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你是大脑和基因的奴仆吗?

刊登於生命季刊》200812

基督徒、大脑、基因、情绪、行为、精神药物抑郁圣经圣经辅导

张逸萍

 

有一个小孩子,每当母亲把他送到学校,他总是哭个不了,给他一个吻,或一个玩具,想尽办法,都无济于事。你猜是什么原因?医生说,母亲有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需要服一种叫做BuSpar的药;孩子也患上恐慌症(Panic disorder),需服百忧解(Prozac)。[1] 惊讶吗?怎么会这样的呢? 

 

最新趋势 

老一辈的心理学家将人的问题归咎于不健全家庭的伤害,虽然这个讲法已经在教会中根深蒂故,但此理论已经落伍。最新的趋势是使用新颖的脑部扫描技术,如fMRI PET ,研究大脑的现象,从人的生理(大脑、基因、荷尔蒙、化学分子等等)著手解释行为。 

既然我们的行为和情绪是物质界的事情,那么,主要的解决办法当然是服药,顺理成章。所以,医生向人推荐各种药物,如百忧解、立得宁(Ritalin)、AdderallZyprexaRisperdal等;医治的疾病包括抑郁、上瘾(包括毒瘾、烟瘾、性爱瘾、上网瘾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强迫性行为、躁郁病、社交焦虑症(俗称害羞)和精神分裂症等等。(注:本文并非针对任何精神病或任何药物,只希望讨论基督徒对这些新趋势的应有态度。 

举个例,研究发现,抑郁症有生理因素,早期解释是脑细胞间的神经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如血清素(Serotonin失调。但是,新的研究显示,过度的刺激会损害神经元,影响情绪调整能力。无论如何,他们都在提炼药物,防止大脑化学物不平衡,以保持神经元健康。[2]当然,血清素也和基因有关,研究员发现我们的第十七对染色体制造一种清扫血清素的化学物,这染色体若过短,人就容易神经过敏,包括焦虑、敌意、冲动等。[3] 

科学家们还从这个新的角度去研究男女为什么会堕入爱河,[4] 人为什么会有同情心和道德感。[5] 圣经告诉我们,「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二7)所以,我们除了肉体之外,还有一个灵魂,这是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之处。如果人的感情、思想、行为、道德感,都不过是基因、大脑、化学分子的相互作用,那么,人和牲畜有什么分别? 

请不要以为这是基督徒的夸张而已,事实上,大有非基督徒科学家同意这样的哲理。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花了半生研究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说:「『你』,你的欢乐、你的忧愁、你的记忆、你的野心、你对自己身份的鉴定、自由意志,不过是一大堆神经细胞和其分子的活动。[6] 

你是否一大堆神经细胞和其分子的总和?大脑和基因的奴仆?

 

整理思绪 

生理?灵性? 

先不谈研究员们是否得著真理,这些药物是否安全有效,从上列的「疾病」而观,这是一个错纵复杂的领域,有一些是灵性(道德)问题;有一些可能是纯粹生理问题。根据常理,我们可以相信,大部分病例是在一个二者交错的世界里。即是说,同一个病例、同一个症状,有时是纯粹生理所引起;有时是违背圣经原则引至;甚至二者皆有。 

1。生理原因 

从前专门研究精神心理学(Neuropsychology),现在是圣经辅导员的魏爱德 (Ed Welch[7]说,抑郁症有好几个原因。它可能和身体毛病有关系,例如柏金逊症、多发性硬化症、狼疮、和肝炎;还有是药方的副作用,尤其是血压和心脏的药物、抗菌药、和精神科药品,都有可能引起抑郁。[8] 我们可以推想,其他心理精神疾病,也应该有一部分是纯粹生理原因。 

长久以来,有一些精神病,被怀疑和遗传有关,至少有生理上的倾向,但找不到肯定证据。例如,最近有英国科学家发表研究,宣称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但亦同时有其他科学家反对。[9]所以, 一个客观的态度是:我们不能完全否认遗传(亦即生理)的可能性。 

2。灵性原因 

人的罪也绝对有可能使自己落在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之中。例,大卫和拔示巴行淫之后,他曾经一度抑郁(诗三十二2-3)。又或者人为生活烦恼,信心不足,「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七6)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抑郁症有可能是人没有按照圣经原则生活的结果。 

