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帶來醫治》不明白「上帝形像」為何物
張逸萍
《過猶不及》作者之一,克勞德(Henry
Cloud)還有一本影響力甚大的書﹕《改變帶來醫治》(Changes
that Heal),翻譯為中文,也深受中國基督徒歡迎。所以值得我們仔細看一看。
上帝形像是什麼?
此書序言的標題為「在祂裏面改變」,作者說, 我們是按著上帝形像造的(創一27),但因為始祖墮落了,所以不能「發展出神的樣式」。按照克勞德的理解,上帝能做四樣事情。就是﹕
1。和別人建立關係(bond)
2。和別人分離(separate from others)
3。整理『好壞、善惡』的問題(sort out issues of good and bad)
4。作個能掌控的成年人(take charge as an adult)
若非有這四樣「如神的功能」,我們難於長進。所以作者就在《改變帶來醫治》一書裏解釋這「四個發展工作」。[1]
在整本書裏,作者顯然一再強調這四點就是上帝形像。例如,當他談及「和別人建立關係」時,他表示,這是「上帝本性的基礎」。[2]
當他講到「整理『好壞、善惡』的問題」,他說人類都盼望最理想的,因為這是我們所失去的「內在上帝形像」的潛能。[3]
可是,什麼是上帝的形像?是否就是上列這四點?
的確,人類是按著上帝形像造的(創一26-27),就是說,我們應該像祂,而且能代表祂。[4]
那麼神有什麼屬性呢?作者說對了一點﹕神的屬性有一部分是不能傳達的,有一部分是可以傳達的,如祂的全知、全能。[5]
我們不必談不能傳達這方面,但另一些是可以傳達的,包括智慧(例﹕林前一21)、信實(申七9)、良善(路十八19)、慈愛(申七9)、聖潔(利十九2)、公義(帖後一6)等等。
聖經規勸信徒脫下舊人,穿上新人,而且解釋說﹕「這新人是照著 神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我們可以總結說﹕上帝形像就是﹕真理、仁義、聖潔。
《改變帶來生命》的四點都不是上帝形像
現在讓我們簡單地考慮作者認為是上帝形像的四點。
根據克勞德給「和別人建立關係」的定義是﹕和其他人在感情上建立關係。[6]
想我們都見過一些動物,如貓、狗、牛、狼等動物舐犢情深的可愛照片。作者又說﹕「和別人建立關係」,或「依附」(attachment)是道德的基礎。[7] 但是,惡人也會和別人建立關係。聖經提到「惡人的會」(詩二十六5)和「惡人……連手」(箴十一21),就是說﹕惡人也會凝聚合作,建立關係。如果動物、惡人、魔鬼,都能做得到這方面。那麼,就是說﹕這方面根本不能算是「上帝形像」!
克勞德所認識的上帝形像,「和別人分離」,也就是他和湯森德(John Townsend)的《過猶不及》(Boundaries)的內容。請見「過猶不及﹕耶穌把界線設在哪兒?」較詳細的討論。《過猶不及》書的理想,頂多可以說是正人君子所為,及不聖經的標準,怎麼可能說是上帝形像呢?
至於「整理『好壞、善惡』的問題」,上帝不必整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因為「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約壹一5)。凡違背祂的話,就是惡(約壹三4)。人若想要「整理『好壞、善惡』的問題」,反要以神的話為標準。再者,作者的「整理『好壞、善惡』」意思就是說,要接受『好壞、善惡』共存的事實(見後邊討論)。這一點和上帝形像風馬牛不相及!
所謂上帝形像的最後一方面,就是「作個能掌控的成年人」。但是神的權威和人的權威大有不同。即便在人與人之間,提倡廢除「一上/一下」的關係,[8]
恐怕只有扇動今天人的反叛精神,請見後邊討論。所以,這樣的道理不見得能恢復我們失去的上帝形像。
結論是﹕此書的基本前設大有問題!
