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拍拖团契

(教会团契不是心理支持小组)

张逸萍

 

曾有这样的一件真人真事:某教会团契本来只有成年组和青年组,两组都经常查经。后来,成年组来了一对夫妇,他们抱怨说:「你们怎么一天到晚都查经?我们从前教会的团契不查经,而且经常想出新点子。例如,母亲节的时候,母亲们结队去购物,父亲们则聚在一起看管小孩。哪有你们这么沉闷!」他们把问题归疚于成年组团契里混杂着已婚和未婚的。

这对夫妇终于忍耐不住,另起炉灶,组织一个夫妇团契,只欢迎夫妇们参加,而且标榜绝不查经。那么,除了康乐活动之外,他们花时间观看基督徒心理学家讲及婚姻家庭的录像带,若有讨论,也都围绕著夫妇、爱情、家庭、孩子问题;有时也会加插健康和理财的题目。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团契」的形式是基于邱清泰博士和太太竹君所建议的「夫妇支持小组」。邱夫妇曾建议,几对夫妇为一组,以背景或年龄等类似者为理想,以后大家经常相聚,练习夫妇对话和沟通艺术,此外,也要有一些康乐活动,譬如大家一起打打网球等。[1]

 

支持小组是什么?

什么是「支持小组」(Support group)?原来它就是:「一组人,有时由一位治疗员带领,组员在某共有的问题上,分享经历、提供资料和建议、互相打气,……在支持小组里,成员们因有相似的困难,互相提供不同的帮助。这些帮助通常是非专业性的,不是物质上的,可能是供给和评估有关的资料、分享个人经历、聆听别人的经历、为人表同情、建立社交网络。 一个支持小组有时也在社会上进行倡议工作,教育大众。 」[2]

我们都听过有戒毒支持小组、戒酒支持小组、戒赌支持小组等。事实上,心理辅导界还有很多不同的支持小组,例如:创伤幸存支持小组、焦虑抑郁支持小组 、癌症支持小组,也有为怀孕、待业、新婚、单亲、家人离世、  新来港人士等等的支持小组。

由此可知,「戒酒支持小组」讨论的重心就是戒酒的办法和困难;「癌症支持小组」只关心癌症的最新治疗法或某治癌药物的副作用;「待业支持小组」为大家提供工作机会的消息,或者训练新技能,增加就业机会。那么,「夫妇支持小组」谈话的中心当然是「爱情万岁、拍拖至上」,顺理成章。

 

教会团契是什么?

根据圣经,教会团契却大有不同。

1)教会团契基于信徒与基督的相交

圣经说:「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 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约壹一3, 7

换言之,在教会里,信徒之所以相交,有团契,是因为我们都与神相交(相同的生命)。[3]

2)活动也根据这相同的生命

所以这些与神相交的人,他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也是基于相同的生命:「在基督里若有甚么劝勉,爱心有甚么安慰,圣灵有甚么交通,心中有甚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腓二1-2

3)实际的活动

在这个基础上,信徒团契不止于讨论问题,互相打气,他们还作出各种实际贡献:

「一同明白基督的爱」(弗三18)「彼此相爱」(约十三34-35)「爱心互相服事」(加五13)「彼此劝勉」(来十25)「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十24)「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罗十二13),甚至「警戒不守规矩的人,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帖前五14)等等。

 

二者不同 

总而言之,教会团契和心理治疗中的支持小组有三个重要的不同: 

1)团契是基于相同的生命;支持小组不需要相同的生命。 

所以教会团契不是同学会、同乡会、同业工会、俱乐部,也不是心理辅导里的支持小组。 

2)团契活动是根据圣经原则;支持小组是根据心理学理论或常理。 

所以,团契也可以讲到夫妇相处、教养孩子、戒瘾、生病等等问题,但我们是从圣经角度去互相勉励。我们必须一同学习神的话,互相劝导怎样应用圣经原则于各种生活问题上。教会团契不是不能有康乐活动,但是康乐活动不能是团契的核心,一个经常查经的团契才是好团契。

3)支持小组是针对某一特有问题;团契照顾信徒生命的各方面。

 教会团契不只针对某一个特有的生活困难,所以不必分开设立「减肥团契」、「拒绝色情刊物团契」等。因为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只有一个:怎样面对试探。事实上,没有基督徒没有类似的问题,只是未必这么明显罢了。所以,与其单独针对一个问题,不如大家一同学习神的话,生命长大了,自然有力量得胜。

教会团契也不必只由生活方式相同的人所组成,因为不同岗位上的信徒,他们所需的圣经原则是一样的。例如,圣经有关人际关系的原则,可以应用在家庭里、姻亲间、同事间、朋友间。所以,偶尔有一些专题讲座是可以的,但我们不必把已婚和未婚、老板和小职员、博士和文盲,彻底分隔。