《新闻周刊》报导,患厌食症的人对自己的外型和体重的过度重视,虽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是环境或文化是导火线。[10] 显然,这是价值观的问题。 

按常理去想,所有上瘾问题和过动症,基本上是缺乏节制,故极有可能是灵性问题。但现在的脑科研究,叫我们混淆了生理和道德问题。「全美问题赌徒议会」的主席亦说:「数千年来,人们都认为赌博是道德问题,只有最近才把它当作疾病。[11] 

邪术更能引起精神问题,例子屡见不鲜。心理学家高福(Grof)夫妇在《属灵危机》中指出,现代人因为使用新纪元技术,带来困难。譬如瑜伽可以引发各种身心问题,其中包括忧虑、愤怒、悲哀,还有各种不受意志控制的行动。[12] 其他新纪元技术亦然,美国首席催眠师阿力逊(Erickson)承认,某些性格分裂是催眠术的后果,也有实验指出催眠术可以引起多重性格。[13] 

非基督徒超心理学家陆荣(Ludwig)曾在一篇学术性的文章中表示,当人进入冥想状态,他有可能被其他灵体附身。[14]可见,我们视为精神病的病例中,实在有一部分是邪灵附身。 

但是,基督徒却不能因为现在有一些脑部研究,又有一些药丸可以吞吃,于是完全从物质角度去看这些心理和精神问题,因而忘记人有灵魂、有罪性、罪会带来不良效果。 

原因?后果? 

我们必须再问——当科学家们使用各种扫描技术,研究人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的大脑活动,他们所观察的,到底是其结果?还是起因?我发现很多研究员都不能肯定。 

一向以来,我们知道,我们愈使用身体某部分,它愈是发达。不但如此,大脑对此肌肉所分配的大脑皮层细胞亦愈多。例如有实验证明,那些练习弹琴的人,控制手指的大脑部位比较发达。[15] 上毒瘾之人掌管理性思想、防止冲动的前额叶皮质区活动比较少。但是,科学家们也不能确定这个现象是吸毒的原因,还是结果。[16] 又有研究发现,当人禁戒毒品一年之后,他们的大脑开始恢复正常。[17] 

一位精神科教授专门研究快乐,他发现人快乐的时候,大脑前额叶皮质区特别活跃。但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他认为,二者都是,即是说,有人生来有一个活跃的前额叶皮质区,于是人显得比较乐观。但是,现在的科学家们都相信,人大脑的可塑性甚高。[18] 也就是说,生来不乐观的人,可以慢慢改变自己的思想,于是大脑前额叶皮质区也会活跃起来。 

总而言之,人若有基因A,使他有生理现象B,于是比较容易有行为C;但是,行为C也可能产生生理现象B,或者强化它。如果难以分辨原因和后果,那么,使用药物是治标还是治本? 

 

药物治疗 

还有一点,叫人更混乱,现时并非所有精神药物都是根据大脑研究而提炼的。举个例,向来帮助戒瘾的药物是针对退瘾的症状,叫戒瘾者容易渡过,例如ParlodelAntabuse等,不是为了治疗上瘾问题的本身。[19] 近年,才有药厂根据现在的脑科研究,提炼了VigabatrinCamparal等药。[20]  

效用和副作用 

有一个调查显示,接受心理精神的药物(如立得宁)的孩子的父母,28% 表示,药物「不太有用」或「非常无用」。[21] 就是说,大部分父母表示它有效。 

另一方面,各种精神药物(如立得宁)对孩子有不良副作用:包括头痛、失去食欲、烦躁、紧张、失眠等等。[22]今天坊间讨论过动症的书籍,作者们都是医师、心理治疗师、教育界人士,其中有很多反对使用立得宁。例如,名心理学家格拉塞(Glasser)亦认为立得宁令人上瘾的力量有如可卡因(Cocaine),它可以叫人舒服一点,但并没有解决真正问题。[23] 

孩子长期服用,又怎么样呢?一位精神医科教授说;「我们是在用孩子做实验,又没有跟进其结果。」[24]另一位精神医生研究曾经使用Depakote的孩子的脑部变化。虽然他还未发表他的结果,他已经不太高兴地说:「药物对大脑有剧烈的影响。[25] 

