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冥想——倒空头脑,先甜头、后祸害

(刊登于《传书》2007年十二月和2008年二月) 

张逸萍

倒空头脑 

如果和老美提到「Meditation」,他们很可能会说,「有什么不妥?圣经岂不是也叫我们要默想神的话?」可是,圣经的默想和新纪元的冥想是两回事。圣经的默想指沉思、反省;新纪元冥想却是一个思想控制过程,为了叫头脑空白,把人带进变异意识状态(或作冥想状态)。 

            今天,冥想有很多名字和变化方式,除了瑜伽、禅坐、催眠等传统名字,还有积极思想、凝神、正心、引导影像法、心像等现代名字但都跟随著一个非常相似的模式,就是:身体弛;集中精神去想像一幅图画、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专心留意自己的呼吸、或凝神于某一件东西、重复背诵一句很短的咒语(或作短句);所有技术不外乎使感觉器官疲倦,于是头脑停顿;进入变异意识状态。例如: 

一位瑜伽老师解释说,「瑜伽┅┅就是停止心的一切作用┅┅纯粹直观┅┅凭吐气法,以及止气法┅┅获得内心的平静┅┅达到心不动的人,对极大到极微之物都能产生支配力。」[i] 

美国佛教会派发一本有关静坐的书,书中指出,静坐有三个步骤:数息、击心脐下、凝心。该书解释说:「静坐入手功夫就是调息 ┅┅思虑渐趋恬静┅┅愈微愈静┅┅倘心息不忘,就不能入定┅┅一呆呆住,甚么都不思量,这就是凝心,渐渐地不觉有手,不觉有身,并不觉有我┅┅这是入定。」[ii]           

            一位催眠师说,催眠只有四个原则:身体弛,头脑停顿,凝神专注某事物,留心听催眠师的声音。[iii]另一位也说,「不断重复的┅┅节奏单调的官感刺激,可以很容易引进催眠状态┅┅关键在乎使感觉器官疲倦。」[iv] 

难怪一位通灵人士说:没有一定的冥想办法,所有办法「都具备一些共通点,就是使头脑空白,心灵静止,集中精神于一件事物上。」[v] 

不但如此,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研究员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去研究人冥想状态下脑部的情形,参与研究的冥想者来自不同宗教背景,从西藏佛僧,到天主教修女,甚至无宗教人士。研究结果完全一样,当冥想者达到冥想高峰,脑部控制专注的地方亮起来,其他部位则完全没有活动。[vi]  

所以,结论是:无论你叫它做什么,冥想就是冥想。 

            我曾经碰到不少人问:冥想一定是属魔鬼的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有基督教的冥想灵修方式,和圣经中之神相交?  

答案很简单:首先,圣经从来没有教导人使用变异意识来接触上帝。 

其次,这是古今中外的交鬼办法。上文提到的那位通灵人士说:「冥想把我们带进一种状态,让我们可以接触灵界。」[vii]新纪元圈子中交鬼的人所交上的一只鬼灵也说:冥想是接触灵体的最佳办法,只需进入轻微的冥想状态,人和灵体就可以开始来往。[viii]  

            所有冥想办法,虽然名字不同,但殊途同归,而且有可能交上邪魔。 

先甜头、后祸害 

            若是如此,为什么古今中外都有人这样做?当然,很多人都相信冥想有益处。请看这些人怎样说: 

心理学家祈连堡告诉我们,科学已经证明了,冥想技术「叫生理功能进步,例如降低血压,松驰肌肉。」[ix] 灵异人士毕碧绨表示,经常冥想,可以改变那些骚扰你的人和事、使你身体健康、获得灵异治疗、产生灵异能力。[x]玄学家穆菲解释说,冥想可以治疗心灵问题、助人发财、吸引理想伴侣、使人快乐、叫人际关系和谐。[xi]  

活佛胜彦谈到观想 ,即冥想,说 :「观想还有很多类别,例如观想黄财神和五方佛,如果获得黄财神高兴,吐宝鼠就会给你吐车子,房子和美钞等等。」[xii]庄子的心斋、坐忘、逍遥,其实就是冥想。道教中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木匠为了做一个钟架,首先安心斋戒,几天后,他已经能忘掉四肢形体,达到「天人合一」,才开始动工,结果做出来的钟架人人惊讶不已,被认为是「鬼斧神工」。[xiii] 

佛教徒相信,坐禅还可以带来神通(佛教叫神迹为神通),一切凡夫或仙人,都可以因修禅而得到神通。[xiv]据说,释伽在他那有名的四十天坐禅悟道中,他达到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神通境界。[xv]历史上还有很多例子,譬如,八指头陀本来字认得不多,但静坐后,能写诗。其他目不识丁的和尚在禅定之后能写诗和文章的例子也很多。[xvi]  

事实上,这正是新纪元「人类潜能运动」信念:藉著各样冥想技术,获得身体和心理健康、提升表现、获得创意、成功致富、心想事成、甚至获得灵异能力! 

