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心理學有多可信?

改編自《自尊、心理學與康復運動的真相》第二、第三題

《心理學偏離真道》第十七章        

 

網路上有一位基督徒心理學家表示﹕「有很多人以心理學的理論是統一性的……其實心理學五花百門,許多是對立的……其實許多以前影響深遠的心理學理論,現在也再沒有人提及了。」[1] 網路上另有一位名為Gilbert的人,發表了一篇文章,在陳述心理學的很多學派,如精神分析治療法、存在主義治療法、個人中心治療法之後,他表示很多輔導者都是「折衷」派,「意即對各理論間假設的衝突性以及技術上的多元化予以包容。」[2]

就是說,這些理論和技術不但不同,而且互相矛盾衝突,隨著時代、隨著專家變遷。那麼,哪一個理論可信?哪一派心理學得著真理?

名心理學家Carl Rogers說,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論已經落伍了好久,只是一般人還沒有察覺,[3]他說﹕「佛洛伊德心理學理論的基礎又沒有證據、又強詞奪理,我想人家慢慢就不耐煩了。」[4] 如果心理學的兩個大頭頭的意見不同,其他心理學家呢?請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理論矛盾、任君選擇

 

(一)潛意識和無意識

現代人,基督徒與否,大概都會認為人有潛意識和無意識,似乎這是一個真理,一個事實。

可是,一位名心理學家Rollo May卻不同意,他說﹕「現在的人常常用無意識來辯解人的行為,簡直是可惡之極」,以至人逃避自己的真正面目,無意識不過是「一個方便的藉口,可以用來解釋任何因果關係,或者是一個儲存庫,你可以從其中找到任何行為上的解釋。」[5] Rogers也說﹕「無論我同意佛洛伊德的無意識觀念與否,這個觀念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意義。」[6] TIME》報導,最新心理學派Cognitive Therapy 的奠基人,心理醫生Aaron Beck也認為佛洛伊德的潛意識觀念沒有科學證據,棄之如敝屣。[7]

 

(二)孩子什麼時候定型?

《家庭會傷人》是一本非常流行的現代心理學書,它的作者說﹕「在生命最初的十五個月裡」,人需要別人的照顧,他就從這一段時間的經歷來認識自己。[8]

「一些心理學家說,人的情緒模式是在兩歲時就成型了。」[9]

林牧師說﹕「小孩子要好好的教,愈小開始教,愈容易教,中國人說,『三歲定終生』。這句話有相當多的研究根據,有人說三歲有人說六歲,都是說最早幾年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會持續一生。」[10] [1]

某心理學家說﹕「孩子到了六歲,一切定型,六歲以前仍有希望改變。」[11]

張博士說﹕「在青少年及青年期,我們進入了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若沒有意外的改變,這一過程的結果常會決定我們將來的一切。」[12]

近來有一期《Newsweek》專題討論孩子成長的問題,其中一篇說﹕「雖然有很多證據證明早年的重要性,一些研究人員爭論說,成年後的經歷和孩童時期一樣重要。他們說,同輩比父母的影響更重要」。[13]

Newsweek》又說﹕「任何父母都知道,孩子的性格不是漸漸發展成的,反之,似乎在出生的時候已經看得出的」。該文指出43%的父母覺得孩子大部分的性格是遺傳的,但是該文的重心不是說教養不重要,而是說遺傳和教養都重要。[14]

心理學家Judith Harris有兩個女兒,一個親生,一個收養,Harris從來用一樣的方法去教兩個女兒,但是兩個女兒的品格卻完全異樣,一個是模範學生,一個中學沒有畢業,終於她寫了一本叫做《Nurture Assumption》的書,她說,一旦父母獻出精子和卵子中的DNA之後,就沒有什麼作為的了。她在書中列舉了750篇文章,用以支持她的理論。[15]換言之,她認為,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

 

(三)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許多實證(Empirical)研究,尤其是學術界研究子女離婚適應之泰斗——華勒絲汀(Wallerstein)博士,根據三十年的追蹤研究,清楚地指出離婚的確會對子女身心發展帶來影響深遠的傷害。

然而婚姻學界還有另外一些學者,也提出證據,認為離婚並不一定會給子女身心帶來永久性的傷害。例如,哈瑟林頓(Hetherington)博士研究了將近二千五百名的離婚子女,雖然她並沒有像華勒絲汀博士那樣花了那麼多的時間與離婚子女面談…但是哈博士研究樣本的""卻遠遠超過華博士。