百忧解在1987 年面世,三年之后,它变成美国精神医生最常用的药物;1994年,它是全球第二畅销药物;据估计,医生每月所写的药方中,有十亿是百忧解。 [26] 我们诚然可以相信它的效用相当高,否则不可能如此流行。 

但另一方面,却有非基督徒医师高声疾呼、大力反对,其中之一是精神医生布利金(Breggin)。他报告说,百忧解的副作用包括:烦噪不安、忧虑、突然发昏、抑郁、失眠、缺乏判断力、紧张、发恶梦、失去性欲、胃部不适、体重减轻、各种精神病的表现。[27] 他又说,几乎所有抗抑郁剂都有如下副作用——各种神经系统问题,如视觉模糊不清、口乾、肠、膀胱和性器官功能减低,还有血压低、增加体重、失眠、癫痫、心脏衰弱,于是带来更多的忧虑和精神错乱,抗抑郁剂甚至会引起死亡。[28] 

一位精神药学教授抱怨道:近来才有一些关于这类药品长期影响的报告。它们有可能产生面部和身体痉挛,显示大脑受损害;估计半数病人,停止服用之后变得衰弱;过半的人服用时性无能;那些控制血清素的药品会损坏神经元末端;有34%长期服用百忧解类药品的人,发现药品功效逐渐消失。他甚至将今天的精神药物比诸从前佛洛伊德曾经提倡的可卡因,必须等到长期副作用完全明朗化,人们才知道其害。[29] 

还有一份我们不能忽略的调查:一半为《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30]工作的研究员和至少一间药厂有财政上的关系;三份之二的药物研究是由药厂所资助。[31]言下之意,今天精神药物的流行,是厂商策略的结果。 

总而言之,无论长期短期,精神药物有甚多不良副作用。所以在我们决定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必须明白正反双方的争议,衡量一下服药和不服药的利弊,再考虑有没有其他治疗办法,然后做一个明智的决定。 

创造品格 

众所周知,百忧解通常能叫人感到乐观,开朗,所以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借著它的力量改善自己的性格,帮助自己适应,或者叫自己更善交际、更勇于表达自己、更自信等等。但是,社会人士开始担心,这样做是否虚伪?是否符合道德原则?人的「真我」跑到哪里去呢?克拉马(Kramer)写了一本叫做《神奇百忧解》(Listening to Prozac)的书,意思是说,我们听从百忧解,让它告诉我们,我们那部分的性格需要改变,那部分不需要。所以,这是一个道德问题。[32] 

我进而思考,基督徒应否使用药物改变自己的性格、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想,我们首先需要检讨自己的动机。如果服用百忧解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善交际,故然不是好事,因其背后的价值观不合圣经。但若有基督徒沉溺赌博,以至惹来经济问题,又羞辱神,但无法自拔,他为了讨主喜悦,服用药物,压制赌瘾。借用药物对付「心灵愿意,肉体软弱」的问题,是否符合圣经原则? 

《今日基督教》曾经有一篇文章,名为「百忧解的福音」,讨论到这个问题,作者问:「圣灵的力量是否不如一粒药丸?」然后他表示,百忧解让人避免痛苦,可是灵命性格的成熟需要基督徒面对痛苦,正面解决问题。[33] 

我相信,神最终目标是叫信徒长大成熟,心灵有足够的力量去胜过罪恶。但是,人若愿意讨主喜悦,所以借药物帮助,作为过渡过程,改造自己的行为,亦会蒙悦纳。我曾经和一些弟兄姐妹讨论过这问题,发现有不同的声音和见解,所以我相信,信徒应该在这样的事情上祈祷求个别指引,难以一概而论。只要动机纯正,我们应该容许分歧。 

除非是纯粹生理问题,药物只可舒缓症候、帮助人渡过困难时候(治标不治本)。至于灵性道德方面,「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林后十4)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3),不是从肉体(大脑、基因)发出的。所以,药物不是最终解决办法。

 

其他办法 

大力反对使用药物的精神医生布利金表示,有40%以上的病人,服用宽心药,代替抗抑郁剂,亦能复元。[34](宽心药指一些不含药成份的「药」,使服用者以为自己服了药,所以安心。)一项最新研究公布显示,除非病情很严重,否则没有必要服药,因为病情轻者,抗抑郁剂效用未必胜过宽心药。[35] 

