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基督徒应知“Mindfulness/正念/静观乃佛教禅修,危险

张逸萍

 

无论住在美国或东南亚,不难听到「Mindfulness」(正念/静观)一词,因为「正念减压法」(MBS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现在非常流行。它是1979年美国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于麻州大学医学院所创设之疗程,结合西方医学/心理学研究与东方禅修传统。迄今北美已有三百多家医院及机构开设。[1]

不仅在世俗心理治疗中非常流行。教会里亦不罕见。例如基督教心理学研究协会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也开设正念和冥想的实习班。[2]

 

正念一词何来?静观何来?

佛教有一个主要观念,叫做「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念就是第七个,在正定之前。

《佛教百科》解释正念为「……完全抛弃了的念头,只考虑世界的真相,不再执著……」,于是带来下一步的正定,身心寂静地修行。[3]一位法师解释说:「正念就是专心注意安住在一个目标……而达到心不乱……即能得正定。」[4]

用我们今天的日常术语来讲,就是练习将思绪平静下来(正念),于是最后带进冥想状态(正定)。(虽然今天的“Mindfulness”并不强调要达到冥想状态,但是只要练习冥想,迟早会进入冥想状态。)

为什么有不同的翻译呢

一所正念减压中心解释:「台湾第一本……减压课程……译者将mindfulness统一翻译成正念……Meditation——“静观这个字一般中文翻译成禅修……明显地佛教的味道太浓厚,……正念减压在实务操作课程时需要小心地避开宗教色彩……[5]

此外,今天华人教会一般崇尚灵修神学(Christian mysticism),加上心理治疗也流行,于是出现了几个似乎可以互相交替使用的名词——正念、静观、默观!正如神学教授林慈敏,“Mindfulness-based therapy”翻译为静观疗法,然后介绍一些技术上类似的基督教默观操练。之后结论说:「基督徒辅导在协谈中,整合祷告和默观技巧是有潜力与希望的。」[6] 

 

正念的做法

卡巴金在他的《正念入门》(Mindfulness for Beginners)一书中解释Mindfulness”的做法。首先,要有正确的姿势,坐下或站立都可以,背要直,或使用垫子,眼晴可开可闭。然后他介绍几个「引导冥想」(Guided Meditation)。他的第一个练习是以一粒葡萄乾为专心注意的对象:把葡萄乾拿在手上,用你的手指感觉它,想像自己把它吃了,在你的口中,慢慢细意咀嚼、吞掉、在你身体内的过程。第二个练习是专心注意自己的呼吸。留意呼吸的感觉,呼出吸入,从你的鼻孔,进入身体、或在肚里、腹部起伏……若有分心,把集中力带回呼吸上。他还有几个练习,基本上相同。[7]

卡巴金还建议了几个练习,基本上相同,只是用以帮助专心、叫思想平静的对象不同。他在书中解释说:「一些佛教冥想的做法,帮助稳定和校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可以做更深层的工作……」,「不要让心灵摇摆,就是绝对稳定……」。[8]

让我再举一个例子,证明“正念”就是冥想Harvard Men's Health Watch》的执行编辑Matthew Solan,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三种简单的正念练习。其中第一个,就是冥想﹕

• 坐在直背椅上或盘腿坐在地板上。
• 关注呼吸的某个方面,例如空气流入鼻孔和从嘴里流出的感觉,或者吸气和呼气时腹部起伏的感觉。

• 一旦您以这种方式缩小了注意力范围,就开始扩大您的注意力。觉识到声音、感觉和想法。不加评判地接受每一个。
• 如果您的思绪开始加快,请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然后再次扩大你的觉识。
• 您想花多长时间就花多少时间:一分钟、五分钟或十分钟——无论您觉得舒服什么。正念冥想专家指出,如果你坚持定期冥想,这种练习是最有帮助的。

其他两个,也相似,但比较专注于自己的觉识。 Matthew Solan, “Evoking Calm: Practicing Mindfulness in Daily Like Helps,”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Oc 14, 2021 (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blog/evoking-calm-practicing-mindfulness-in-daily-life-helps-202110142617 ).

 

所以,卡巴金认识到:「正念常被形容为佛教冥想的中心。」[9]  另一位神学院教授,彭顺强解释说:「那么何谓禅?……禅是一种『冥想』,并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 跟卡巴金的「静观」操练有相同之处。[10]

现在很清楚了:mindfulness、正念、静观,都是佛教冥想(禅修),无大差别。但是,默观一般指基督教灵修神学的操练。也相似吗?请见林教授的介绍:

「操练者坐下,用深呼吸调适自己的身心,目的使心灵安静下来。……轻声地向主呼唤:阿爸,父阿”……心神集中,感受到天父的同在……若心神不集中,可再次轻声地向神呼唤……[11] 

