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观/正念/Mindfulness的灵界危机

黎家焯传道

引言

近年静观/正念(Mindfulness)在世界各地及香港备受关注,在临床心理学界、医学界、社福界、学校,甚至基督教神学院都不难找到静观及相关课程的踪影。相继而来的课程,包括:生活随时可作的「静观呼吸练习」、处理压力的「静观减压课程」MBSR(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处理情绪不稳的「静观认知治疗课程」MBCT(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关注饮食及控制体重的「静观饮食觉知课程」MB-EAT(Mindfulness Based- Eating Awareness Training)、关注睡眠的静观手机程式等,这些推动渐渐深入生活各层面,特别在香港这生活压力相当大的社会好像及时甘露,大受各界人士欢迎。

 

正当社会各界大力推广静观之际,笔者在2 023年的上半年共收到三个因参与静观而被鬼附的求助个案,当中包括基督徒社工及基督徒辅导员。笔者发现静观在各界广泛应用,却极少人了解当中接触灵界的危机,一般基督徒、教会、甚至神学院也未能辨别静观与圣经原则的差异,使不少从事辅导工作、社工及学校里的基督徒,以及需要接受情绪辅导的,因未有防范而接受静观修习,导致接触灵界及鬼附的危机。有见及此,笔者写这文章,好让基督徒能从历史角度看静观的起源、从圣经角度辨别静观修习的不合乎圣经原则之处,也从灵界角度帮助受困扰的人士辨别其中的情况,并提供适切的帮助。

 

静观/正念是什么?

关于' Mindfulness '的中文译名,在香港较多译作「静观」,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则较多直接译作「正念」。因「正念」本是佛教八正道中的用语,香港的静观推动者林瑞芳教授认为其老师马淑华把' Mindfulness '引入华语地区时,睿智地译作「静观」可让人不误解以为静观修习只适合佛教人士,这好让其他宗教信徒不会却步。这译名也正好保留了创辨人卡巴金及威廉斯刻意把静观「去佛教化」的用意。[1]

 

按照创办人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对静观的定义为觉知(Awareness),而这觉知「来自有意的、在当下的、不加批判的注意」 (The awareness that arises by paying attention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non-judgmentally)[2]

 

虽然以上的定义颇为空泛,但实际上「静观减压课程」的修习就是一种按照指引,让自己专注当下,不加批判地放空思想,注意自己的呼吸,进行坐禅(Sitting Meditation)、觉察式身体扫描(Body Scan)及静观瑜珈(Mindful Yoga)的修习方式。除此以外,为将静观修行融入日常生活,MBSR亦教导「行禅」 (W alking M editation ) ;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静观的技巧(M indfulness in daily life )[3]

 

推动静观的人声称经过实验数据证实,静观修习蕴含了强大的疗愈力,包括在抑郁、焦虑、疼痛和成瘾上有显著的疗效,还可以改善失眠、长期疲劳或慢性疼痛、增强学习效率与情绪平衡等。[4]然而,这些效用却在学术界仍引来争议,有十五位学者共同发布了一篇心理学学术文章,名为《被炒作的正念》(Mind the Hype)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写道,「公众及政府领域对冥想有一种普遍的误解:他们认为正念作为一种治疗干预手段具有普适性及良好疗效,且这一结论具备强有力的临床依据支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文章引述2014年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署( US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主持的一项研究分析结果指出,基于静观作为治疗干预手段的研究表明,「该疗法对于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的治疗只有轻度和极少的效果,甚至毫无效果。」[5]

 

不论静观的成效如何,对许多接受并推动的人来说,为何乐意使用静观作为减压及治疗的手段?简单、免费、减却药物的副作用,这无疑对辅导员及求助者来说都是吸引的。

 