兩位研究者的著眼點不太一樣,而她們研究出來的結果也大相逕庭。」於是,報導這兩個完全相反的研究的黃博士說﹕「以上這些研究,各有其道理,很難說誰對誰錯。」[16]

 

(四)同性戀

同性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說明心理學理論因時代改變,心理醫生Satinover報導說,早在196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APA)認為同性戀的是疾病,同性戀者是情緒受困擾的人,但是因為政治原因,1971年,APA投票決定以同性戀為正常,沒有反對票數,所以修改《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以反映這個決議。1994年,APA進一步表示,他們不讚同任何專業人士幫助同性戀者去改變生活方式。[17]

既然心理學家們在很多事情上都不能一致,以後在教堂內聽到心理學理論的時候,請你不必馬上相信,因為大有可能另有反對的意見。

 

質疑者眾

            心理學理論隨著時間和專家而變遷,顯然並不是可信的真理。事實上,大有世俗學者和基督徒學者批評心理學,請看下面例子﹕

 

a)非基督徒學者的批評

最早批判心理學的心理學家可能是SzaszLaingSzasz說精神病是一個神話,根本沒有這一回事,他們二人都同聲的說治療人員虐待人,將病名強加在人身上。[18]

心理醫生Fuller Torrey在他的書《The Mind Game》中說﹕「大部分西方心理醫生所使用的技術,和巫醫技術的科學化程度差不多,只有少許例外。」[19]

Robyn Dawes是一位心理學教授,他寫了一本批評心理學的書,因為他覺得良心有愧,他說,現在有很多研究指出,這些專業人士不能幫助人,他們的意見亦不可靠。更令人觸目的是,作者承認現在的流行心理學就是「新紀元心理學」,其中「自信/自尊」是他抨擊的主要對象,此外,「內心幼童」(童年傷害)也在抨擊之列。[20]環視今天中國教會內的心理學,這兩個題目豈非主題!

San Jose Mercury News》有一次一連三天刊登有關心理治療行業的問題,轉述了幾位專家的意見,其中一個說﹕「尋找心理治療的人沒有受到保障」,另一個說﹕「這個行業中有些治療者是有精神病的。」[21]

 

b)不是科學

現在很多基督徒心理學家都表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所以基督徒應該接受。可是,行內人都明白,心理學不能算為科學。

心理學和心理治療是否一門連貫的科學?為了解決這問題,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請了科克(Sigmund Koch)來主持了一次研究,並由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22]這次的研究動員了八十位著名的學者,同來衡量心理學的事實、理論和方法。然後將這樣廣博的研究發表在一共七冊的《心理學﹕科學研究》,科克研究過結果之後,結論是,「到目前為止,我想,很清楚,心理學很顯然不是一門連貫的科學。」[23] (請參見﹕「科學?真理?上帝啟示?」)

 

c)敵基督教

基督徒心理學家也同意,心理學的基本前設是敵基督教的。

基督教出版社出版的《Baker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表示,影響了整個心理行業結構的假設包括(1)自然論(Naturalism)(2)唯物論(Materialism)(3)還原主義[2]Reductionism)(4)決定論(Determinism)(5)進化論(Evolution)(6)經驗主義(Empiricism)(7)相對論(Relativism)(8)人本主義(Humanism)和(9)日益增加的秘術(Occultism)。即使是一般大學學生都能看出這些假設是和基督教是對立的。[24]

 

d)基督教學者的批評

如果心理學不是科學,其前設與基督教敵對,專家們的理論互相矛盾衝突,那麼,請看一些基督徒學者怎樣說﹕

美國教會中批判心理學的權威Bobgan夫婦有一本名著叫做《Psychoheresy》,顧名思義,他們認為心理學是一個異端,因為「它背離了聖經的基本真理。」[25]

William Kilpatrick認為心理學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是一個偽冒基督教的假貨,因為它的外表有一點像基督教,而實質卻不是。[26]

Paul Vitz有一本名著叫做《Psychology as Religion: The Cult of Self-worship》,書名就老早把內容揭露了,Vitz認為心理學是一個異端,是一個自我崇拜的宗教,封底介紹說﹕「現代心理學…已經變成宗教…它是現代生活的問題,不是解答。」[27]

學者CS Lewis說佛洛伊德和Carl Jung的哲理與基督教的道理是完全相反的。[28]

基督徒歷史學家Jim Owen說心理學視罪惡為疾病、否認聖經的完備性、損害信徒對神的信賴。[29]

