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可以和聖經結合(整合,Integration)嗎?
改編自《心理學偏離真道》第十九章
《邪魔登講台》第九章
網路上有一位以Gilbert為名的人發表了一篇「基督教諮商」[1]的文章,感歎教會缺乏「交叉訓練」,然後,他列舉好幾個心理學學派的理論。最後,作者表示,人有「靈、魂、體」三部分,只靠聖經輔導不足夠,必須多少加上一些心理學才成。
我想﹕首先,因為有各種不同派系,不表示心理學有效和可信;其次,他是在未有證據之前,就假定聖經輔導不能幫助人的「魂」;最後,他的「交叉訓練」不過就是基督徒心理學家們現用的術言「結合」(或作﹕整合,integration)。他的論點,我已經在本網版其他網頁回答了。還有,不知道 Gilbert 先生是否知道,代表結合主義的基督徒心理學家已經承認結合運動的失敗!
但,讓我們先思想﹕「結合」是什麼意思?John Carter
和
Bruce Narramore
說,這是行為科學和神學的相交相合。[2] Roland Fleck和John
Carter說,結合就是從心理學角度去看基督教,也是從基督教角度去看心理學。[3]非常不幸,結合運動二十年之後,代表結合主義的Gary Collins承認﹕基督徒心理學家們無法為「結合」下一個定義,有人認為是結合心理學和神學,其他人認為是結合輔導和基督教,更有人說是結合心理學和基督教。[4]
雖然如此,我們可以把事情說得簡單一點﹕結合就是把心理學帶到教會,讓它影響教會教導。
我們的專業很多時候是中性的,本身並不是一個道理或一套教訓,譬如音樂、電腦、大眾廣播等等,可以為主用,也可以為世界所用,它是一個工具,完全看你怎樣用它。但是有些屬世的學問卻可能影響世界觀、人生觀、言行和思想﹕譬如人本主義、唯物主義、無神論等哲學,基督徒只能用聖經去批評,不能把它帶來教會,當作道理一樣去教訓人。正如基督徒生物學家用他的科學知識證明創造和反對進化論,而不是把進化論和信仰結合;又如護教學家用他對摩門經的知識來批判摩門教,不是把摩門經中好的那部分,帶到教會中,和聖經結合。
但是,心理學本身是一個教訓,一套道理,中外教會的基督徒心理學家們又怎麼把心理學和信仰結合呢?
結合的藉口
基督徒心理學家會告訴你,教會歷史中也有很多結合聖經和世俗思想的例子,譬如亞圭拿(Aquinas)的思想是結合亞里士多德和聖經的,可是,他們忘記了,主後約二百年的學者俄利根(Origen)學問淵博,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他主張普世救恩,甚至有一點輪迴觀念,所以俄利根終於被判為異端。即使亞圭拿沒有被判為異端,但是他作品中受亞里士多德影響的部分,都已經煙消雲散。譬如他相信世界上所有東西都有一個form存在天上,這些想法,不合科學,沒有聖經根據,現在看起來反而有點可笑。歷史上有人這樣做,但是不等於這樣做是對的。現在歷史在重演,又有基督徒要把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Carl
Jung的、Carl
Rogers的理論帶到教會來,與聖經結合在一起!
現在有很多為結合運動護航的書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藉口﹕
所有真理都從上帝而來,所以心理學也是從上帝而來。
心理學是上帝的「普通啟示」。
心理學豈不是一門科學嗎?基督徒難道不相信?
心理學是一個工具,完全看人怎樣使用它。
我們不會照單全收,懂得去蕪存菁的。
等等
上邊幾個藉口,都有漏洞,在「科學?真理?上帝啟示?」中已經有詳細討論。
結合的後果
結合聖經和心理學的不良後果明顯可見﹕
(一)影響教會教導和信徒的思想
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已經詳細解釋心理學理論怎樣不合聖經,而這些心理學理論(譬如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自愛、自信、自尊等等)都已經深深影響教會講台、信徒思想、聖經解釋,不必在此重複。
(二)喧賓奪主
基督徒漸漸以為這些學問才是解決人類生活問題的最有效辦法,什麼「靠著聖靈的幫助,按照聖經的原則」變成不合時宜的老古董,至少退居次要地位。宇宙光曾經舉辦一系列的心理輔導研討會,結束的時候,林教授說﹕「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這些講員,雖然他們都是基督徒,但是並不是說他們是基督徒才邀請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是專家所以邀請他們,當然再加上是基督徒就最完美了。」然後林教授鼓勵大家運用專業去影響社會和文化,只有這樣,「福音工作才不是一個看得見的、短期的、面前的福音工作,而是深遠、無限廣闊的福音工作。」[5]林教授的話使我心如刀割——心理學專家的身份比基督徒的身份更重要;心理學比福音更有影響力;沒有心理學,福音工作是短暫的、膚淺的!