 

各种画分团契办法

我见过一些教会,以居住地点画分团契,因为很多教会团契是在星期五晚上举行,那是交通堵塞的时候,为了避免大家浪费时间,所以根据居住地点,有东区团契、西区团契等等。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实际措施。

我也见过有一些比较传统的美国教会,以性别画分团契,所以他们有弟兄查经、弟兄退修会、姐妹查经、姐妹会等等。有一些根据语言画分,例如粤语团契、英语团契、台语团契,这是语言隔膜所致。还有很多教会以年龄画分团契,所以有长者团契、成人团契、青年团契。

近年很多教会都有所谓夫妇团契,我不是说那些名义上是夫妇团契,而实际上是成人团契的,也不说那些以研读圣经为主的。但因今天的教会极受心理学的影响,而教会中的基督徒心理学家们常常强调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时候,夫妇团契变成心理学上的「夫妇支持小组」。教会团契和支持小组,大有不同,上边已经讲过。

居住地点、性别、年龄、语言,都是人的客观情况,无可厚非,只要这些团契聚会的内容正确,不腐化为支持小组或俱乐部,没有什么不妥。可是,夫妇团契却带来另一些特有的实际问题:

 

根据婚姻状况画分团契不明智

我认为以婚姻状况画分团契,是不明智的做法。原因很明显,譬如一个教会只有青年组和夫妇组,那么那些年龄已高而仍然单身的弟兄姊妹就很尴尬,教会是否请他们到「老小姐团契」和「王老五团契」去?那些失婚的、鳏寡的也只好希望教会为他们设立一个「不幸团契」?「无拖拍团契」?结果是叫这些人更尴尬、更感觉不幸。

还有,那些丈夫未信主的或者丈夫不愿意参加团契的姊妹怎么办?她们当然不能到未婚团契,也不能参加寡妇团契。如果参加夫妇团契,这位姊妹必天天被人追问:「你老公为什么没有来?」似乎没有丈夫伴随的女人是二等公民,不太受教会欢迎的,事实上这些姊妹是特别需要鼓励的才对。

我知道有一对一向参加夫妇团契的夫妇,太太中年去世,之后丈夫不再参加团契,因为人家都是一双双一对对的,去了反触景伤情。如果他还是想参加团契的话,不知道牧师是否会请他从「幸福团契」转到「不幸团契」?我一向以为世界上只有跳舞会才会使那些形单影只的人伤心落泪,未想到那些名义为教会团契的支持小组也有同样妙用。

今天教会中有很响亮的声音,为姐妹们争取讲道的机会,但是我恐怕我要为另一些姐妹们争取参加团契的机会。

 

新时代的新歧视

有一次,文首的「团契」到餐馆庆祝母亲节,那些未有孩子的夫妇被邀请,但是那些寡妇和失婚的母亲却不被邀请,因为她们不能「拍拖」而来!已婚的人和未婚的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楚河汉界?「有拖拍」的人和「无拖拍」的人之间没有话题?不能在基督里相交?甚至不能一起吃饭?

从前雅各书教导我们不要歧视穷人:「若有一个人带著金戒指,穿著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著 脏衣服也进去」;你们请有钱的上座,穷的站一旁,这是「按著外貌待人」「羞辱贫穷人」(雅二1-6)。

今天我们中间即使有穷人,也很少是衣衫褴褛的,所以教会里很难再找到同样的例子。但是这些夫妇「团契」无意中是在歧视「无拖拍」的姐妹,他们羞辱的不是穷人,是单身的信徒。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新歧视。

事实上,圣经禁止信徒中任何歧视:「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种族],自主的、为奴的[经济阶级],或男或女[性别],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三28)虽然圣经没有明文指示,有拖拍的不要歧视无拖拍的,但耶稣以独身为恩赐(太十九11),可见圣经不以未婚或单身为次等公民。

希望教会留意这个问题,不要岐视这些姊妹们。

 

尾声

过了几年,文首教会的主日学也开始教心理学。试想,如果一个教会的团契标榜绝不查经,主日学教的是心理学,这样的教会不可能对信徒的灵性有太大的帮助。假若日后讲台也不过是讲一些水牛蝴蝶笑话娱宾,这样的教会应该称为心理学教会,不是基督教教会。

心理学腐蚀教会是一步一步地温水煮青蛙的,请大家小心。

 



[1]邱清泰、余竹君,《你侬我侬:恩爱夫妇训练课程》(粤语录影带),Santa Clara, CA:家庭更新协会,1996。行动与计划。[2]Support Group,” Answer.com (http://www.answers.com/topic/support-group). [3] 参:「交通」、「团契」,杨牧谷主编,《当代神学辞典》上下册,(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7)。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v5dn.html

 

 

 

 

 

 

回「恩爱亲密训练

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