 

結論

            奇怪的是,很多中國基督徒卻對心理學毫不批判,默然接受,我想原因是﹕一般基督徒以為講台上講的就是真理,是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所以從今開始,請各位弟兄姐妹留意,更請那些在講台上教導人的牧者們留意,小心分辨,那些是聖經真理,那些是隨著時代和專家變遷、可信性不高、不能算為科學、前設與基督教敵對的心理學理論。

 

****************************************

 

繼續矛盾、繼續質疑

《心理學不合聖經》和《心理學偏離真道》出版後一兩年的今天,筆者仍然看見心理學理論不斷地轉變,也繼續看見世俗人士,甚至心理學家質疑心理學。請見下面幾個例子﹕

(一)「研究員花了很多時間,試圖確定是什事物影響我們,使我們成為我們這個樣子……他們起先說,是我們的父母,尤其是我們的母親;然後,是我們的遺傳基因;接著是我們的同輩……研究者所得到的答案,仍然和問題一樣多……現在愈來愈多的科學家指出,這個影響人的力量,就是我們的成長家庭中的兄弟姊妹。[30]

(二)「那些沒有兄弟姐妹的獨生子,長大後,是否都被寵壞、性格內向和孤僻、沒有社交技巧?我們從前都是這樣想。但是,當研究員繼續研究……他們愈來愈發現,這樣的假想是不準確的……獨子一樣長得不錯——大部分如此。」[31]

(三)一個世俗心理學網站說﹕「心理治療與算命到底有什麼不同?……到目前為止,人的心理仍是一個謎,個人認為心理學在這方面的了解,有可能遠少於佛教的認識……有位某私立大學心理相關科系的教授曾批評,臨床工作者的工作只是在對 一群他們完全不了解的人做一些自己也不了解的事……」[32]

(四)嬰兒失憶——成年人是不可能記得二歲或四歲以前的事情,心理學家稱之為嬰兒失憶(Infant Amnesia)。為什麼?心理學家們有很多不同的解釋。[33]大部分人認為這是大腦成熟的程度,正如人的語言、智力、運動技能(Motor Skill)等都需要時間成熟。腦科醫生說嬰兒腦部的髓鞘(Myelin sheath)未完全發育,根本未有儲存記憶的地方。其他人認為,兩歲以下的嬰兒記憶力甚低,即使有,也很快就忘記,而且嬰兒對事物的概念,和成人迴然不同。[34] 只有佛洛伊德的解釋最特別,他認為嬰兒把他的記憶壓抑到潛意識去,所以在正常意識中沒有回憶。[35] 佛洛伊德的概念就成為今天的「精神創傷搜尋療法」(Repressed Memory Therapy)和「內在醫治」(Inner Healing)的概念基礎。

(五)NLP是否有證據和有效?——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陳天祥說﹕「有些信徒甚至是牧者卻輕信一些沒有經過考證而類似心理學的方法。這些類似的方法,既沒有理論基礎,其有效性亦沒有被驗證,我們應提高警覺……包括九型性格及NLP,都是正統的心理治療所不會接受的。」[36] 換言之,NLP是沒有證據,沒有效用的。心自寬輔導中心的葉萬壽先生卻說﹕「數學及電腦學生 Richard Bandler ……模仿 Fritz Perls 的談吐風格……深得大學語言教授 John Grinder 賞識……兩人繼續研究及模仿家庭治療大師 Virginia Satir 及催眠治療宗師 Miltion Erickson 的治療與語言技巧……〔兩人〕將其研究正式命名為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身心或神經語言程式……對於講求效率的工商界,也趨之若鶩地參與學習……」[37]換言之,葉萬壽說,NLP是專家們研究的結果,而且非常有效。

所以,版主仍然繼續說﹕「以後在教堂內聽到心理學理論的時候,請你不必馬上相信。

 「愚蒙人是話都信。」(箴十四15

 



[1]附帶澄清一點﹕「三歲定八十」這一句中國俗語是說人的性格從小已經可以看得出來,而且一生難得改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意,並非說三歲前的經歷可以決定一生。心理學家們引用中國俗語和引用聖經同樣巧妙!

