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大震撼:你所知关於孩子的事,大部分错的!》:瞎子领路
张逸萍
当我第一次听见《教养大震撼:关于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错的!》(NurtureShock,[1]
下简称《教错》)这本书,当然先到家居邻近的公立图书馆找找看,发现我们这个社区约有30间图书馆,共藏此书45本,全部被借出。所以我明白它不但轰动,而且必然有相当价值,于是购买一本阅读,果然大开眼界。我一面读、一面莞尔、一面伤感。作者们不单指出很多流行理论已经落伍、他们也诚实地表示一向以来专家们成积不佳、很多新研究和圣经中「人有罪性」的观念吻合,但最叫我惊讶和不安的,却还是作者们的结论(很可能也是以后研究的趋势)。
长江后浪推前浪
既然说,教养儿童的理论有惊人错误,就是说:近年的研究推翻了很多旧理论,甚至是那些被人当作金科玉律、被教会当作圣经真理的流行言论。
举个例,近几十年教会内外人士都误信「自尊/自信」(self-esteem)是美德,至少是好事,但它老早被新研究推翻,而且更多新研究也认为这个观念有害无益,为它盖棺定论了。和自尊理论同来的,当然是鼓励父母们多多称赞孩子,所以现代的父母和教师们都努力称赞孩子,不敢提说孩子的错误。但是这个称赞孩子的大潮流现在又被新的研究指为「毁了孩子」。[2]
除了上边两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之外,《教错》书中还提到其他很多已经被推翻的理论。
从前的专家们,例如创造 「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一词的
Erick Erikson
,告诉父母「预期对立和违抗,如果孩子和你没有冲突,是发育阻碍的信号。」换言之,孩子反叛是正常的。70年以后,各种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75%
的青少年和父母有良好关系」,反叛不是正常现象,「其余25%
和父母斗争的孩子,在青春期以前早已反叛,进入青少年时期不是触发原因。」[3]
儿童心理学先锋G.
Stanley Hall
说:「作为独生子,本身就是一个疾病。」今天仍有很多心理学家持此立场。所以我们也都担心独生子不懂得跟人相处。后来已经有研究发现,独子的学校成积比较好。自从1979年,中国大陆限制孩子数目,城市的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这三十年来对中国独生子的研究结果非常参杂。我们一向以为,独生孩子因为没有兄弟姊妹,所以没有机会培养良好人际关系技巧,眼前的事实是:不见得。新研究指出,也许——孩子从兄弟姊妹处学到良好的社交技术,也学到坏的。[4]
另一个例:当讨论同一家庭中孩子们能否相处,很多父母相信,年纪的差异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相信孩子们年龄相差最好是少于两岁,因为年龄接近,所以能在一起玩,感情较和洽;有些却认为三四岁的差别更理想,因为每个孩子可以有机会独立发展。研究结果完全参杂——每有一个研究显示孩子年龄差别是原因,就有另一个研究反对它。[5]
还有一个例子:佛洛伊德说,兄弟姊妹间的斗争,最终是为了争取父母的爱。但是,这位心理学之父错了。一队英国和美国研究员发现,兄弟姊妹间争吵,最普通的原因是为了争玩具(或拥有的物质),80%较大的孩子和75%较小的孩子都如此表示。争取父母的爱:是最不重要的原因。[6]
的确,人最关心的是自己所拥有的物质,「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六10),「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提后三2)。成人为财物争执,小孩子为玩具争执,罪性也。
新研究指出罪性
由此可见,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倒有它的长处。有些新发现竟和圣经吻合——指出人有罪性(当然心理学字典中没有「罪」这个字,这是从基督徒角度说的)。
《教错》有一章讨论如何消灭种族歧视。一向以来,美国人都相信,孩子若有机会和不同种族接触,歧视就会消失,所以在公立学校推动「废除种族隔离」(desegregation),结果发现学校中的黑孩子和白孩子会自动「种族隔离」,黑的有自己的一党、白的有自己一派。孩子会自动以肤色分类,并喜欢那些和自己肤色相同的孩子做朋友。[7]
圣经教导我们爱仇敌(太五44),我们怎么能憎恨或轻视那些和我们皮肤颜色不同的人?