(三)遲早產生異端
古往今來的異端都是在聖經以外另有權威,譬如天主教在聖經以外加上教會傳統;摩門教在聖經以外加上摩門經;耶和華見證人雖然宣稱聖經是自己的獨一權威,但是她實在是將羅素和守望台的解釋作為更高權威;統一教在聖經以外加上文鮮明的《原理講論》;六日安息會在聖經上加上Ellen White的著作;結果都或多或少背離真道。在聖經上加上心理學會不一樣嗎?雖然心理學現在不能正式稱為異端,但是現在大有基督徒心理學家歪曲罪和救恩的意義,異端出現,有日可期。
事實上,拙作《邪魔登講台》是研究新紀元運動中交鬼的人從邪靈所獲得的教導中,我發現,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學中找到,超過半數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學中找到。基督徒應該容忍邪靈的教導嗎?
承認失敗
Gary Collins在一本2000年出版的書中,融合其他人的意見,然後表示﹕近年的結合工作已經緩慢下來,很多本來努力於結合工作的基督徒心理學家都改變了工作的重點,我們發現無論是神學家們或者是屬世的心理學家們,都對結合運動沒有興趣,所以我們很失望,今天我們仍然談論「結合」,但是這個名詞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它被用為「吸引學生的花招」,不是「真正的學術成就,或者實際的方法」。[6]
整合運動的領袖承認失敗!
網路上一篇文章,是一位中國基督徒心理學家寫的。作者說﹕「有許多信徒都以為比較溫和的整合觀點是可以辦得到的……我要在這裏提出,整合是在邏輯及實踐上都是不可能的……只會製造成三不像。」[7]
阿們!
新的建議
這位基督徒心理學家,發表了一個新潁的辦法,稱之為「伙伴的新態度」。作者說﹕「我們需要一個新的伙伴哲學,使心理學繼續使用它的方法引證一些因果關係,而神學也繼續成為神學……心理學就在這些神學口袋裏顯示給我們知道有關的心智與行為的運作。」[8]
簡而言之,作者建議使用心理學研究辦法,發現聖經真理,去明白人的皈依和基督徒的成長。他並以醫學發現疾病原則,為例說明。
但是,心理學不是科學,不是一門中性的學問。請見「科學?真理?上帝啟示?」一文。我們可以在實驗室中研究殺菌的藥物,因為這是自然科學。但人有自由意志,難於同樣地去研究。相信很多基督徒都會同意﹕我們不可能使用科學方法去明白屬靈事情!所以,恐怕這個「新伙伴」建議,最終也會變成一個三不像。
其次,聖經是神的話,有一些聖經吩咐,我們現在可能不明白,不能發現其中的原則,但是,我們知道,只要按著聖經行事為人,並更新我們的心智(思想),必然有利益。例如,舊約的飲食規條和割禮,現代醫學見證了這些律法是非常科學化的,當時的以色列人怎麼可能知道?所以,這個建議雖然志氣可嘉,但恐怕是浪費時間,多此一舉了。
上邊的「新伙伴」建議不過是一位基督徒心理學家的沉思,但是在美國基督教輔導圈子,亦早有人推動新的嘗試,而且已經開始有一些規模。
Robert Roberts博士在惠頓學院任教十六年,然後轉到Baylor
University。他說,現代心理學背後的世界觀和聖經是不相合的,「要整合二者,只有污染的可能。」[9]
事實上,2003年夏天,一個新的組織——基督徒心理學社(The
Society for Christian Psychology)——已經成立,Roberts是成員之一。[10]
他們仍然接受一部分的心理學,但顯然會小心得多。此外,他們準備把歷史上的基督徒,譬如奧古斯丁(Augustine)和祈克果(Kierkegaard)的思想,用在輔導上。與其從歷代教會名人的話去發現聖經真理(其中還是有可能有不結聖經真理之處),為什麼不直接從聖經去找?就從這個觀點而言,我覺得他們是兜圈子。
他們這個新的「整合」會成功嗎?他們會不會還是帶來新紀元通靈教導?或者產生其他新的問題?雖然現在言之過早,但筆者認為這是值得基督徒留意和小心的。
但是,「基督徒心理學」學派的出現,說明了一件事——我們現在可以結束整合運動了。
結論
親愛的整合主義者,筆者明白你們用心良苦,但筆者想請你們放棄整合運動。請記得,這不是一場辯論而已。有一天,我們都要向神交帳。
[1] Gilbert, 「基督教諮商」(http://ccn.fhl.net/editorial/counseling.htm )。[2] John Carter & Bruce Narramore, The Integration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79), p.13. [3] Roland Fleck and John Carter, ed.,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Integrative Readings (Nashville, Tennessee: Abingdon, 1981), p. 16-23. [4] Gary Collins, “An Integration View,” in 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eds. Eric Johnson & Stanton Jones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0), p. 105. [5] 「綜合討論」,《家庭百分百》(台北﹕宇宙光全人關懷,民國89年),頁433-34。[6] Collins, “An Integration View”, p. 105. [7] 「心理學能成為宗教的伙伴嗎?」(http://www.psy-religion.com/viewarticle.php?unit=2&id=39)相信作者是陳天詳教授。[8] 同上。[9] Robert C. Roberts, “A Christian Psychology View,” in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155. [10] http://www.christianpsyc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