虽然这并不一定代表药物没有效用,但只少表示,除了药物之外,应该还有很多其他办法,下面是其中一些:(注:本文继续不针对任何病症、药物、治疗法,只作一般性讨论。 

动机、意志

现时美国有很多所谓「康复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er)帮助人戒酒戒毒等。这些组织有他们不同的戒瘾哲学和办法,一位主持人表示,最终有效的元素是戒瘾者的意志和决心。[36]所以,第一步是愿意改变,坚强意志和决心是首要。

即使我们的行为有生理原因,圣经劝告我们,「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攻克」就是需要意志和决心。但是,谈何容易,甚至保罗也悲痛道:「我真是苦阿。」(罗七24)因为「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七18)但是,感谢神,我们可以「靠著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罗八13

改变思想 

上帝愿意帮助我们,但是我们也要靠著 采取行动,首先要改变那些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例如,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学会限制自己的负面思想不超过十五分钟,就想办法分散注意,例如打电话给朋友,或爬起床阅读等等,结果她的抑郁症状慢慢消失。[37] 

又有另一实例,强迫症患者常有纠缠不了的思想,如果教导他们对自己说:「我知道我的大脑在制造垃圾思想。」经过约十个星期的训练之后,18个患者中,有12个大有进步。[38] 这岂不是改变思想的结果? 

如果非基督徒能改变自己的思想,基督徒应该更有可能。某基督教刊物曾经专题讨论抑郁症,作者们大多表示,圣经是最好的指引。例如,其中一位表示:「抑郁的情绪是由抑郁的思想和观念引发。情绪观和自我观的偏差,可以在神大能的思想《圣经》真理中获得调适和突破。[39]  

生活方式 

然后,我们要靠著神所赐的力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美国新闻》曾报导,很多医疗人员开始明白,光是使用药物以调节脑部化学物,不足医治抑郁症。这是一个长期的疾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他们发现,(1)剧烈的运动可以改变人的情绪,原来运动可以刺激某些脑部神经细胞生长,又增加连接神经细胞的分子,其功效有如使用抗抑郁剂。(2)营养也有其影响力,多吃鱼类,可以减低抑郁症发生的机会。有一个研究,参加者每星期运动三次;睡八个小时;每天服食鱼油。(3)此外,他们花时间和朋友来往;又参加志愿工作。(4)还要学习改变自己的思想,不钻牛角尖。这个研究的最后结果还未公报,但是已经看见有59%参加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对照组只使用抗抑郁剂,只有10%的成功率。[40] 

这样的研究发现不是新事,圣经也告诉我们,要注意身体健康(林前三16)、运动有益(提前四8)、和弟兄姐妹交往会带来喜乐(如:约贰12)。但基督徒更占优势,因为喜乐最终是来自神(腓四4)。 

环境,他人 

有一个研究发现,那些住在赌场五十英里之内的人,他们成为问题赌徒的机会是其他人的两倍。[41] 为什么会这样呢?非常明显,人愈是接近试探引诱,犯罪的机会亦愈高,不但赌博问题如此,其他恶习,甚至错误的价值观亦然。圣经不也常吩咐我们「远离恶事」(箴十六6)吗?「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提后二22)中年、老年亦然。 

美国伊利诺州曾经尝试过一个「自我排斥」的办法,那些愿意戒赌的人,自动把姓名加在一张「黑名单」上,赌场也合作,不让榜上有名的人进入,否则控以擅自闯入的罪名。[42] 愿意这样做的人实在是表现出极大的决心,而且他愿意别人去帮助他。无论上瘾、抑郁、过动症,其他灵性问题,圣经亦吩咐我们「彼此劝戒」(罗十五14),现在教会中有一些「砥砺小组」(accountability group)就是基于同样原则运作的。 

以圣经为生活原则 

从这些世俗人士的研究可见,「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弟兄姐妹们,不要因为现代脑科和精神药物的研究,而忘记了古老圣经中的原则可以应用在今天的生活上。 

基督徒最稳妥的办法仍是按照圣经原则思想和行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痛苦。 

 

