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異口同聲﹕「不健全家庭傷害」已經落伍

張逸萍

 

中國教會裏最流行的流行心理學,莫過於「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例如黃維仁博士的「親密之旅」和邱清泰博士夫婦的「你儂我儂」,都會講論「原生家庭」對婚姻的影響。林國亮博士更著有《家庭樹、生命樹》教人探討原生家庭影響,影響甚大。[1]

很多教會講台和基督教書籍都有類似的教導。

這個理論既不合聖經,又通不過常理,請見「你活在家庭傷害的陰影中嗎?」。還有更可怕的一點﹕它也是新紀元交鬼者所得到的邪靈教導!請見﹕《邪魔登講台》的例子﹕「不健全家庭傷害」。

 

不但如此,正當中國基督徒心理學家在熱烈地推動「探討原生家庭,尋找誰曾經傷害自己」的時候(或之前),美國的非基督徒心理學家,甚至基督徒治療員都異口同聲地說﹕「不健全家庭傷害」理論已經落伍了。

 

1961年,埃利斯

埃利斯(Albert Ellis)博士今天被譽為心理學史上第二個重要人物,年輕孩子到大學讀心理學,都是讀他的理論。他的《理性生活指南》(A Guide to Rational Living1961年初版,1975年再版,銷售超過一百萬本。

他在書中,表示反對佛洛伊德的「決定論」(中國教會所講的「原生家庭傷害」就是這一套),不同意人的往日可以繼續影響人今天的感覺和行為。他認為這是「不合理信念」[a]。埃利斯繼續說,他有很多當事人,老是抱著一個「受害人」的心態,所以自願被這些事情過份影響。埃利斯認為,往日經歷,只能在某程度上影響人。[2]

埃利斯又引述一個研究,研究員觀察在巴勒斯坦和埃及長大的孩子,阿拉伯父母對孩子非常嚴厲地批評和責備,甚少考慮孩子的情緒問題,叔伯或兄長亦不會給予感情上的支持,可是,「這些孩子卻不因為缺乏愛而有精神毛病。」〔請想﹕上一代的中國家庭,豈不是一樣!〕埃利斯結論說﹕父母不愛孩子,本身並非有害;重要的是,我們都已經相信,缺乏父母的愛,孩子長大後心理不健康。 [3]

埃利斯就是說,影響人心理的不是「不健全家庭」的本身,是人對「不健全家庭」的信念。換言之,我們不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我們是「不健全理論的受害人」

 

1985年,拉撒路

1959年來,拉撒路(Arnold Lazarus)博士曾在幾處著名大學教授心理學,又著力於心理治療,寫作良多,也曾獲獎多次。[4] 他的代表作是婚姻神話 --- 婚姻中的24個迷思》(Marital Myths Revisited),1985年初版,2001年再版。他雖然不是基督徒,但曾有美國基督教電台介紹此書。

他在書中說﹕「……很多婚姻輔導認為必須追查當事人的童年,花很多時間討論他們的過去。精神健康工作者也有他們自己的『神話』,其中一些甚至妨礙他們的工作效力。我有很多同事,誤信人們需要找出為什麼當事人是這樣的、為什麼他們做這樣的事情、為什麼他們有這樣的感覺。但是,想要改變人的行為,若問可以做什麼,比問為什麼,更有效。事實上,若有多更多的專業人士能明白這點,他們的當事人將受益不淺。應該問的是﹕我們可以做什麼,以至能迅速地和持久地改變事情?問為什麼可能滿足人的好奇心,但對事情卻沒有什麼大用。」[5]

 

2000年,柯聯思

柯聯思(Gary Collins)博士是今天美國數一數二的名基督徒心理學家,約在二三十年前,邱清泰博士曾邀請他到香港台灣演講,向中國教會介紹和推動心理學,他也是教會圈子的整合聖經和心理學的運動(Integration)的代表人

2000年出版的《心理學和基督教》(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Four views)陳述基督教圈子對心理學的四種觀點,柯聯思在書中代表整合運動發言。

他居然坦白﹕「我們以為從前的經歷帶來今天的問題,所以幫助別人的最佳辦法就是來一個『考古旅程』」,從當事人的背景找出他們的問題的原因,我們以為只要找出原因,當事人就可以自動康復,「這是一個不錯的理論(雖然耶穌從沒有使用這個辦法),但是我們知道這不是常常有效的。我們大部分人都認識一些人,他們花很多的錢去見輔導員,輔導員鼓勵他搜查往事,但是這些人一直在探索往日,從不往前行,所以也沒有什麼進步。」最後,柯聯思同意聖經的話﹕「忘記背後,努力面前」(腓三13),而且表示我們應該往前看,不是繼續考古。[6] 我非常欣賞柯聯思的真誠,希望中國教會裏的基督徒心理學們以此為榜樣。