这岂不是很好吗?且慢┅┅ 

一位中国瑜伽老师认为气功的「偏差一般有四大类:(1)内气不止:体内真气不受控制,乱冲乱撞。(2)外动不已:动作不受控制,要停不能停,甚至,不是练功时,无故"自发"地大动或小动,或有""之意。(3)走火:原因是意念太紧、呼吸急重(过份追求呼吸之"深长"),胸口翳闷。(4)入魔:盲目追求书中描述的"神通"的境界,练功时,出现幻象,信以为真,而导至神经错乱,躁狂疯癫,甚至有可能成为精神病患者。」[xvii] 可见冥想有可能引发身体和精神上的毛病。 

人本主义心理学鼻祖马士卢说,如果要充分让人类实现自己,我们必须冒险的进入非常规的思想中 [冥想],于是那些宗教观念,如天堂、地狱、甚至上帝观也有了改变。[xviii]由此可见,当你利用变异意识状态去获得创意,魔鬼可以乘机将错误的思想,包括错误的宗教观念,放在你的脑中。 

心理学家陆荣认为冥想有「好处」,其一是社会功能,他说:我们发现,变异意识状态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从个人的角度而言,人若在宗教仪式中被圣灵、部落的灵、或当地的神灵附体,这人就履行了他的宗教角色,因此,他也得到崇高的地位。[xix] 换言之,这位世俗学者是说:冥想可以惹来邪灵附身! 

先是甜头、后是祸害!可见冥想是邪魔之道,不是中性技术,更不是基督徒应该尝试的。

 

 


 

[i] 广池秋子,《瑜伽健康法》(台北:林郁文化,1995),,14[ii] 定真编写,《静坐》(New York: 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佛教会 ),页 49-50[iii] Masud Ansari, Modern Hypnosis : Theory and Practice (Washington, DC: Mas-Press, 1991), p. 76.[iv] Bruce Goldberg, New Age Hypnosis (St. Paul, Minnesota: Llewellyn Publications, 1998), p. 47.[v] Kathryn Ridall, Channeling: How to Reach Out to Your Spirit Guides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8), p. 86.[vi] Sharon Begley, “Religion and the Brain,” Newsweek (May 7, 2001): 52-57; Joel Stein, “Just Say Om,” Time (Aug. 4, 2003), p. 49-53.[vii] Ridall, Channeling, p. 84.[viii] Kevin Ryerson and Stephanie Harolde, Spirit Communication: The Soul’s Path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1), p. 140.[ix] Howard Clinebell, Counseling for Spiritually Empowered Wholeness: A Hope-Centered Approach (New York: The Haworth Pastoral Press, 1995), p. 95.[x] Cary Odom, ed., The Sacred Sword: Teachings of the Psychic Channel Betty Bethards (Novato, CA: The Inner Light Foundation, 1972), p. 128, 132-34.3 Joseph Murphy, The Power of Your Subconscious Mind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2), chapter 6, 9, 14, 15 & 16. [xii] 彩虹山庄师尊,「密法与观想」,《真佛报》一九九三年三月一至十四日 , 页6[xiii] 刘笑敢著,陈静译,《道教》(台北:麦田出版,2002年),页55-56[xiv]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中报,1987年),页66-67[xv]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台北:古老文化事业,1999年),页66[xvi] 林世敏,《佛教的精神与特式》(Moraga, CA:大觉莲社,民国75年),页49-51[xvii] 任尚昌,《图解瑜伽基本功法》(香港:明天出版社,1997),页120-121[xviii] A. H. Maslow, Religiou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4),  p. 44-45, 55.[xix] Arnold Ludwig,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n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ed. Charles Tart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69), p. 19-21.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cd34.html

 

 

 

 

回「新纪元运动

回「中国的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学」主页

回「为真道争辩:护教学」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