上帝形像非靠「正常心理發展」而得
一切在創造的當初,「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31)但自人類墮落,人所有的上帝形像,就被扭歪了。於是作者此書,本意就是要幫助基督徒重拾這個失去的上帝形像(根據他的理解)。
克勞德表示,如果嬰兒的發展正常,她能「和別人建立關係」(上帝形像的第一點)。[9]
妨礙和別人建立關係的原因,作者首舉「往日傷害」。[10]
作者又說,必須在第一年能和人建立關係後,第二年,就可以開始分離的過程,也就是發展上帝形像的第二點﹕「和別人分離」。[11]
至於第三點「整理『好壞、善惡』的問題」,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明白,這個世界是『好壞、善惡』共存的。孩子若長大於一個把『好壞、善惡』分別得清清楚楚的家庭,孩子就繼續把所有人畫分為『好人、壞人』。[12] 當他講到上帝形像的第四點「作個能掌控的成年人」,他說﹕父母怎樣運用權威,影響孩子怎樣認識權威。[13]
你不必是一個心理學家,相信你已能清楚看見,作者克勞德認為人若有一個「正常的心理發展」(根據他所認識的心理學理論),人就能重獲恢復上帝的形像(即上邊他所列舉的四點)。
可是,真正的上帝形像非靠世俗心理學所認為的正常發展過程而得!根據聖經,重獲上帝形像之道,在於接受救恩,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因為聖經說﹕「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神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1-24);所以我們今天就應「效法他兒子的模樣」(羅八29);當基督再來,「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約壹三2),我們這上帝形像,才得完全。
不但如此,當作者分別討論他所認識的四方面「上帝形像」,他繼續顯出很多神學、釋經、邏輯上的問題,例子見下﹕
善惡好壞的定義未搞清楚
克勞德認為「整理『好壞、善惡』的問題」是上帝形像之一,他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好、有壞。」但人性是盼望完美,以至我們責備和處罰自己或他人,所以我們必須有能力寬容和處理『好壞、善惡』的同時存在。[14]
問題是,當他繼續他的偉論之先,應該先為『好壞』或『善惡』下定義。它可能是﹕(1)違反聖經道德原則,罪惡問題;(2)非道德問題,例如不成功等等;(3)對自己要求、還是對別人要求?
作者並未澄清定義,例子也混淆。例如﹕高爾夫球員理想地揮動他的高爾夫球棒、律師能在法庭上成功辯護、教師能清楚明白地教導學生等等。[15]
可見這是上邊的第二類﹕非道德性。作者也有其他個案﹕某人常幻想自己虐待妻子、毆打孩子。[16]
雖並未採取實際行動,但這已經是第一類的道德問題。
有基本聖經知識的基督徒,都應該明白﹕
(1)違反聖經道德原則,罪惡問題——我們不是光去接納它,我們更要認罪悔改,求上帝幫助我們勝過。聖經要求我們「效法基督」(羅十五5),「像……天父完全」(太五48)。此書著重接納『真我』,就是接納這方面的不完美,無疑是「熱鐵烙良心」(提前四2),下面再討論。
(2)非道德問題——例如不成功、不聰明、不漂亮、不富有等。聖經教導我們「知足」(提前六);聖經講「知足」不但是有關物質錢財,在才幹方面,聖經亦只要求「忠心」(太二十五14-30)。
(3)要求自己?要求別人?——上邊兩點的討論,都是關於怎樣要求自己。至於別人,若是有關罪惡,聖經說﹕「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加六1)若非道德問題,我們不但不應該要求,更應該幫助,例如﹕「施捨錢財、賙濟貧窮」(林後九9),同情體諒軟弱的(林後十一9,彼前三7)。
如果這些分不清楚,一味接納,恐怕胡塗了。
接納真我,熱鐵烙良心
因為世界上有『好壞、善惡』共存的事實,克勞德推論﹕「理想的我」(Ideal
self)和「真我」(Real
self)。前者就是我們心目中盼望達到的完美的我;後者就是那個現實中並不完美的我。[17]
誠然,這是人人都能認同的事實。
但是作者勸導我們說﹕「如果我們對自己要求完美,我們就不是活在真實的世界裏。『真我』並不完美,我們必須掌握這一點。」[18]
不但如此,作者勸告我們要「修訂『理想的我』」,因為『理想的我』很多地方是不對的,檢查一下,刪除那些來自家庭和文化的,只留下那些從上帝而來的。[19]
但是,我們使用什麼為標準去修訂呢?什麼是從上帝來的理想?基督徒都會說﹕那些合聖經的。
若都同意聖經是準則,可用以修訂錯誤的理想,為什麼作者又說﹕「教會常強調一個非常高的標準,以至很多人認為,他們不能做一個人,又做基督徒……忘記他們為什麼來到耶穌面前……他們都是罪人,需要饒恕和接納。」[20]
是的,我們都需要上帝和他人的饒恕和接納,但我們不能寬容罪惡。可見問題還是﹕作者克勞德混淆了幾類「善惡好壞」﹕道德?非道德?對己?對人?請參考前段。
