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注重感覺,壓制理智?

回應《舉目》「理性主義的背後」

張逸萍

 

流行心理學常教人表達情緒,舒洩感情,想我們都聽過一百零一遍。據說感性的人心理健康、良善仁慈;理性的人冷酷無情但內心痛苦。似乎表達感情是聖經所稱許的美德!

最近有一位以種籽為筆名的人,在《舉目》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理性主義的背後」[1]。作者說﹕「在我們查經小組裏,那些提出刁鑽理性問題的,常常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很差的人。」發出理智問題是因為他們迴避人際問題的討論,以至所有人際關係都一塌糊塗。不但如此,「與神的關係,同樣受到負面的影響——信任天父上帝的能力,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治療之道,就是大家互相訴說昔日創傷,疤痕才能癒合。

【順便一提,《舉目》同一期,另一篇文章(施瑋,「“自我”與屬靈生命的成長」)卻另有解釋,該作者認為大陸背景的人喜歡理智上的爭論,是他們的「求同心理」。可是,若是「求同」,怎麼會爭論?只會唯唯諾諾才是。難道受過心理學洗禮的人的思維方式都和一般人都有異?!】 

雖然不見得所有心理學家都能和這位作者比美,但這是一個好機會,讓我們一同思想﹕基督徒應否注重感覺,甚至壓制理智?

 

常理和邏輯

1)不能忽略理智方面

作者說﹕大陸出來的人,常常思考,會發很多刁鑽理性問題。但是,我們覺得他們似乎比較多理智上的爭論,因為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無神國家、反對宗教信仰,所以當他們聽到福音,會覺得新奇,難於馬上接受,這很正常,而且值得尊重。

若留意,我們可以看見很多見證,大陸背景的人,理智問題得解決,是他們信主的第一步。讓我隨便舉兩個最近才讀到的例﹕李東光說﹕「在剛聽到福音時,接受了三十多年『無神論』教育、被撤底洗腦的我,自然會本能地進行辯論和反擊」,但是弟兄姐妹都能化解他,而且向他表示得很有愛心,最後他接受了耶穌做救主,現正準備入讀神學院。[2] 羅新宇信主前很多理智問題,去聚會只為陪女友,在教會發出很多刁難問題,自誇刀槍不入,後來教會送他《科學與信仰》一本,偶然情況下讀了,矛塞頓開,於是看見自己的罪,信了主,現在是傳道人。[3]例子多著呢!

我們不應該忽略、貶低、藐視這些提出理智問題的同胞!

 

2)注重理智的人不都是壞蛋

表達情緒多少,當然有文化因素在內。例如﹕西方人比較東方人習慣表達情緒。那麼,我們必須問﹕西方人都比東方人的人際關係成功?對上帝信心比較強?還有,南美州的人比北美州的人更熱情,那麼,我們是否看見南美州的人的婚姻比北美州的穩固?虔誠基督徒比較多?中國人都比北美的人冷酷?與比南美的人比較,中國人簡直是魔鬼?

再者,根據觀察,讀理工科的人通常比較理性,難道他們都婚姻破裂?科學家中沒有基督徒?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婚姻就比很多電影明星、甚至比很多心理輔導的婚姻穩定。怎麼解釋?

護教學是從理智角度去思考和維護基督教信仰的一門學問。那麼,難道護教學家們都是冷血動物?大壞蛋?試想﹕寫《鐵證待判》的麥道衛(Josh McDowell)、寫了四十多本護教學書籍的賈斯勒(Norman Geisler)、《遊子吟》的作者馮秉誠等,他們的寫作都幫助了很多有理智困難的人。他們是否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他們的人際關係都破產嗎?敬請種籽提出證據,否則希望他或她公開道歉。

 

3)必須接受發霉的心理學八股?

為什麼大陸背景的人都是這樣可怕的「理智主義者」呢?種籽說﹕「大陸背景的信徒需要感情層面上的醫治」,因為「醫治創傷、恢復心靈健康,也是神拯救我們的目的。」作者繼續說﹕很多人幼年時受的創傷未得治愈,所以他們必須在教會團契裏說出從前的創傷,表達自己的感情,才能得醫治。

這不過是早已落伍的佛洛伊德派心理學,也是今天教會中常聽說的「原生家庭傷害」發霉八股。見下。

作者更進一步建議,教會代禱項目不要單為事情祈禱,更重要的是「把情緒問題列入禱告單。」試想﹕在團契(或弟兄姐妹見面時),大家互相訴說,從前父母有什麼錯,怎樣對不起自己,或者從前社會上有什麼傷害人的事情發生;教會祈禱項目上﹕「請為某人的傷痕還未癒合祈禱」。你對這樣的教會有興趣嗎?我沒有,也請大家不要參加這樣的教會。此風不可長!

 

聖經的話

對於那些高舉感性,低貶理智(反智)的人,上邊這些邏輯推理,對他或她而言,應該都算邪魔外道。不知道他們對聖經的話有沒有興趣?無論如何,讓我們現在看聖經怎樣講。

1)理智不是惡棍、感情也不是罪魁

聖經從來沒有叫人丟棄理智。聖經常提到「悟性」﹕「求你賜我悟性,使我得知你的法度。」(詩一一九125)保羅為歌羅西教會祈求,希望他們得著「智慧悟性」(西一9)。聖經表揚庇哩亞人,因為他們「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徒十七11),不用理智,怎樣「曉得」?使徒們甚至「放膽傳道……講論辯駁。」(徒九29)聖經又勸眾信徒「要……〔為〕真道,竭力的爭辯。」(猶3)不用頭腦,怎樣辯論?基督徒怎麼可以把理智丟棄?