本文并非尝试探讨静观的效用有多大,却是探讨静观修习是否适合基督徒参与。即使是这世上存在一种最有效的修习治疗方法,倘若其方式不合乎圣经原则,基督徒也断不应接受的。举例来说,我曾协助众多灵界个案中,有不少是接受超自然能力医治而导致鬼附,并需要赶鬼的,例如气功治病、REIKI能量治疗、Q uantum T ouch量子共振触疗等等。这些明显不合乎圣经原则的灵界力量治疗,或许也曾有效用帮助多人,但我们基督徒都不应接受的,有时甚至越见成效,我们更要担心其能力是否出于污鬼的工作。

 

那么静观修习是否合乎圣经原则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审视:

 

一、从历史来源看静观–经包装的禅修活动

佛教禅修是静观的公认来源。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 )未曾创立静观课程(MBSR)以前,经由美国禅宗大师Philip Kapleau认识冥想,当时卡巴金正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 Philip Kapleau到该校演讲。后来,卡巴金与佛学禅师如释一行崇山行愿持续研习冥想;曾在内观冥想学会(英语: 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学习,最后成为其组织的导师。直到1979年,卡巴金为麻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设计了静观减压课程(MBSR),协助病人以静观处理压力、症状与病痛。 1995年,卡巴金为其医学院创办静观中心。卡巴金为了研究禅修在医学上的效用,他也曾与藏传佛教的达赖喇嘛交流,并写了《禅修的疗愈力量: 达赖喇嘛与西方科学大师的对话》一书。

 

神学院教授彭顺强在《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 》一文认为「他(卡巴金)所教授的静观,基本上是源于禅,但他却尝试除去当中的宗教性,并加上一些的科学数据来引证其可信性。因此,认识禅便能有助了解他所倡导的静观了。」[6]

 

彭顺强在文中更指出,根据教导禅修的圣严法师:「禅是一种『冥想』,并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至于禅的内容,他说:「禅的内容,则是很难用言语文字表达的,必须亲身去体证。」 他指出,禅修的方法,「原则上不出乎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禅的「调身」,包括坐禅、行禅、立禅及卧禅,跟卡巴金的「静观」操练有相同之处。而静观的主要方法是专注「呼吸」,这正是禅的打坐时的「调息、调心」方法。[7]

 

台湾南华大学邓丽玲在其论文《卡巴金正念减压与马哈希内观禅修之比较研究》[8]中,谈及静观课程与禅修的相似之处时,也有类似的看法:「卡巴金承认正念减压受「上座部佛教」、禅宗和某些瑜伽流派的影响,而且其实际操作方面,如注重当下、不批判的觉察、行禅、呼吸时注意腹部的感觉等,与马哈希禅师的内观禅修十分类似。此外,卡巴金否认正念减压只是一种认知的行为技巧,而是一种需要内在转化方能真正疗愈的主张,也可见马哈希禅师之内观禅修的影响痕迹。卡巴金甚至主张,有意教导正念减压的人,应该要参加几次传统的禅修闭关。因此,正念减压的练习显然承袭自佛教的内观修习传统。 」

 

为使课程更容易接触非佛教人士,卡巴金及静观课程推动者不断强调其课程是非宗教性的,更邀请各宗教领袖为书籍作联合推荐,例如香港林瑞芳教授《静观自得》一书,在封面强调华语区第一位静观课程导师马淑华博士、基督教的蔡元云医生、天主教的关俊棠神父、佛教的释衍空法师一致推荐。即便如此,这仍不能抹去卡巴金及其静观课程与佛教禅修方式的来源关系。

 

基督徒应该并需要接受这类没有圣经根据,却源于佛教禅修的修习方式,并尝试得着带来的「益处」吗?