[2]還原主義——認為可從物理學上和化學上完全說明生命現象。



[1] 「心理學能成為宗教的伙伴嗎?」(http://www.psy-religion.com/viewarticle.php?unit=2&id=39)相信作者是陳天詳教授。[2] Gilbert, 基督教諮商」( http://ccn.fhl.net/editorial/counseling.htm[3] Richard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E.P. Dutton & Co., Inc., 1975), p. 88. [4] Ibid., p. 90. [5] Rollo May, The Discovery of Be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83), p. 170-71. [6] Evans, Carl Rogers, p. 6-7. [7] Lev Crossman, Can Freud Get His Job Back? TIME, January 20, 2003, p. 77. [8] 約翰.布雷蕭著,鄭玉英,趙家玉譯,《家庭會傷人》(台北﹕張老師文化,1993,3[9] 魏琳達,「不作缺席媽媽」,《愛家雜誌》,第五卷,第五期,20005,頁9[10] 林國亮,《家庭樹,生命樹--原生家庭探討》,錄音帶#5[11] 引自﹕葉陳淑淑,「走過自閉症的絕望谷」,《中信》,20014月,頁4[12] 張江光麗,「了解與接受自己(一)」,《使者》,5/6/99,頁24[13] Berry Brazelton & Stanly Greenspan, “Our Window to the Future,” Newsweek 2000 special issue, p. 34. [14] Thomas Hayden, “A Sense of Self,” Newsweek 2000 special issue, p. 57-58. [15] Sharon Begley, “The Parent Trap,” Newsweek, September 7, 98, p. 53-59. [16]黃維仁,「活在愛中的秘訣(六)」,《愛家雜誌》,第七卷,第七期,2002/7,頁10[17] Jeffrey Satinover, Homosexual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uth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6), p. 31-37. (The author is a Christian psychiatrist and the book is published by a Christian publisher, but the above statement is a report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world of secular psychology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the author’s view.) [18] Farber, Unholy Madness, p. 18-20.  [19] E. Fuller Torrey, The Mind Game (New York: Emerson Hall Publishers, Inc., 1972), p. 8, quoted in Bobgan & Bobgan , The End of Christian Psychology (Santa Barbara, CA: EastGate Publishers, 1997), p. 27. [20] Robyn Dawes, House of Cards: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Built on Myt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4), preface, p. 4, chapter 8. [21] San Jose Mercury News, 11/23/97, p. 19A. [22] ) Raymond J. Corsini, Handbook of Innovative Therapies (NY: John Wiley & Sons, 1981), pp. XI-XXI. [23] In Martin and Deidre Bobgan, The Psychological Way, p. 44, italics Koch’s. [24] 摘錄自 q.v. “Psychology, Presuppositions of ,” in David G. Benner,ed., Baker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Grand Rapids: Baker, 1985), pp.930-31. [25] Martin and Deidre Bobgan, PsychoHeresy (Santa Barbara, CA: EastGate Publishers, 1987), p. 7. [26] William Kilpatrick, Psychological Seduction: The Failure of Modern Psychology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3), chapter one. [27] Paul Vitz, Psychology as Religion: The Cult of Self-worship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 1994) back cover. [28] 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New York: Collier Books, 1960), p. 69. [29] Jim Owen, Christian Psychology’s War on God’s Word (Santa Barbara, CA: EastGate Publishers, 1993), back cover. [30] Jeffrey Kluger, “The New Science of Siblings,” TIME, July 10, 2006, p. 47-55. [31] J. K., “Only Doesn’t Mean Lonely,” TIME, July 10, 2006, p. 50-51. [32] 見﹕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ology.htm [33] Development of Memory: Memory in Infancy (http://www.u.arizona.edu/~folstein/psy326/devel.htm) [34] 見﹕Martin & Deidre Bobgan, Hypnosis and the Christian (Minneapolis, Minnesota: Bethany House Publishers, 1984), p. 21-22; Alison Gopnik, Andrew N. Meltzoff & Patricia K. Kuhl, 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 Comparny, Inc., 1999), p. 52; Development Of Memory In Human Babies, http://www.futurepundit.com/archives/000490.html (FuturePundit); Herbert P. Ginsburg, Sylvia Opper, Piaget’s Theory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8), p. 168-179 等。[35] 佛洛伊德真有道理?(http://www.ling.fju.edu.tw/langcog/resources02.htm ) [36] 陳天祥,「看基督教與心理學」( http://www.psy-religion.com/viewarticle.php?unit=2&id=53 [37] 葉萬壽,「我對NLP的評介與信仰反省﹕NLP出現的時代背景」(http://www.innerspace.com.hk/info_article_nlp01.html

 

 

 

回「從聖經審視心理學」主頁

回「為真道爭﹕護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