如果比较这方法和卡巴金所介绍的办法,不同之处只在用以帮助心灵安静的对象不同。前者专心于葡萄乾的影像,后者不断呼叫阿爸,父阿,结果是相似的。请继续参考:灵修神学:不值得冒的险」。

 

冥想的一贯模式

新纪元运动有各种不同的冥想技术变化和名字,但是它们都依循一个一贯的模式:

1)身体松弛;
2)集中精神去想像一幅图画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专心留意自己的呼吸,或凝神于某一件东西,有时也会利用重复背诵一句很短的咒语(mantra);
3)所有技术不外乎使感觉器官疲倦,于是头脑停顿;
4)最后,进入变异意识状态。

上边提到的技术,岂非都适合这个模式吗?请见「不再新的「新纪元运动」」的更详细解释。

 

甜头和危险

当然,促进「正念减压」的人表示,它有很多益处。例如:改善焦虑、失眠、长期疲劳或慢性疼痛、增强学习效率与情绪平衡等等。[12]

近期,十五位学者共同发布了一篇心理学学术文章,名为《被炒作的正念》(Mind the Hype)。文中有这样一段写道,公众及政府领域对冥想有一种普遍的误解他们认为正念作为一种治疗干预手段具有普适性及良好疗效,且这一结论具备强有力的临床依据支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文章引述2014年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署(US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主持下的一项研究分析结果指出,基于正念作为治疗干预手段的研究表明,该疗法对于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的治疗只有轻度和极少的效果,甚至毫无效果 [13]

负面的报告不止一处。还有表示:习惯麻木自己,否认负面情绪,不是有效的办法。感情只是暗号,要修正,就应该修正问题本身,不是其暗号。逃避问题,使伤痛没有好处理。若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必须努力,不是冥想就可以的。此外,回避情绪,能使人失去同情心,又影响自己感受积极情绪的能力。[14]

另一位练习者表示:开始时,很多人都有健康良好的感觉。可是,有人慢慢意识到自己黑暗的一面,或抑郁、激怒、害怕,有时甚至引起精神病。当有些人经历到『无我』时,疯狂或恐怖会伴随而来。[15]

 

结论

没错,「冥想倒空头脑,先甜头、后祸害」,“Mindfulness”又是一好例子。

请继续阅读:「冥想(瑜伽/禅修等)导致精神疾病:最新研究」,“mindfulness”是被研究的技术之一。

要减压吗?可到上帝面前倾诉。需要辅导吗?请选择不会使用“mindfulness”的圣经辅导。

 

 



[1] Mindfulness 中文网站 (正念/正念减压)」(http://www.mindfulness.tw/, Sept, 13 [2] Terry Hargrave, PhD & Sharon Hargrave, “The Crucible of Psychology and Spirituality: Attachment,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Mindfulness,” CAPS,2020 Plenary Addresseshttps://www.caps.net/conferences/);CAPS 2018 CONFERENCE PROGRAM (https://caps.net/wp-content/uploads/2018/03/INT-CAPS_program-2018_final_single-1.pdf).  [3] http://www.rushiwowen.org/category-02-1-004.jsp, Sept, 13.  [4]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正念”,http://www.xuefo.net/nr/article63/628050.html   [5]胡君梅,「正念与内观的译词及比较」(https://www.mindfulness.com.tw/uploads/editor/files/mindfulness_01.pdf)。[6] 林慈敏,「静观疗法、默观传统与心理学辅导」,陈若愚编,《建立生命的基督教辅导》(SunnyvaleCA:北美基督神学院,2015),第六章。 [7] Jon Kabat-Zinn, Mindfulness for Beginners: Reclaiming the present moment -- and you life (Boulder, CO: Sounds True, 2012), part 5 Practicing.  [8] Ibid., p. 24-25.  [9] Ibid., p. 21.  [10]彭顺强,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时代论坛》 201928日。(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7033&Pid=104&Version=0&Cid=2050&Charset=big5_hkscs  [11]林慈敏,「静观疗法、默观传统与心理学辅导」,页206-06[12] 正念减压的训练风行全球,哈佛医学院、GOOGLE、麦肯锡、苹果都在用」(https://www.popularonline.com.my/malay/catalog/product/view/id/96565/s/9789861754741/?did=153)。[13]布鲁斯莱伯曼,「正念冥想是否被过度炒作了」(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fut-44140493)。[14] Melissa Karnaze, “17 Way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Can Cause You Emotional Harm.” (http://mindfulconstruct.com/2011/02/04/17-ways-mindfulness-meditation-can-cause-you-emotional-harm/), Sept, 13.[15] UCSD Center for Mindfulness, Discussion (http://www.linkedin.com/groups/When-is-does-mindfulness-meditation-3703348.S.154618683), Sept, 13.

 

 

 

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znbc.html

 

 

 

 

 

回「心理学和新纪元运动

回「中国的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学」主页

回「为真道争辩:护教学」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