圣经辅导 

所以,这又是一个好例子,证明根据圣经而辅导是有效的。可惜今天在教会内,对圣经辅导有误解的人反以这从大脑研究行为的新趋势,证明圣经不足以帮助人的生活问题。光读圣经,不懂科学,不知道疾病会影响人的行为,所以将什么事情都当作是罪。例如,有人说:「由近代科学对脑部的研究,我们知道“学习障碍”与“阅读能力部分丧失” (Dyslexia),有极密切之关联。」圣经辅导「认为他们只要坦承罪过,就能解决学习障碍的问题,未免太过天真了。……辅导者可能使这些伤心人,再度成为受伤者。」[43] 

事实上,这些都不过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谣言。 

1.圣经辅导绝不把所有问题归咎于罪——圣经辅导之父亚当斯(Adams)曾经尝试澄清谣言:「人家不断地说,我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人自己的罪所带来的,但是我在第一本书《圣灵的劝诫》(Competent to Counsel)中已经讲清楚,我没有这样的意思,我甚至引用约伯和生来是瞎眼的人(约九)为例说明。在我其他的书中,我也一再重复这点,但是都没有用,人家还是这样讲。[44] 

2.他们也不否定生理问题——当圣经辅导员魏爱德谈到同性恋的时候,他说:「基督徒仍然坚持生理不能叫人犯罪。生理顶多好像一个引诱我们犯罪的朋友,这样的话,这个朋友是你的考验,但是可以指责和抵挡他……这也就是说,我们有罪的心,藉著数百个生理因素表达它的罪行……我们的身体不会叫我们犯罪,肉体是软弱的,但不是罪的原因。」[45] 同样的观点可以应用在上瘾、抑郁等心理精神问题上。 

3.圣经辅导员甚至不反对合理地用药,只劝人不要光依赖药物,更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当魏爱德谈到服用抗抑郁剂的问题,他说:「你需要做一个明智的决定,找人谈一谈,益处和危险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其他办法?……如果你找到一个有效办法,你仍然要问自己,你的抑郁到底揭露了什么,你仍该在基督里长进。抑郁仍然展现我们自己,不仅仅是我们大脑的合成……把这个问题当作是你扪心自问的机会。[46] 

 

结论 

「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你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耶十三23)的确,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与基督一同死去,就可以和 一同活过来(罗六8),以至「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罗六4)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做「义的奴仆」(罗六18),不做大脑和基因的奴仆。 

************************ 

 

 

 

==========================================================  

 

抑郁症感兴趣的,请继续看:也来谈谈:基督徒和抑郁症

 

=============================================== 

后记:

在拙作发表之后,看见这两篇文章,愿与大家分享:

「医治抑郁症: ……今天最常用的抗抑郁剂——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例:百忧解])……一个研究显示,服用这些药物的青少年,经自杀动,是两倍于其他服用宽心药的青少年。……至少有两个脑介感受器(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基因被认为与自杀有关。医生们希望……鉴定这些基因……Jeneen Interlandi, “Personalized Medicine: The Future of Healing,” Newsweek, Dec 15, 2008, p. 55.

「人的性格虽然看似稳定,但不是说,它是一成不变的。……愈来愈多人认识到,经历可以压制基因,也可以活化它。……一个2006年的研究报告说:从20岁到40岁,人会变得更认真勤恳,在情绪上更稳定……中年和成年后期,环境比基因更能影响性格……愈来愈来研究指出,人的性格是动态的和有弹性的,是由人一生的经历塑造成的。」(Sharon Begley, “When DNA Is Not Destiny,” Newsweek, December 1, 2008.)请留意,这里并没有说,三岁或五岁之前的经历决定一切,所以「原生家庭伤害」也不能成立。

 