 

二、从圣经原则看静观- 不合圣经原则的灵修方式

静观的修习过程指引人「不加批判地」进入冥想状态,但圣经从来没有教导基督徒不加批判地冥想,圣经却教导我们「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帖撒罗尼迦前书5:21-22)倘若基督徒把按照圣经真理分辨一切的心思放下而进行冥想,一方面我们有机会按照自己罪性的心思把私欲当作神的启示;另一方面,在这状态下我们有机会接受圣经以外的灵界启示,甚至开放接受灵界的力量。因此,每当基督徒祷告默想时,有责任知道自己接受了什么内容进入心灵,合乎圣经原则的内容我们方可领受;不合圣经原则的内容,不论带来怎样的益处,我们应当拒绝及作出辨别。

 

林瑞芳教授在静观自得一书谈及基督教与静观,当中引述圣公会牧师兼静观认知疗法(MBCT)创办人马克‧威廉斯(Mark Williams)教导「融合静观与基督徒灵修」的观点:「静观培养了宁静,容许你听到天父的声音」[9]

 

笔者对这种融合异教冥想方式来领受神的声音或启示的灵修方法持反对意见,这与圣经教导我们以圣经真理为本,昼夜思想神律法的灵修方式相违,这并不合乎圣经原则。当基督徒尝试在思想圣经真理的方式以外,以放空的方式领受神的声音或启示,这时候在心灵里浮现及领受的任何内容,有可能使人偏离圣经原则的教导,甚至有灵界力量入侵身体的可能。

 

恩福神学院教授丁大卫(David Dean)博士在其讲座《Mindfulness: A Closer Look》[10]中详细分析「静观冥想与基督教灵修方式」的异同,笔者认为其分析十分清晰及合乎圣经原则。笔者参考其分享,制表如下:

 

静观放空冥想

基督教灵修神学

传统基督教灵修

安静方式

不加批判进入放空

借圣像或经文放空

不用放空心思,安静祷告思考圣经

集中方式

配合注视呼吸

配合注视呼吸

不用注视呼吸,只把思想注视圣经

启示的内容

注意内在浮现的声音,视为神的启示

注意内在浮现的声音,视为神的启示

注意圣经本意的内容,视为神的启示

方式的来源

佛教禅宗

天主教灵修传统

全面的圣经教导

灵里平安感受

心灵得着莫名的平安及力量

心灵得着莫名的平安及力量

因信靠神话语而得着平安

灵界危机

有机会在过程中接受圣经以外的灵界启示与力量

有机会在过程中接受圣经以外的灵界启示与力量

拒绝圣经以外的灵界启示与力量

 

简单来说,静观冥想是否与圣经原则违背呢?

第一,当人不加判断地思想,本于人的罪性,以及撒但的伪装迷惑,我们有机会接受错误的指引,并放下按真理辨别及责备错误的心思。

 

第二,主耶稣在马太福音6章6节教导:「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重复话与异教反覆诵念进入冥想状态有关,圣经从没有教导我们在灵修中注视呼吸,更从来没有什么吸入恩典、慈爱、能量,呼出罪恶、忧虑的教导。合乎圣经原则的默想,是注视圣经真理的,以神话语的本意充满我们的思维,以神启示的客观真理为准绳,而不是把注意力转向内在的思想,以寻找主观的神秘启示。

 

第三,主耶稣从没教导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内心而得着莫名的平安和力量,却在约翰福音8章32节教导我们,「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神喜悦我们在默想中明白真理,并因真理带给我们胜过私欲罪恶的力量,这才是合乎圣经原则的默想。

 

故此,基督徒不需要以静观方式来灵修。虽被看来有好处,但静观是源于异教的,并没有圣经的基础作支持。笔者认为,倘若我们开始以融合异教的灵修方式取代默想圣经本意的传统灵修,其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从此失去领受神纯正话语的宝贵时刻,属灵生命长远必然陷入私欲及错误之中。

 

三、从灵界经历看静观 –可引致鬼附的灵界操练

静观所强调的,不单带来心灵的平静,更带来身心疗愈的力量和果效。这疗愈力量的进入,按照佛教禅宗人士及曾参与静观而被鬼附者的经历而言,这正与灵界进入身体有关。

 

