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出生次序和性格形成有關係嗎?

張逸萍

 

林牧師說,出生次序對人有很大的影響力,老大和老么通常在家中受到父母的注意,那些排行在中的常被忽略。於是他們比較喜歡到像靈糧堂一樣大的教會去,可能因為大教會沒有人注意他,他可以自來自去,或者他們可能參加一些小組,很歡喜得到別人的注意,但是他們沒有把握,所以又抱怨別人沒有關心他。[1]

原來這不是林牧師瞎猜,這是心理學對出生次序怎樣影響性格的理論。

 

阿德列的理論

最早研究出生次序的心理學家是阿德列(Alfred Adler)。他說﹕老大通常被父母過量的嬌養,等到第二個孩子出生,老大就『失寵』,於是老大可能感到自卑,但因此努力上進,爭取有成就;又因為比其他孩子年齡大,所以比較喜歡發號施令;但有些卻因失寵而成為問題兒童。至於那些排行在中的,阿德列說,因為他們沒有機會被寵壞,所以總是努力爭取要比大哥哥大姐姐優越,以至他們的成年後的性格也是好競爭的。至於老么,他們的整個童年都被嬌養,所以將會是一個依賴性重的孩子,不懂得自動自發,於是也很容易有強烈的自卑感。至於獨生孩子,阿德列認為,父母對他很注意,又因和成人相處的機會比和其他孩子多,所以他比較成熟,可是阿德列說﹕「獨子難於獨立,遲早變得無用。」[2]

雖然「出生次序」理論被視為流行心理學的「長期寵兒」,但相信很多有頭腦的人都會質疑;而且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出生次序和性格,並沒有一貫的關係;甚或沒有關係。例如,1993年,有研究指出,出生次序和性格無大關係。接著,又有心理學家以「五大性格」(Big Five)量度出生次序對性格的影響,發現二者沒有顯著的關係。 [3]

 

蘇洛威的理論

蘇洛威(Frank Sulloway)根據進化論心理學爭論說﹕出生次序可以預測孩子是否反叛。那些非頭生的孩子易於挑戰傳統智慧,不但在家庭中如此,以後在社會上亦然。反之老大比較認真勤勉、循規蹈矩、維護父母權威、不容易接納新意見。[4] 這理論可見於他出版的《生而叛逆》(Born to Rebel)。

蘇洛威的理論雖然新穎,卻不無批評的話。有認為他的研究辦法不夠科學化;其他重複的研究未能得到同樣結果。[5]

順便一提,我們一向聽說,獨生孩子因為沒有兄弟姊妹,所以沒有機會培養良好人際關係技巧。但是後來有研究發現,獨子的學校成積比較好。再者,自從中國大陸限制孩子數目,城市的家庭只能有一個孩子,這三十年來對中國獨生子的研究結果非常參雜。有研究顯示,那些上了中學的獨子,有更好社交技術;另一研究卻反對這講法。[6]

 

實際例子

現在,讓我們思想文首林牧師的例子﹕那些排行在中的喜歡大教會,可能是因為沒有人注意他,也可能是因為有人注意他。但是,如果老大和老么喜歡大教會,原因可能也是同樣的那兩個。還有,誰會到小教會去?我想一定有老大、老么、和排行在中的人。所以,無論你在家中排行第幾,你都可能到大教會去,也可能到小教會去。也就是說﹕出生次序未必是影響因素。

聖經中有一個例子,也叫我們質疑這些理論﹕以色列有十二個兒子,長子流便放縱情慾,所以不得居首位,就是說,他們家不適合蘇洛威的理論。雖然便雅憫最幼小,但約瑟最得父親寵愛(創三十七3),也是多結果子的;老二老三,西緬和利未,都因為行為欠佳而不蒙神悅納;結果老四猶大得到「圭和杖」,而我們的主耶穌也從他而出(創四十九)。所以也不適合阿德列理論。

我們都知道,從前中國家庭重男輕女。假若排行在中的是家中的唯一男孩,老大和老么都是女孩,我們可以想像,這男孩定會最得父母寵愛,超過老大和老么。於是這樣的家庭就不適合阿德列的理論。至於蘇洛威的理論,也不一定適合,因為人人都有一點反叛,人人都是罪人。

請大家想一想,阿德列的模式適合你家庭呢?還是蘇洛威的理論?或者,都不顯得適合?

 

結論

有一本心理學課本說﹕「出生次序雖然似乎和性格發展有關,但研究指出,其中的關係很複雜,影響因素甚多。」[7]另一本說﹕「出生順序對一個人人格形成的影響,還與兒童如何對待這種影響密切相關。兒童有可能把不利因素變為有利因素,也可能把有利因素變為不利因素。」[8]

的確如此,影響人性格養成的因素甚多,而出生次序若能算為其中一個,應是非常弱的一個。

總而言之,我們不應該盲目接受心理學理論;基督徒更應該從聖經角度去批判;而不是把它搬到教會講壇,當作真理一樣來傳揚。

 

 

 

 



[1]林國亮,《原生家庭探討》,錄音帶#4[2] Jerry M. Burger, Personality, 4th ed. (New York: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 p. 110-11Barbara Engler,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6th ed., (New York: Houghton Mufflin Company, 2003), p. 102-03. [3] Scott O. Lilienfeld, Steven Jay Lynn, John Ruscio, Barry L. Beyerstein,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 Shattering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UK: Wiley-Blackwell, 2010), p. 157. [4] Ibid.; Denis Toomer,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Work Book (College of San Mateo, 2010), p. II-10. [5] Ibid. [6] Po Bronson & Ashley Merryman, Nur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New York: Twelve, 2009), p. 118. [7] Burger, Personality, p. 112. [8] 黃希庭,《人格心理學》(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紀),頁127

 

 

 

分享於:https://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296655033859672

 

 

 

 

 

回「泛濫到處的流行心理學錯誤」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