因为今天心理学理论所影响,幼小孩子的父母通常不太关心孩子撒谎,因为他们觉得孩子还未懂事,父母认为,当孩子长大以后,懂得好歹,自然不会撒谎。新研究显示,这是错得不能再错。研究员发现,「孩子愈能分辨谎言和真话,他愈易于撒谎。」有研究显示:四岁的孩子每两小时撒谎一次;六岁孩子每小时撒谎一次。96%
孩子都撒谎,少有例外。[8]
研究员又表示:孩子撒谎,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学来。我们鼓励孩子说「白色的谎言」,慢慢地,孩子习惯说谎。他们学会,诚实只有带来冲突,不诚实反是避免冲突之道。[9]
圣经称撒谎为罪,犯罪不是因为没有教导、不明白、未懂事,是因为人生而有罪性(罗五12-19;诗五十一5)。「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么?」(约壹二22)
另一个例:最近有学者研究侵略性行为(aggression)和「声望地位」(popularity)的关系。[根据该研究,侵略性行为分为三类:(1)身体上:如抢夺玩具、推、扯、打;(2)关系上:不理睬某个孩子、不和某孩子玩;(3)语言上:骂人、辱骂(name
calling)。[10]]两位研究员解释说:我们现在明白,侵略行为是维护支配地位的手段,是要控制别人和保护自己身份的办法。侵略行为不是没有社交技巧,事实上,侵略行为需要在人际关系上聪明灵巧。孩子「愈多和同辈相处,他愈想要一个更高的地位,他尝试爬在别人的头上,结果产生敌意。所有[父母所教的]与人分享和体谅别人的话,难于占优势。」[11]这是新道理?
圣经称侵略行为、支配人、控制人为「强暴、欺压、结党、侮慢」,行这样事的人叫做「恶人」(参:诗篇、箴言多处)。当然,今天的人眼中没有神,所以他们只看见「强暴的男子得资财」(箴十一16)和「你若利己,人必夸奖你」(诗四十九18),但最终「耶和华……施行审判,恶人被自己手所作的缠住」(诗九16)。
专家办法效用低
专家们不明白人有罪性,怎么可能改变人?怎么可能解决人的问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的成积:
在尝试过很多消除种族歧视的办法之后,作者们说:我们可能以为这一代的人是多样性的,所以孩子们长大,知道怎样和其他种族相处,「但是,很多研究显示,这是一个幻想,多于是事实。」[12]
《教错》第四章标题是:「小孩子为什么撒谎?」其简介说:「我们可能珍视诚实,但研究[结论]很清楚:大部分我们一向用以促进诚实的策略,只有鼓励孩子们成为更优秀的撒谎者。」[13]
美国学童吸毒是美国人的一大头痛,曾有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酗酒和吸毒,是因为无聊厌倦,所以设计了一个很精美的课程,叫做「TimeWise」,教导孩子们怎样应付无聊的感觉,怎样积极打发时间。但发现,经过课程训练的孩子,只有一星期的热度,总而言之,曾经接受训练的孩子,比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孩子,无聊的程度只是减少了3%。[14]
亦曾有人设计一个叫做「D.A.R.E.」(Drug
Abuse Resistance Education)课程,教导孩子们拒抗药品,约有80%的美国公立学校都采用过它,亦获得很多社会人士推介。「有些研究显示,DARE对减少孩子用药、吸烟、酗酒,短期有少许作用,可是所有的研究都指出,长期说来,没有什么效果。」[15]
基督徒都能明白,那还用说,酗酒和吸毒的坏习惯不是因为不知道它的害处,更不是因为无聊;却是因为酒精和毒品带来快乐,有吸引力。「谁有祸患?……谁有争斗?……谁眼目红赤?就是那流连饮酒、常去寻找调和酒的人。……你眼必看见异怪的事;你心必发出乖谬的话。」所以圣经提醒我们:「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虽然下咽舒畅,终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可惜上瘾的人还是说:「我几时清醒,我仍去寻酒。」(箴廿三29-35)(今天的脑科研究倒发现了部分真相——上瘾的原因是毒品引起快感。[16])
TimeWise和DARE不知道人有罪性,没有教导孩子对抗试探诱惑,更没有引导孩子接受新生命,从而得著胜过罪恶的能力。它们的成积如此低落,值得奇怪吗?
《教错》作者们说:学者们所发明的解决办法中,若有15%
效用,那可算十分好的成积;若有4%,仍算相当好。这是不是说,学者们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不是,「这些数据指出,人的行为是难以置信地顽固,我们难于改变我们的习惯和癖性。想要鼓励一少部分人改变,是有可能的,但若要改变大部分人,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17]
诚瞎子领瞎子也
既然新的研究看见人的罪性,那么他们的新建议和新计划能否针对问题?
