」在此網上書評之後,很多讀者留言,投訴《過猶不及》一書助長了他們的子女的自私行為。[27]

 

結論

似乎正派的基督教心理學書籍,實在仍有不合聖經之處,但願中國基督徒能有更多的分辨能力。

 


請繼續閱讀﹕「《改變帶來醫治》不明白「上帝形像」為何物





[a]首先,作者們忘記了「 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 神,是應當稱頌的!」(詩六十八19)所以無論自己的或別人的『重擔』有多大,最後,我們有一位憐恤我們的主,祂願意幫助我們。但本文暫且不提這方面。



[1] Henry Cloud & John Townsend, 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How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2), p. 46. [2] Ibid., p. 10. [3] Ibid., p. 31. [4] Ibid., p. 32-33. [5] Ibid., p. 33. [6] Ibid., p. 29-30. [7] Ibid., p. 108-09. [8] Ibid., p. 36. [9] Ibid., p. 73. [10] Ibid., chapter 6. [11] Ibid., chapter 11. [12] http://www.taosheng.com.tw/bookfiles-02B/bookfiles-02B7003.htm [13] Cloud & Townsend, Boundaries, p. 256. [14] Henry Cloud, Changes That Heal: How to Understand Your past to Ensure a Healthier Futur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2), p. xiii. [15] Cloud & Townsend, Boundaries, chapter 4. [16] Ibid., p. 60. [17] Ibid., p. 272. [18] Ibid., p. 37. [19] Ibid., p. 31. [20] Ibid., p. 36. [21] Ibid., p. 91-92. [22] Ibid., p. 35. [23] Ibid., p. 236. [24] Ibid., p. 236. [25] Ibid., p. 239. [26] Debbie Dewart, Boundaries: Political or Personal? (Irvine, CA: Discernment Publications, 1994), p 39-40. (Christian Discernment Ministry, http://www.christiandiscernment.com/) [27] Rick Crampton, “Boundaries: A Book Review” (http://pastor-ricks-musings.blogspot.com/2011/01/boundaries-book-review.html, April, 2013.).

 

 

分享於﹕http://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142751449250032

 

 

 

回「泛濫到處的流行心理學錯誤」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