 

新學派——正向心理學

有一派新的心理學,叫做「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代表人之一的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說,佛洛伊德派心理學叫人沉湎過去,故相信我們的童年經歷對自己有決定性的影響,以至對過去的事情心存苦毒。他說﹕整件「是估計過高……原來我們難於找到證據,證明童年影響成年之後的性格——休談決定性——的影響……五十年代開始,很多研究員仔細地找證據……似乎有一點點,但不多。……簡而言之,不良的童年事件,並不一定導至成年後的生活困難。這些研究認為,你不可以把你的抑鬱、憂慮、婚姻失敗、濫用藥物、性困擾、失業、虐待孩子、酗酒、憤怒,都罪怪你童年的經歷。[7]

 

2010年,《流行心理學的五十個大迷思

2010年出版的《流行心理學的五十個大迷思》(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由四位相當有地位的心理學教授們合寫,講述常聽說的五十個心理學迷思,也就是說﹕五十個對心理學理論的誤解和已被推翻的心理學理論。[8]

此書所列舉的迷思之一就是「不健全家庭傷害」,作者們說﹕當人們想到心理治療,他們總是想到當事人躺在長沙發上,回想童年痛苦的往事。這是佛洛伊德派理論﹕尋找人的童年經歷,幫助治療員指出當事人今天問題的根源。「然而,人們的回憶,常常歪曲往事。再者,沒有使人信服的證據,顯示成年後的心理問題來自童年困境。……沒有證據顯示,我們一定需要有這樣的洞察,才能持久地改變行為。」

因此,現有500多個治療法不再從往日創傷入手。事實上,容格(Carl Jung)和其他一些佛洛伊德的學生,領先對此想法質疑;還有,羅傑斯(Carl Rogers)強調開發人的潛能,不會殘酷地清洗我們記憶中的負面情緒;格式塔療法(Gestalt Therapy)認識到眼前的意識和感受非常重要;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全力鑒別和改變不合理信念。

大規模的研究顯示,了解我們過去的感情,無論怎樣令人滿意,仍不足以舒援心理困擾。[9]

 

一本2011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學課本

此課本說﹕佛洛伊德的理論已經落伍,「無論從科學角度,從治療角度,對整個佛洛伊德派和它所帶來的信念,我們沒有什麼好評語。……對佛氏的任何理論,我們沒有好話講……」然後,該書指出,一般人公認佛洛伊德最大的影響有幾方面,其中一點,就是﹕「我們和別人的關係,好像我們和往日其他人(例如父母)的關係。(這觀念叫做「移情」Transference)」[10]

記得誰教導我們有關「移情」的觀念?答案﹕中國教會內外馳名的黃維仁博士。請見「基督徒看「愛情心理學」  」。其他中國基督徒心理學家不是沒有談這個觀念,不過比較少用這個名詞。無論如何,若再聽到「移情」的名字或理論,請記得,這是已經落伍,被推翻的了。

 

結論

我們現在(或作﹕早應該)可以為「不健全家庭傷害」理論蓋棺定論﹕它已經落伍了。

 

 



[a] 埃利斯的治療理論是﹕人的情緒和行為都受其信念所影響,故須對抗不合理信念,請見「埃利斯(Albert Ellis)」。



[1] 見﹕黃維仁,《親密之旅》(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第五課。;你儂我儂 恩愛夫婦營。營會內容(http://cffc-uk.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html);林國亮,《家庭樹、生命樹原生家庭探討》,使者,錄音帶。[2] Albert Ellis & Robert A. Harper, A New Guide o Rational Living (No. Hollywood, CA: Wilshire Book Company, 1975), p.  169-70. [3]Ibid., p.  55. [4] The Lazarus Institute (http://www.thelazarusinstitute.com/aal.html). [5] Arnold A. Lazarus, Marital Myths Revisited (Atascadero, CA: Impact Publishers, Inc., 2001), p. 133. [6] Gary Collins, “An Integration View,” in 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Four views, eds. Eric Johnson & Stanton Jones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0), p. 118-19.  [7] Martin E. P. Seligman,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Y: Free Press, 2002), p. 67 & chapter 4. [8] 請見﹕「已經被推翻的流行心理學」的介紹。 [9] Scott O. Lilienfeld, Steven Jay Lynn, John Ruscio, Barry L. Beyerstein,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 Shattering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UK: Wiley-Blackwell, 2010), Myth #49. [10] James Kalat, General Psychology with New Practice Test (Cengage Learning, 2011), p. 500,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