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艾力森(Erikson)自己有身分危機

張逸萍

 

在中國教會的刊物中,若有人提到新佛洛伊德派別(Neo-Freudian)的理論,根據我的觀察,艾力森(Erik Erikson)的名字是比較常出現的一個。那麼,讓我們來看看他講了些什麼?

 

心理發展八個階

艾力森最有名的理論可算是他的八個發展階段的理論,稱為「心理社會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1]。此理論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人能否達至心理健康,有賴這八個階段的發展工作成功與否。

1)嬰兒期,從零到一歲半——嬰兒獲得的照顧,包括食物、清潔、接觸等,讓她對環境信任或不信任。發展順利者,對人信任,有安全感;發展障礙者,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

2)幼兒期,從一歲半到三歲——這階段孩子喜歡探索,若得到鼓勵,感覺自主自治,否則是羞愧。發展順利者,能按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發展障礙者,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3)學齡前兒童期,從三到五歲——主動開始行動,常會發問,父母若對這興奮心情潑冷水,他會感到愧疚。發展順利者,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發展障礙者,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4)學齡兒童期,從五歲到十一歲——發展勝任的感覺,也就是說孩子能在學習上成功;若沒有,則感到自己次品。發展順利者,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發展障礙者,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5)青少年期-青春期,從12-18歲——這階段青春期孩子會思想自己的身分鑒別,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麼。發展順利者,有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發展障礙者,生活無目的和無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

6)成年早期,從19-30歲——開始發展親的關係,否則變得孤立,懼怕和他人親密。發展順利者,與人相處有親密感;發展障礙者,與社會疏離,時感寂寞孤獨。

7)成年中期,從31-50歲——視乎人能否感到對生命有貢獻,或感到他們的活動都是瑣碎無意義。發展順利者,熱愛家庭關懷社會,有責任心有正義感;發展障礙者,不關心別人生活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

8)成年晚期-老年期,從50歲到生命終點——回顧人生,感覺有成就,或者後悔失去機會。發展順利者,隨心所欲,安享餘年;發展障礙者,悔恨舊事,徒呼負負。

下面簡短表列﹕

階段

年齡

發展與任務

1

嬰兒期

信任與不信任

2

幼兒期

自主行動(自律)與羞怯懷疑(害羞)

3

學齡前兒童期

自動自發(主動)與退縮愧疚(罪惡感)

4

學齡兒童期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5

青少年期-青春期

自我統整(認同)與角色混淆

6

成年早期

友愛親密與孤癖疏離(親密與孤立)

7

成年中期

精力充沛(生產)與停滯頹廢

8

成年晚期-老年期

自我榮耀(統整)與悲觀絕望

           

自我和身分危機

和這八階段的心理學發展同來的,還有一個,也許可以說,是更特出的、更受人注意的理論,就是他的身分危機觀念。

艾力森屬於新佛洛伊德派,所以他有一些觀念來自佛洛伊德,例如佛氏講及一個自我(Ego),但艾力森 相信它是建設性的,自我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和維持人的身分鑒別」,這是一個複雜的內在狀態。若發展得不好,人會有身分危機(或作﹕認同危機,統合危機,identity crisis)。雖然它有可能在人生任何階段中出現,但這是典型的青春期發展。此外,某些社會條件若轉變,亦可促使它發生。[2]

換言之,人會問﹕我是誰?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的角色是什麼?

艾力森從不認識自己的生父,他採用了收養他的後父的姓。不但如此,他生長在一個猶太背景,但本身是丹麥人,以至叫他長大過程中被同輩歧視。他後來移民美國,為自己創造了我們今天認識他的姓——艾力森(Erikson)。[3] 難怪他認為青春期孩子有身分危機,因為他為生父、姓、種族的鑒別所困擾。

可見心理學理論,很多時候是心理學家對人生的觀察而已,而且和自己本人的經歷大有關係。艾力森就是一個好例子。艾力森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說﹕「觀察者無法不參與被觀察者的生命,故此限制了他的研究……他明白,我們不能講到被觀察者,而不講及觀察者。」[4]

另一個新佛洛伊德派的心理學家霍妮(Karen Horney)的理論,亦明顯地證明這一點。她本是佛洛伊德的學生,但是,大概在一個男權主義的十九世紀末,身為女性,所以發展了一個「女性心理學」(Feminine Psychology)。其中有一個攪笑的「子宮忌」(womb envy,指男性妒忌女人能生孩子)的觀念,相信是為了對抗佛洛伊德現在被人視為笑柄的「陽具忌」(penis envy,指女孩妒忌男孩有陽具)。

那麼,基督徒心理學家宣稱心理學是上帝的普通啟示,不是很糊塗嗎?

 

邏輯常理、學者評論

當然,艾力森的理論沒有新紀元思想、沒有新紀元技術、也沒有推動性革命。而且,乍眼看去,和普通常理差不多。

事實上,不必專家指導,我們也能會知道﹕青春期開始對性愛好奇,我們不預期嬰兒就開始建立性關係(佛洛伊德的鬧劇為例外)。也不預期老年人才主動開始行動、常常發問。年青時學習,成年時工作,老年退休,甚至反省,都是常理,沒有人會反駁。

可是,這些「發展階段」不是清楚劃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我們不能說,完全視乎嬰兒時期有否得到照顧,影響人對環境的信任和不信任。一個女人若嫁給負心郎,她以後就不能信任任何男人了嗎?又例如﹕時代轉變,現在很多人在青少年期-青春期(1218歲)已經開始性行為,誰會視之為例外?另一個例子﹕現在很多成年中年的人,因為失業,需要改行,所以他仍需好像學齡孩童一樣學習,否則沒有勝任的感覺。而且這個求學時間,怎麼可能停在11歲?12-18歲就沒有這個心理需要?說得通嗎?最後,頭腦清醒的人也會說,當老年人回首,他能否為自己的一生感到榮耀或感到悲觀絕望,不是這階段才發展出來的,而是一生累積的結果。

