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防卫机制——无花果树叶编的裙子
张逸萍撮译自∶
David Powlison,
Seeing With New Eyes. New Jersey: P&R
Publishing, 2003, p. 186-199.
下面是心理学家们讲的『防卫机制』和『自我宽免机制』的一些样本∶
1.投射作用:害怕他人怀有和我们自己(且尚未对付)相同的罪恶动机。我们常常拿这些事控告别人。
2.反向作用:人们藉一些好行为来补偿、遮掩其失败、罪、内疚,而未真诚地向神或人认罪悔改;否认关乎神、他人和自己的真理。以对别人好或极力表达「爱」来操控别人,也会隐藏自己所做的错事。
3.替代作用:人们将注意力从重要议题中被误导,转移至次要事件上,而任何领域的失败或罪责感都能用这方法躲避掉。
4.幻想:人们沉迷于幻想、想像(fantasize),而非按圣经教导来面对他们的问题。幻想能遮掩未达成的盼望、懒惰、对成功不切实际的理想观点、未被饶恕的伤害和孤寂;它同时也能表达出性欲、财欲、地位欲望,以及不知感恩。
5.转位作用:人们掩饰或润饰事实,而不愿诚实地面对事情并有建设性地回应。
6.转化作用:人们产生生理症状而非面对问题。骄傲、不实际的自我形象、焦虑、生气和其他一些事情以心理生理(psychosomatic)方式表达出来。
7.转移作用:人们找人顶罪(scapegoat)、归咎他人、攻击无辜或无助者…,而非按圣经来面对与解决问题。
8.否认作用:人们为了保存面子或将意识中的罪恶隐藏起来,否认或逃避现实。
9.补偿作用:人们以其他的成功来掩饰失败,而非以建设性、真实的态度来面对问题和限制。
10.合理化:人们将罪合理化,并制造借口,推卸责任,而把自己放在最佳地位。
11.委婉说辞:人们对自己或他人使用婉转说词,以避免罪恶感或为罪负任何责任。
12.有利比较:人们将自己与他人比较,试图让自己看来不错,并证明自己是对的。
13.归咎作用:人们将罪责从他们自己身上归咎于他人、神、处境或疾病等等。
14.责任普及以免责:人们分散责任以逃避过失、罪责。如果大家都那么做,法律允许或社会也接受的话,那就是“OK”的。
15.不顾后果:人们忽视或轻视其行为之后果。[1]
这些所谓机制,可用一个完全不学术性的名词来形容——『戴上面具』;我们不喜欢有自知之明,不愿意在神及人面前诚实,所以我们闪避和编造;我们穿上无花果树叶编的裙子(创三7)。
无花果叶裙子的例有∶
·
在棘手的情形下,我们转话题或讲笑话。
·
我们看电视、抽烟、拼命工作,以逃避问题。
·
为自己辩卫,所以指责他人、高声讲话、威吓他人。
·
我们把问题的严重性降低,说『没事』。
·
理直气壮地或巧妙精细地撒谎。
·
等等。
圣经怎么讲呢?
圣经把防卫机制归因于人的罪。「防卫」就是看不见自己的真相。心理学家们以为只有两条路,就是∶扼杀道德主义,或者以心理科学解放之。但是,还有第三条路——基督赦罪之爱。
我们可以善用心理学家的观察,可是他们的术语带来不合圣经的和推测性的理论。我们应该当心这些术语,因它们是基于错误的世界观。所观察到的现象,不是「自我防卫机制」,却是人因骄傲而有的,攻击性和自卫性的欺骗战略。让我们也拒绝心理学理论所带来的治疗方法∶它们不是好办法,而且代替了耶稣基督的福音。
==============================================
一本非常流行的灵界战争书籍《击开捆锁》:
「心理学家把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称做防御机制,它们绝不符合基督教……包括:
否认……幻想……情感上的孤立……退缩……转移……投射……合理化……
防御机制类似保罗所说的营垒。……林后十3-5」[2]
相信大家可以从圣经角度认识这些世俗心理学名词了。
[1] 这15 点撮译,转载自:【圣辅家书问与答】17 自我防卫机制(之二)( http://www.truelifecounseling.info/web_documents/2015_shengfujiashu_16_sc.pdf )
[2] 尼尔.安德生著,邓嘉宛译,《击开捆锁》(台湾新北城:中国学园传道会出版部,2009),页50-51。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wg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