彭顺强在《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 》一文中谈及:『圣严法师指出…禅修的打坐也有三项功能:「第一是达到身心平衡,第二是达到精神稳定,第三是达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开发。」至于打坐的反应方面,他指出四类:(一)「痛、麻、酸、痒」;(二)暖与热、凉与寒;(三)气动;及(四)灵动。他解释「灵动」中的灵,是指「一种漂浮在我们生活空间的灵体,灵力,在我们环境里处处都可能有。」圣严法师也提醒坐禅者要提防「灵动」,因为容易在打坐期间,受到灵体所控制,所以要十分小心! 』[11]

 

从此对比,可见佛教禅宗大师也能够坦白地分享禅修的灵界问题,只是源于禅修却经包装的静观课程,在其推广时,只强调禅修的效用,却未有提出其冥想方法带来灵体入侵修习者的危机。相对之下,我更喜欢佛教禅宗大师的坦白,不喜欢静观推动者的隐藏及包装,因为这必然导致许多人无知地受到灵界的侵害。

 

笔者过往在基督教中跟从李锦彬牧师处理灵界求助已有十三年,因李牧师现时已不在香港,由2023年开始笔者于传道人每周例假中安排时间,继续免费处理灵界求助个案,并按照圣经原则作出辨别,又按需要进行赶鬼。在这半年,笔者帮助了三位因静观而导致鬼附的对象,因保护其私隐,笔者不会将其名字及细节公开。

 

这三位对象中,有一位是基督徒社工,因社福界工作需要,必须接受静观训练,并以静观帮助别人,后来其帮助的对象首先发现因静观而被鬼附,这位基督徒社工自行按照圣经原则查问身体中是否有灵因静观而进入,并且查问出那灵并不承认耶稣,需要接受赶鬼。

 

另一位对象是基督徒辅导员,以基督教信仰融合心理学的方式作辅导。这辅导员同样因工作需要接受静观的训练,并以此方式帮助他人。这辅导员曾转介一些接受辅导却是鬼附的对象向我求助,后来自行按圣经原则查问发现自己因接受静观而被污鬼进入身体。这被鬼附基督徒辅导员分享,过往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很高,也拥有博士学位及专业的辅导知识,可是回想自己从辅导方法而接受了污鬼以来,自己阅读及思想明白圣经的能力突然出了问题,对于信主多年已不难明白的圣经真理也难以明白领受。这正与许多被鬼附者显出一致的情况。此外,笔者认为香港的华人基督徒辅导界以及神学院,大多不是直接用圣经辅导,许多时以融合方式,按照辅导员本人对圣经立场的观点融合世俗心理学的方式辅导。当基督教辅导界别的领袖不能够严谨地辨别世俗心理学中不合圣经原则的方式,这就会产生灵界入侵基督徒辅导员及求助者的情况。

 

第三位鬼附者,因改善睡眠而在手机下载静观程式,跟着指引放空冥想,这导致静观过程中感到外力从双脚进入身体,后来发现鬼附的情况并前来求助。

 

虽然不是每位曾接受静观冥想的都必定被鬼附,但为何静观过程有机会使人受灵界入侵呢?接触灵界的过程有什么原则呢?

 

从基督教的角度看,从圣经原则批判世俗心理学的张逸萍博士认为:「今天,冥想有很多名字和变化方式,除了瑜伽、禅坐、催眠等传统名字,还有积极思想、凝神、正心、引导影像法、心像等现代名字。但都跟随着一个非常相似的模式,就是﹕身体松弛;集中精神去想像一幅图画、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专心留意自己的呼吸、或凝神于某一件东西、重复背诵一句很短的咒语(或短句);所有技术不外乎使感觉器官疲倦,于是头脑停顿;进入变异意识状态。」[12]

 

有三十多年经验,在基督教处理灵界求助者的李锦彬牧师常作教导:「神赐给人守卫灵界入侵的两道防线,就是理性与意志。当人不批判地接受不合真理及常理的观念,再加上意志上的开放接受,这就使人陷入接触灵界的危机之中。」

 