感情或情緒也不是罪魁禍首。我們常在聖經看見耶和華發怒(例﹕出四14;民十一1)。聖經記載「耶穌哭了」(約十一35),耶穌也曾怒目看那些窺探祂,要控告祂的人(可三5)。人可有的感情甚至是複雜的﹕「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詩二11)「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3)我們也看見聖經人物流露喜怒哀樂各種樣情緒。

 

2)感情是內心對事情的反應,所以我們要對付不良原因,最後還需要約束情緒

請見「感覺就是感覺?*** 的詳細解釋。

 

3)其他 

作者自稱是50歲以上的人,想他或她大學時代所學的心理學老早落伍,被推翻了好久,但還不知道,所以早有成見,帶著有色眼鏡看事情。但是聖經說﹕「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沒有偏見……」(雅三17)  

有什麼錯誤的有色眼鏡呢?

首先,種籽認為提出理智問題的人是人際關係破產的人,言下之意,正面回答他們的理智問題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聖經說﹕「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反正我們的信仰是在眾宗教中唯一可以通得過頭腦的,我們都應該多學習基督教證據。

其次,把問題都推到往日創傷的輔導理論,正面違反聖經「忘記背後,努力面前」(腓三13)的教導,又不明白「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基督「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二24)我們的主耶穌能給人的醫治,遠勝過心理學的!請見「你活在家庭傷害的陰影中嗎?」文。

至於種籽的提議,說我們應該在教會常說出往日創傷一事,也違反聖經,因為聖經說﹕「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一切苦毒、惱恨、忿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彼此饒恕……」(弗四29-32),「總要說感謝的話」(弗五4),不是常常述說別人的錯處。

 

4)異端﹕「基督教不過是感覺」!

後來我瀏覽了種籽的個人部落格,發現,上邊的橫幅寫著﹕「每一個人都有神學﹕無論合聖經與否,人人都有他或她自己對神的觀念……基督教不僅僅是你做什麼、也不是你知道什麼,基督教關乎是你的感覺![4]

意思就是說﹕不管你相信什麼,合聖經與否定,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覺。那麼,你可以相信耶穌為你的罪釘死、復活,所以你為自己能出死入生慶幸、感恩;你也可以認為耶穌的死教導我們犧牲精神、復活叫整個人類有了新希望,你為之歡欣,只要你能有深刻的感受就是基督教了。推而廣之,不管你信的是耶穌、觀世音、如來佛、黃大仙、穆罕默德、聖母馬利亞、印度大師,只要你有深刻的感覺就夠好了!

這樣的神學思想絕對是異端!!!難怪種籽有這樣奇怪的言論。

上帝「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不僅僅是很有感受。所以神「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 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四11-14

真正的基督徒要明白真道,知道所信的是什麼,免得被「基督教不過是感覺」的異端搖動!

當然,人不可能沒有感覺,神也不蓄意忽略我們的感覺。但感覺應該是後果,不是整個基督教信仰!

例如,當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不光指一般的感覺。當時祂「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太十一20),所以祂感歎並預言審判的來臨,然後向眾人呼籲。這個重擔指罪的重擔,安息指在救恩裏的安息。(來三-四)

 

最新研究

我猜測,人若受流行心理學影響,以至反對理智思考,可能也認為耶穌和聖經都沒有什麼大用。那麼,和他們談論新一代的心理學研究,希望有一點用途。

事實擺在眼前﹕

1)人的問題都是往日創傷之故,不過是過時落伍的佛洛伊德派心理學老古董。見「你活在家庭傷害的陰影中嗎?」和「已經被推翻的流行心理學」迷思#49

2)最新心理學研究已經改變了勸導人舒洩感覺的論調。請繼續看「感覺就是感覺?***

所以勸導信徒壓制理智,表達情緒,在教會團契互相訴說從前的傷痕,只有產生不良果效。若相信這樣會增加對上帝的信心,改進人際關係,可算是狂想曲了!

 

建議

最後我必須問﹕為什麼《舉目》雜誌會刊登這樣的文章?原來,該雜誌最近這樣徵稿﹕大陸背景基督徒在靈命成長方面比較突出的障礙……「不善於處理、表達自己的情緒……以理性知識作為心理防衛 ……」[5] 可想《舉目》有意以後幫助大陸背景的基督徒多多學習表達情緒。我希望編輯們三思,也希望所有華人基督教刊物留意,不要推動任何不合聖經、違反常理、過時落伍的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理論向來隨著時代、隨著專家變遷,與其隨著它漂來漂去,不如回到神所賜的永恒真理——聖經——去尋找思想和行為的原則。

 

 

 



[1] 種籽,「理性主義的背後」,《舉目》,第47期,20111月,頁22-23。本回應文曾寄到《舉目》,遭拒絕刊登。 [2] 李東光,「從軍記」,《使者》,01.02.11,頁18-25 [3] 羅新宇,「得享自由」,《使者》,11.12.10,頁32-37 [4] http://seminary-students.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11.html?showComment=1300121451420#c1207354786916653777  [5] 《舉目》,第47期,20111月,頁56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