事實上,另一個新佛洛伊德派心理學家蘇利文(Harry Sullivan)的理論,雖然涉及同一題目,內容就和艾力森的不同了。可是我們無法說誰對誰錯,因為兩者都『對』,可都不是準確和肯定的。現在將蘇利文的理論表列如下﹕[5]

階段

發展任務

嬰兒(0-1

出生

童年(1-5

學講話

幼年6-8

需要玩伴

青春期前期(9-12

需要和同性有親密友誼

青春期早期(13-17

開始有性慾,需要和異性有親密友誼

青春期晚期(18-20s

願意發展長期性關係;關心職業和經濟問題

成年

建立事業和長期性關係

 

我們若想知道某個心理學理論有什麼問題,大可往世俗心理學課本裏找,因為他們老是互相批判的。(基督徒反覺得批判心理學是反智!)下面是一些世俗學者們的話﹕

·         某課本說﹕「艾力森的幾個階段發展,若要好好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和非常花費的縱向研究,我們未有這樣的研究。」[6]

·         可是,有一研究發現,父母教養風格對發展有影響。[7]

·         另一研究發現,青年人若有身分危機,通常比艾力森講的為遲,而且三分之一的年輕人沒有這樣的危機。[8]

·         又有研究指出,男女孩根據不同的標準來鑒別身分。[9]

·         另有研究發現,種族影響人的發展階段。[10]

·         有一研究表示,艾力森的理論,比較能應用在男孩身上;而且在嬰兒和孩童身上的描寫,比較在成人的,更準確和有意義。[11]

·         一位心理學家駁斥艾力森的理論,因為這理論是基於他個人的經歷,故有偏見。[12]

·         又一位抱怨他的理論太含糊,名詞沒有清晰定義,叫人無法量度。[13]

·         因此,也有人表示,他理論所講的階段,是難於區分,所以不是準確的理論。[14]

 

 基督徒看艾力森理論

艾力森的理論可算普通常理,雖然不準確,卻沒有需要大肆反對;當然也沒有需要在教會裏大肆高舉。

但任何人本的心理學,都是心理學家依照自己的經歷去分析人生,(上邊已經討論過),除了這個限制之外,因為這些心理學家,若非無神論者,就是受新紀元影響的人(請參見﹕「心理學家的上帝觀、道德觀、冥想觀、性愛婚姻觀」),所以他們不知道有神、人有靈魂、有罪、有審判(請見﹕「寫給在大學修讀「普通心理學」的基督徒 」),不明白聖經是人生足夠而全備的指導,更不了解人生發展的最後目標是什麼!

 基督徒的整個人生『發展』,若能按照聖經的指導,年老時就能﹕「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十六31)因為「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不但如此,我們還可像保羅一樣的說﹕「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提後四6-8

 艾力森的著名「身分危機」,其實就是「我是誰?」的問題。我相信千萬人曾經問過這個問題,而且不止於青春期,也不限於那些活在不同文化或種族中的人。

可是,這會否構成危機?答案應該是﹕不一定,可能有,可能沒有。而且沒有準確的研究,可以肯定地回答百分比是多少。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常常說自己是一個少數民族。我也深深明白自己的身分和非基督徒不同,可我從不認為這是危機!

事實上,人生不斷有各種樣的『危機』,若非依靠主恩,都過不去了!

 

基督徒看身分危機觀念

那麼,最後,讓我們來思想,基督徒應該怎樣看自己,怎樣回答「我是誰?」

保羅說﹕「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一15),可是保羅並沒有停在這裏,他繼續說﹕「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16節)

的確,我們本來都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行事為人……放縱肉體的私慾……本為可怒之子……」(弗二1-3)可幸的是,「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所以,我們現在是「聖徒」「與聖徒同國,是 神家裏的人」(弗二19),又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彼前二9)。

多奇怪的身分鑒別!多複雜的答案!

無論如何,聖經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自己死了,釘在十字架上了,何必問「我是誰?」何必強調自己的身分鑒別?「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林前四3)。與其如此自我中心、關注自己,不如仰望基督。

 

結論

由此可見,把有缺欠的艾力森理論(或者其他世俗心理學理論)帶來教會,未必幫助了教會,反有可能轉移了信徒的專注、拖累了基督徒走天路。

 



[1] Barbara Engler,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6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3), p. 160-67;「艾瑞克森(E. H. 艾力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15177869-%E8%89%BE%E7%91%9E%E5%85%8B%E6%A3%AE(E.+H.+艾力森)%E7%9A%84%E5%BF%83%E7%90%86%E7%A4%BE%E6%9C%83%E7%99%BC%E5%B1%95%E7%90%86%E8%AB%96(psychosocial+developmental+theory). [2] Jerry M. Burger, Personality, 4th ed (B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p. 119. [3] Engler, Personality Theories, p. 158-59. [4] Ibid., p. 172. [5] Burger, Personality, p. 133. [6] Erik Erickson,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1968), p. 173. [7] 同上。[8] 同上。[9] 同上。[10] 同上。[11] http://web.cortland.edu/andersmd/erik/crit.html [12] http://voices.yahoo.com/psychosocial-development-theory-its-impact-on-1509865.html?cat=9 [13] Ibid. [14] Ibid.

 

分享於:https://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164596360398874

 

 

 

 

回「心理學理論」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