無論如何,作者鼓吹接納和饒恕在道德上的不完美。因為他說﹕我們都希望「能和神一樣」(創三6-7,賽十四13-14)。我們希望做得比自己更好,所以有『理想的我』。我們活在律法之下,有一個「墮落的良心」,每當我們及不上這標準,這良心刑罰我們。[21]
什麼?!努力「像天父完全」(太五48)是「活在律法之下」?是「墮落的良心」?作者又建議﹕為了維持一個高度的自我形像,和對自己有好感,我們必須「無條件地愛自己的『真我』」。[22]
這正是「熱鐵烙良心」(提前四2)!即使未必叫人「丟棄良心」(提前一19),但總會妨礙人得著「無虧的良心」(提前一5)!
最後,這「真我假我」理論,根本是新紀元流行心理學,請見﹕「真我假我﹕心理學和東方宗教交匯之處」。
「不再定罪」和「無需內疚」是兩回事
克勞德說﹕「每當『真我』露出來,『理想的我』便會批評它,叫它藏起來。如果我們躲藏,我們就無法與上帝和其他人有關係。」[23]
所以,「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真我』採取一個慈愛和接納的態度,才有改變的希望……得到醫治。」[24]
原來克勞德不是說,不必改變,他是說,不須內疚。他說﹕如果我們犯罪,我們認為自己是「壞人」,我們就是在「罪和死的律」之下為奴隸,「被『內疚感』操控,是沒有用的,只能叫我們犯更多的罪。」[25]
作者在書中多次引用「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羅八1)[26]
支持他反對內疚感的見解。
可惜,「不定罪」不是指無需內疚情緒,卻是指「得著救恩」的地位,因為「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約三18)一本聖經註釋解釋﹕「雖然保羅在第七章講自己的失敗,他仍不會失去救恩。在基督耶穌裏,不再定罪。」[27]
另一本註釋﹕「當保羅說﹕『不定罪』,他指死亡的判決和末日的審判已有代償。」[28]
保羅有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產生內疚感呢?絕對有,因為他曾說﹕「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 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七19, 24)聖靈的工作是「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
反之,「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或譯:自責)。」(林後七11)當以色列人聽了彼得的講章,「覺得扎心」結果「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門徒約添了三千人」(徒二36-42)。誰能說﹕「內疚感叫人更犯罪」?
雖然我們不必強調情緒和感覺,但真心的懊悔,會帶來生命的改變。另一方面,些犯罪的人,卻不一定會有內疚感!
神的權威和人的權威
當我們說,上帝形像是「有權威的」,我們必須清楚分辨神和權威和人的權威。上帝有絕對無上的主權,不是其他人所賦予的。祂「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事的」(弗一11),祂「的權柄是永有的;他的國存到萬代……憑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他手。」(賽四34-35)
什麼是「能掌控的成年人」?作者說﹕「作為一個成人,就是從『一上/一下』的關係中走出來,要和其他成人進入同輩關係。」[29]
又說﹕「神準予我們一個崇高的權威,作為成人,有責任,有自由去『管理』自己的生命。」[30]
但是,
我們的權威是在神之下,又在神所設立的權威之下。根據聖經,神在地上設立了幾種權威。祂設立了政府(羅十三1)和父母(弗六1)等。在某些情形中,有一些人可以設立地上的法律,但神才是最終的立法者。
雖然克勞德呼籲所有成人完全平等,以上帝為父親,大家互為兄弟姐妹,作者並非忽略這些神所設的人間權威,他說﹕「服從他們,就是服從神,不是服從人。」[31]
他甚至說﹕「像耶穌那樣有權威,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能放棄自己的權利去服事他人。」[32]
非常正確,完全同意。
再細看作者概括人怎樣能有得著成人應有的權威,就是﹕能力、專門知識、職位、影響、服從。[33]
神有無上權威,可以從這幾方面流露出來,而且絕對不止於這些。
更重要的是,我們絕不能說﹕耶穌「在這些方面,成為權威」,所以祂領路,我們學效著長大,慢慢發展得著能力、知識、影響等。[34]
接著,克勞德又一再講到心理學,人從嬰兒、童年、青春期等等,怎樣發展這幾方面。[35]
難道耶穌因為有一個正常的心理發展(根據作者的認識),所以得著上帝形像的權威,於是我們也要治療我們受創的心靈,好得著上帝形像?