静观正正教导人放松身心,专注呼吸、不加批判地进入冥想状态,这就是开放接触灵界的状况。此外,静观减压课程(MBSR)中的「身体扫描」,先是尝试觉察身体的状况,然后把呼吸的气息及能量传送予身体各部份,又把身体各部份当作有位格(Personality)的对象跟它谈话、祝福及传送信息。这些方法都有违圣经的教导及常理,因为人不可能把主动控制把气息及能量传送给身体各部份,而且身体是我们的一部份,并不存在独立的位格。倘若这不合理的方式真的带来气感、电流感、灵动、不由自主的肢体动作,在基督教的角度,这正是鬼附的特征。倘若你曾得到其好处的,更要留意自己是否接受了灵界的力量。

 

香港的静观主要推动者林瑞芳教授多月前曾在网上发布《「疫」境中的静观空间:共修》的影片,教导人以静观方式,配合呼吸,进行身体扫描,希望借此帮助人在疫情之中因静观而得到身心的帮助。笔者发现在影片最后的即场回应中,有观众回应表示过程中身体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这些情况也有可能是圣严法师提及禅修中的「灵动」。

 

倘若读者修习静观后,察觉自己的身体已有不由自主的反应,发现自己的呼吸、气息、肚腹、颈、声带、头长期出现异常,对圣经的理解明白出现困难,你可以按照圣经约翰一书4章1-3章的方式奉主耶稣基督的名进行查问,你也可以与笔者联络,按圣经原则测试了解自己是否已因静观冥想而被鬼附。

 

总结

静观源于佛教禅修,是一种不合圣经原则的灵修方式,更有可能导致鬼附的危险

。在社会整体推动的风气下,基督徒可如何避免受其影响呢?倘若你的工作、学校环境鼓励你接受静观,作为基督徒应以不合乎圣经原则为信仰理由而拒绝参与。如果不能避免这些情况出现,在静观导师指引人不加批判地思想时,你可以在心中拒绝,并思想圣经真理的内容。基督徒也当认知只有一位真神,而宇宙万物只是被造之物,并不能传送能量及信息给人,应拒绝一切不合真理的灵界力量入侵身体。此外,作为基督徒父母需认知自己的孩子是否正被教导参与有违圣经原则的灵修默想。

 

总而言之,持守圣经原则的基督徒、教会、神学院都应从圣经真理学习分辨,拒绝参与不合圣经原则的事。使徒保罗在圣经的以弗所书 4章13-14节教导基督徒:「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

 

愿主耶稣基督帮助众人在圣经真道上成长,并在末世中得蒙保守及帮助﹗愿主得一切荣耀﹗



[1]林瑞芳(2022)。 《静观自得》。香港:皇冠丛书p.28,p30  [2]林瑞芳(2022)。 《静观自得》。香港:皇冠丛书p.14  [3]温宗堃(2006)。 《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療愈力量》:https://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133947.pdf  [4]林瑞芳(2022)。 《静观自得》。香港:皇冠丛书p.46  [5]Bruce Lieberman (2018)。 《正念冥想是否被过度炒作了》: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fut-4414049 3  [6]彭顺强(2019)。 《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 》。香港:时代论坛  [7]彭顺强(2019)。 《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 》。香港:时代论坛  [8]邓丽玲(2017)。 《卡巴金正念减压与马哈希内观禅修之比较研究》 。台湾:南华大学  [9]林瑞芳(2022)。 《静观自得》。香港:皇冠丛书p.26  [10] David Dean(2021)。 《 Sermon: Mindfulness: A Closer Loo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_2n9tPS2pg  [11]彭顺强(2019)。 《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 》。香港:时代论坛  [12]张逸萍(2020)。 《基督徒应知“ Mindfulness/正念/静观”乃佛教禅修,危险》: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mindfulness.htm

 

 

 

 

 

回「心理学和新纪元运动

回「中国的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学」主页

回「为真道争辩:护教学」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