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次序和性格形成有关系吗?
张逸萍
林牧师说,出生次序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力,老大和老么通常在家中受到父母的注意,那些排行在中的常被忽略。于是他们比较喜欢到像灵粮堂一样大的教会去,可能因为大教会没有人注意他,他可以自来自去,或者他们可能参加一些小组,很欢喜得到别人的注意,但是他们没有把握,所以又抱怨别人没有关心他。[1]
原来这不是林牧师瞎猜,这是心理学对出生次序怎样影响性格的理论。
阿德列的理论
最早研究出生次序的心理学家是阿德列(Alfred
Adler)。他说:老大通常被父母过量的娇养,等到第二个孩子出生,老大就『失宠』,于是老大可能感到自卑,但因此努力上进,争取有成就;又因为比其他孩子年龄大,所以比较喜欢发号施令;但有些却因失宠而成为问题儿童。至于那些排行在中的,阿德列说,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被宠坏,所以总是努力争取要比大哥哥大姐姐优越,以至他们的成年后的性格也是好竞争的。至于老么,他们的整个童年都被娇养,所以将会是一个依赖性重的孩子,不懂得自动自发,于是也很容易有强烈的自卑感。至于独生孩子,阿德列认为,父母对他很注意,又因和成人相处的机会比和其他孩子多,所以他比较成熟,可是阿德列说:「独子难于独立,迟早变得无用。」[2]
虽然「出生次序」理论被视为流行心理学的「长期宠儿」,但相信很多有头脑的人都会质疑;而且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出生次序和性格,并没有一贯的关系;甚或没有关系。例如,1993年,有研究指出,出生次序和性格无大关系。接著,又有心理学家以「五大性格」(Big
Five)量度出生次序对性格的影响,发现二者没有显著的关系。
[3]
苏洛威的理论
苏洛威(Frank
Sulloway)根据进化论心理学争论说:出生次序可以预测孩子是否反叛。那些非头生的孩子易于挑战传统智慧,不但在家庭中如此,以后在社会上亦然。反之老大比较认真勤勉、循规蹈矩、维护父母权威、不容易接纳新意见。[4]
这理论可见于他出版的《生而叛逆》(Born
to Rebel)。
苏洛威的理论虽然新颖,却不无批评的话。有认为他的研究办法不够科学化;其他重复的研究未能得到同样结果。[5]
顺便一提,我们一向听说,独生孩子因为没有兄弟姊妹,所以没有机会培养良好人际关系技巧。但是后来有研究发现,独子的学校成积比较好。再者,自从中国大陆限制孩子数目,城市的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这三十年来对中国独生子的研究结果非常参杂。有研究显示,那些上了中学的独子,有更好社交技术;另一研究却反对这讲法。[6]
实际例子
现在,让我们思想文首林牧师的例子:那些排行在中的喜欢大教会,可能是因为没有人注意他,也可能是因为有人注意他。但是,如果老大和老么喜欢大教会,原因可能也是同样的那两个。还有,谁会到小教会去?我想一定有老大、老么、和排行在中的人。所以,无论你在家中排行第几,你都可能到大教会去,也可能到小教会去。也就是说:出生次序未必是影响因素。
圣经中有一个例子,也叫我们质疑这些理论:以色列有十二个儿子,长子流便放纵情欲,所以不得居首位,就是说,他们家不适合苏洛威的理论。虽然便雅悯最幼小,但约瑟最得父亲宠爱(创三十七3),也是多结果子的;老二老三,西缅和利未,都因为行为欠佳而不蒙神悦纳;结果老四犹大得到「圭和杖」,而我们的主耶稣也从他而出(创四十九)。所以也不适合阿德列理论。
我们都知道,从前中国家庭重男轻女。假若排行在中的是家中的唯一男孩,老大和老么都是女孩,我们可以想像,这男孩定会最得父母宠爱,超过老大和老么。于是这样的家庭就不适合阿德列的理论。至于苏洛威的理论,也不一定适合,因为人人都有一点反叛,人人都是罪人。
请大家想一想,阿德列的模式适合你家庭呢?还是苏洛威的理论?或者,都不显得适合?
结论
有一本心理学课本说:「出生次序虽然似乎和性格发展有关,但研究指出,其中的关系很复杂,影响因素甚多。」[7]另一本说:「出生顺序对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影响,还与儿童如何对待这种影响密切相关。儿童有可能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也可能把有利因素变为不利因素。」[8]
的确如此,影响人性格养成的因素甚多,而出生次序若能算为其中一个,应是非常弱的一个。
总而言之,我们不应该盲目接受心理学理论;基督徒更应该从圣经角度去批判;而不是把它搬到教会讲坛,当作真理一样来传扬。
[1]林国亮,《原生家庭探讨》,录音带#4。[2] Jerry M. Burger, Personality, 4th ed. (New York: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 p. 110-11;Barbara Engler,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6th ed., (New York: Houghton Mufflin Company, 2003), p. 102-03. [3] Scott O. Lilienfeld, Steven Jay Lynn, John Ruscio, Barry L. Beyerstein,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 Shattering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UK: Wiley-Blackwell, 2010), p. 157. [4] Ibid.; Denis Toomer,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Work Book (College of San Mateo, 2010), p. II-10. [5] Ibid. [6] Po Bronson & Ashley Merryman, Nur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New York: Twelve, 2009), p. 118.[7] Burger, Personality, p. 112. [8]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纪),页127。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v2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