幾層的錯誤重疊在一起!
釋經和神學錯誤
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也是基督徒,所以他的寫作常引用經文。可惜,他和其他基督徒心理學家一樣,經常斷章取義誤解經文原意。除了上邊所講的「不定罪」(羅八1)不是不必內疚之意,還有很多例子,如下﹕
作者說,我們通常譴責『壞、惡』的事情,良心會說﹕「我真是笨啊、或無價值、或壞。」等話。然後他引用哥林多後書七章10節,說﹕「聖經稱這為『世俗的憂愁』。」[36]
嗚呼哀哉!保羅曾講到「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和「世俗的憂愁」。原來保羅「先前寫信〔哥林多前書〕叫你們〔哥林多教會〕憂愁」(林後二4),他在前書痛斥哥林多信徒各種生活上的敗壞,叫他們「眾人有幾分憂愁」(林後二5),所以保羅說﹕「因為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林後七10)。可見良心譴責自己做錯事,正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不是「世俗的憂愁」!
當作者講到作為成人,有掌控自己生命的自由,他引用羅馬書六章17-18節,然後說「救贖就是要反轉人類墮落的效果——回復我們在開始時所有的自由和權威……所以,和耶穌聯合,就是要恢復一個真正的有權威的地位……」[37]
但是,羅馬書這段所講的是﹕不再犯罪的自由!不是人的權威!
作者說﹕研究顯示,我們若能和他人有一個愛的關係,我們就能活、能成長;我們若是孤立,就慢慢死亡。然後作者引用大一堆聖經作支持,其中有「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38]
但這節經文講的是緊記神的話,因為上文說﹕「我兒,要留心聽我的言詞,……要存記在你心中。因為得著它的,就得了生命……」(四20-21),不是說孩子長大過程中需要有一個有感情的關係!
不但釋經問題,作者有時暴露出神學錯誤,例﹕「一個孩子來到世界上,她無知於自己已經被饒恕。」[39]
難道作者說,人生下是無罪的?人性本罪?或者,人不必經悔改、相信、接受救恩,就已經早被赦免了?作者是「普救主義」者?反對「原罪」的神學家?