上边提说,孩子侵略行为是社交工具。所以,研究员表示,当父母教导孩子:不要排斥另一个孩子、不要散播谣言、不要打人,他们实在是在拿走孩子一些重要的社交工具。这些工具在他们的同辈中,是有用的。心理学研究员有什么见解呢?他们说:我们一向以为有侵略倾向的孩子是不懂得与人相处的,现在我们必须质疑这个观念。很多行为科学家亦向以「不利社会的行为」(antisocial)和「有利社会的行为」(prosocial)为相反的两极,现在才明白,人的行为不能这样简化。他们发现,很多孩子同时并用侵略性和仁慈行为,重要的是懂得平衡,这样的孩子是最受同辈欢迎的。[18]
上边亦报导今天对孩子撒谎的研究。一位研究员设计了一个实验,先为孩子读《狼来了》的故事(因为牧羊的孩子常常撒谎,说狼来了,于是没有人再相信他,最终孩子和羊都给狼吃掉了。)研究员也为另一些孩子读《华盛顿砍掉樱桃树》的故事,华盛顿因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所以获得父亲原谅。研究发现,华盛顿的故事更能预防孩子撒谎,所以研究员结果说:答案是:父母要教导孩子不撒谎的好处,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化过程。[19]
上边的新提议仍然看不见人有罪性的问题,日后成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但是,请继续看:
该书最后一章报导感恩和快乐的研究。最早的研究叫大学生每天写下五件叫他们感恩的事情,研究员发现,25%写感恩日记的学生比那些不写的快乐、对前途乐观、少生病。[20]后来又有人以中学生为对象,重复同样研究,却看不见这样的好处。[21]
经过进一步研究,研究员认为,他们所设计的实验,含有一些错误的假设。其中一个错误的假设是:「正向的品质和负面的行为是相对的,前者必然能叫人避免后者。」[22]换言之,正向的品质未必有价值!
《教错》作者们最后结论说:当他们开始写这本书时,他们首先写下他们所愿意看见孩子们能拥有的几个「优越品质」——感恩、诚实、同理心、公平。他们假想,孩子们若能拥有,问题就自动消失。可是,一个研究告诉我们:孩子不诚实,是智力的征兆;另一个:青少年欺骗是发展身分鉴别所必须的一步;又一个:盲目坚持公平,可以叫兄弟姊妹关系出轨;还有:同理心可能是邪恶的最佳工具……所以研究员们结论说:「好」和「坏」不必是同一个幅度的两极,反之,它们可能是两件独立的事情。[23]
弟兄姐妹们,呜呼哀哉!
人们放弃圣经真理,认为自己可以凭「科学」(其实是伪科学)找到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结果反结论说:没有什么良善和邪恶!
「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太十五14)
结论
读《教错》和已经被推翻的流行心理学:《流行心理学的五十个大神话》[24],看见今天教会中所流行的心理学教导,几乎都已经落伍。首先,希望兄弟姐妹们得到提醒:心理学不是真理,更不是上帝的启示,不像很多基督徒心理学家所宣称的。见:「心理学岂不是科学?真理?上帝普通启示?」
其次,这两本书亦澄清了一个很多人的误解:心理学是科学。事实上,心理学不是真正的科学,至少不是自然科学,算是伪科学,见:「心理学是科学?伪科学?」。心理学家科克(koch)曾称心理学为「incoherent」[25],这个字的确很难翻译,但我愈想愈觉得他用字高明。「incoherent」的意思是:不一贯,或可翻为「胡言乱语」。如果心理学理论随著专家、随著时代改变,今天告诉你某理论,明天把它推翻,或者同时又被另两个专家推翻,你说不是「胡言乱语」是什么?
只希望那些在教会中大力推动心理学的基督徒好好自省,你们有没有误导众信徒?你可以在神面前良心无亏吗?也希望所有华人信徒不会人云亦云,照单全收,不单不关心这些理论是否合圣经,有时甚至把基本逻辑推理能力都丢掉了。
有人曾对我说:心理学还在改良修正的阶段,所以现在批评心理学是不公平的。弟兄姐妹们,从《教错》的报导而观,你同意心理学是在进步中吗?即使如是,敬请基督徒心理学家们等待得到真理之后才带它来教会教导众信徒,否则也是不公平的。无论如何,所以我还是说:「中国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学」!
「……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诗十九7-9)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
[1] Po Bronson & Ashley Merryman, Nur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New York: Twelve, 2009). 当此书再版,它的次标题是:Why Everything We Thought About Children Is Wrong (UK: Ebury Press, 2010). [2] Ibid., chapter one. [3] Ibid., p. 151. [4] Ibid., p. 118-19. [5] Ibid., p. 128. [6] Ibid., p. 127. [7] Ibid., chapter 3. [8] Ibid., p. 80. [9] Ibid., p. 86-89. [10] Ibid., p. 179-80. [11] Ibid., p. 189-94. [12] Ibid., p. 61. [13] Ibid., chapter 4. [14] Ibid., p. 141-45. [15] Ibid.,, p. 159-60. [16] Ibid., p. 143-45. [17] Ibid., p. 160. [18] Ibid., p. 192-93. [19] Ibid., p. 83-86. [20] Ibid., p. 227. [21] Ibid., p. 230-32. [22] Ibid., p. 236-38. [23] Ibid., p. 238-39. [24] Scott O. Lilienfeld, Steven Jay Lynn, John Ruscio, Barry L. Beyerstein,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 Shattering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UK: Wiley-Blackwell, 2010). [25] Sigmund Koch, “Psychology cannot be a coherent science,” Psychology Today, September, 1969.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e1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