[1] Sharon Begley, “Is Everybody Crazy?” Newsweek, Jan 26, 98, p. 52.[2] Julie Scelfo, “Men & Depression: Facing Darkness,” Newsweek, Feb 26, 07, p. 47 .[3] Begley, “Is Everybody Crazy?”  p. 54.[4] Jeffrey Kluger, “Why We Love,” TIME, Jan 28, 08, p. 55-60.[5] Jeffrey Kluger, “What Makes Us Moral,” TIME, Dec 3, 07, p. 58.[6] Jay Tolson, “Is There Room for the Soul?” U. S. News & World Report, Oct 23, 06, p. 60.[7] http://www.ccef.org/faculty.asp[8] Edward Welsch, Depression: The Way Up When You Are Down (Phillipsburg, New Jersey: P&R Publishing Company, 2000)[9] Harold M. Schmeck, “Schizophrenia Study Strong Signs Of Hereditary Cause,” New York Time, Feb 17, 08. [10] Peg Tyre, “No One to Blame,” Newsweek, Dec 5, 05, p. 51-59.[11] Jeffrey Kluger, “When Gambling Becomes Obsessive,” TIME, Aug 1, 05, p. 52-54.[12] Stanislav Grof & Christina Grof, Spiritual Emergency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89), p. 15.[13] Carla Emery, Secret, Don’t Tell: The Encyclopedia of Hypnotism (Clare, MI: Acorn Hill Publishing Co., 1997) , p.230,232. [14] Arnold Ludwig,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Charles Tart, ed.,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69), p. 13-21.[15] Sharon Begley, “How the Brain Rewires Itself,” TIME, Jan 29, 07, p. 72-74.[16] Michael D. Lemonick with Alice Park, “The Science of Addiction,” TIME, July 16, 07, p. 45-46.[17] Lemonick & Park, “The Science of Addiction,” p. 47.[18] Michael D. Lemonick, “The Biology of Joy,” TIME, Jan 17, 05, p. A12-A14.[19] Mark S. Gold, The Good News About Drug and Alcohol (New York: Villard Books, 1991), chapter 13;[20] Jeneen Interlandi, “What Addicts Need,” Newsweek, March 3, 2008, p, 37-42.[21] Peg Tyre, “Finding What Works,” Newsweek, April 25, 05, p. 54.[22] Jeffrey Kluger, “Medicating young Minds,” TIME, Nov 3, 03, p. 49-56.[23] William Glasser, Warning: Psychiatry Can Be Hazardous to Your Mental Health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3), p. 32-33.[24] Kluger, “Medicating young Minds,” p. 49-56.[25] Ibid..[26] “Prozac,” St. James Encyclopedia of Pop Culture by Ava Rose(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g1epc/is_tov/ai_2419100991)[27] Peter R. Breggin, Talking Back to Prozac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4).[28] Peter R. Breggin, Toxic Psychiat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p. 153-54.[29] Joseph Glenmullen, Prozac Backlash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0), p. 8,12.[30] 《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这是一本精神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圣经」,诊断的标准全赖此书。[31] Kent Garber, “Who’s Behind the Bible of Mental Illness,” U. S. News & World Report, Dec 31, 07 - Jan 7,08, p. 25-26.[32] Erik Parens, “Kramer’s Anxity,” in Carl Elliot & Tod Chambers, eds., Prozac as A Way of Life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4), p. 21-32.[33] Clark E. Barshinger, Lojan E. LaRowe and Andres Tapia,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Prozac: can a pill do what the Holy Spirit could not?” Christianity Today, August 14, 1995.[34] Breggin, Toxic Psychiatry, p. 158.[35] Science News, Vol. 173, No. 9, p. 132-133.;「抗抑郁药物未必胜过安慰剂」,《世界日报》,2008年,三月4日。[36] Jerry Adler, “Rehab Reality Check,” Newsweek, Feb 19, 07, p. 46.[37] Deborah Kotz, “Get Healthier and Happier,” U. S. News & World Report, December 24, 2007, p. 64.[38] Begley, “How the Brain Rewires Itself,” p. 77.[39] 谭中岳,「胜过抑郁」,《今日华人教会》,2004年六月,页26[40] Deborah Kotz, “Get Healthier and Happier,” U. S. News & World Report, December 24, 2007, p. 60-66.[41] Kluger, “When Gambling Becomes Obsessive,” p. 54.[42] Ibid..[43] 牧笛著/琴韵译,「但神说……──由神学角度论圣经辅导运动(Biblical Counseling)」,《举目》,2005年九月。[44] Jay Adams, How to Help People Change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86), p. 33.[45] Edward Welch, Homosexuality: Speaking the Truth in Love (Phillipsburg, New Jersey: P&R Publishing Company, 2000)[46] Welch, Depression: The Way Up When You Are Down.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uxiu.html

 

 

 

 

回「泛滥到处的流行心理学错误

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