充滿心理學理論
克勞德是一位心理學家,所以他的寫作難免充滿心理學理論。不但如此,《改變帶來醫治》講及人怎樣恢復上帝形像,給讀者一個印象﹕上帝形像是正常心理發展的結果。上文已經討論過。
其次,作者所認識的心理學理論,主要是佛洛伊德派的理論,其中首舉「原生家庭傷害」。舉個例,他說﹕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完全依賴照顧我們的人,我們怎樣看世界,有賴這些人怎樣對待我們,以至我們的思想可能被扭歪,於是對自己說﹕「我是壞的」「我不可愛」等。[40]
但是這理論不合聖經,請見「你活在家庭傷害的陰影中嗎? 」。
心理學名詞也充滿書中各處。例如「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否定」(denial)「投射」(projection)「貶抑」(Devalu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等等,[41]
都是典型的佛洛伊德理論。「趨向人」(move toward others)[42]
是新佛洛伊德派卡倫霍妮(Karen Horney)的理論。
(1)落伍的心理學理論
克勞德讀大學時,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也許未出現,至少還未盛行,所以他只懂佛洛伊德派。他說﹕「有時,我們得到勸告說﹕『改變你的思想』,但這不是容易之事,因為問題比思想更深。」[43]
可是,「改變思想」正是今天最流行認知心理學的中心思想。代表人埃利斯(Albert Ellis)不認為人的往日,可以繼續影響人今天的感覺和行為。他認為這是「不合理信念」。請見﹕「從聖經角度看REBT 」。
作者表示,如果一切發展正常,身心健康的12歲孩子,是瘋狂和反叛的,又引用聖經說明這樣反叛,是消除奴隸的軛,被收納為神的兒子,是獲得上帝形像所必須的一步。[44]
暫且不談作者的釋經錯誤,可是這「青春期反叛是正常」的想法,已經被推翻。近年研究數據顯示﹕只有少數(約20%)的青春期孩子表現得如此,多數都能和父母和諧相處,而且情緒穩定。最後,完全沒有證據顯示,那些從未反叛過的青少年,成年後有心理問題。請見﹕「已經被推翻的流行心理學」。
(2)新紀元心理學理論
克勞德談及人人裏面有「理想的我」(Ideal
self)和「真我」(Real
self),[45]
而且要「無條件地愛自己的『真我』」。[46]
這正是流行心理學中的「真我、假我」理論。這是一個新紀元思想,請見﹕「真我假我﹕心理學和東方宗教交匯之處」。
作者亦談及人因為往日受了創傷,所以裏面有「孤獨的孩子」「受傷的孩子」「未受訓練的孩子」,我們的從前仍然在我們裏面活著。[47]
這是另一個典型新紀元心理學理論「內心幼童」(Inner
Child),請見﹕「內心幼童﹕典型新紀元心理學」。不但如此,這還是邪靈拉撒烈(Lazaris)的言論。請見﹕《邪魔登講台》例子「不健全家庭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UA_Chn_samples/dysf_family.htm)。
無用的醫生和假師傅
克勞德說,作為一個基督徒心理學家,他曾經掙扎,曾嘗試以「標準」基督徒答案去幫助人,但最終不過是「約伯記所講的『無用的醫生』」;他也嘗試以「基督教外衣包裝心理學理論」,但一樣沒有功效。[48]
可是克勞德的教導正是以「基督教外衣包裝心理學」。上邊已經解釋清楚。
書中有一段,標題為「當心假師傅」。作者抱怨說﹕「他們不讓人向那些能明白他們的痛苦的人尋求幫助。」[49]
我不知道他怎樣證明,依照聖經去輔導的,都沒有同情心?還是因為心理學不講罪,只講「童年傷害」,所以看乎明白人的創傷?請見﹕「一些對聖經輔導的誤解」。
作者又比較「匿名戒酒會」(AA)和他所指控為律法主義的教會,指責他們沒有愛心,[50]
所以作者說﹕「不要厭棄那些並不完美的人」[51]
。的確,教會不應該排斥或輕視那些在罪惡中掙扎的人,可能實在有些沒有愛心的人,叫那些戒不掉酒癮和賭癮的人,在教會裏不能有歸屬感。但教會也不是完美的,為什麼克勞德不能接納呢?
再者我發現,今天的基督徒心理學家在教會裏,過份強調夫婦們要有羅曼蒂克的外在表達,例如手拉手、眼望眼、講情話、學撒嬌,甚至有所謂團契只歡迎夫婦們參加,請見﹕「拍拖團契」。結果,那些鰥寡孤獨和失婚的,年紀稍大的剩女剩男,就覺得格格不入,有如次等公民。
歧視在罪惡中掙扎的人,和歧視沒有拖拍的人,都不對,但哪個比較大罪?
結論
總而言之,《改變帶來醫治》教導說﹕人若有正常的心理發展(根據克勞德的認識),就可以發展出上帝形像(根據克勞德的認識),於是人就能和其他人建立關係,又能在人與人之間設立界線(請見
《過猶不及》),有力量說『不』,能明白和接納『真我』的不完美,且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掌控自己的生命。
我無法接受!
[1] Henry Cloud,
Changes That Heal: How to
Understand Your Past to Ensure a Healthier Futur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2), p. xiv-xv.
分享於:http://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14742509878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