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麻不必当有趣
张逸萍
一双双的夫妇们,大家面对面站立,双手拉著对方的双手,眼晴看著对方的眼晴,然后互相表示爱意、诉说对方的优点、又或者倾诉心中的不满。
这就是邱清泰博士和太太竹君在「你侬我侬」恩爱夫妇营中所教的夫妇对话方式。[1]
黄维仁博士也有类似的教导,除了「双方手拉手,并保持眼神接触」之外,他还建议:「右手相握……右肩靠近右肩,“存款者”闭著眼用话语发一封短信,向心目中的对象表达欣赏感激之情,“倾听者”以肢体语言(例如,合宜时可用左手轻拍“存款者”肩膀)给予支持,鼓励或安慰。结束时互相道谢,彼此给个拥抱会更好。」[2]
真爱家庭协会,更在「手牵手、眼对眼、膝连膝」之外,加上「对看1分钟、拥抱1分钟。」[3]
实在罗曼蒂克!
谁想出来的主意?
这个主意是谁发明的呢?我曾经著实思考过,我相信,有几个可能的来源:
首先,家族治疗(Family
Therapy)的先驱,沙维雅(Virginia
Satir)很注重沟通技术的重要性,而且常强调某个样子的体态和姿势,例如眼晴必须在同一水平上相视。她说,我们谈话时,必须留意声音、语调、面对面、相视、不能背著对方、高矮水平一样等等。[4]
我猜测,邱博士和黄博士是在沙维雅的教导中加上更罗曼蒂克的元素,不但面对面站立,目光相接触,还加上手牵手、肩靠肩等做法。于是变成今天中国教会里夫妇沟通训练的一贯做法。
黄博士常提到的婚姻研究专家,葛特蒙(John
Gottman),也强调「身体接触的语言」(language
of touch)。他说:「人们常使用身体接触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感情和爱慕。……身体接触会唤起强烈的感情……」他列举不同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手拉手、拍肩背、拥抱。[5]
难怪,今天一般家庭婚姻辅导,也鼓励各种不同形式的身体接触,至少手拉手或拥抱。
有一天在电视上看见「郑少秋和谢雪心演唱会」的广告,有他们二人对唱的片段。郑和谢时而面对观众,时而转向对方,面对面、手拉手、默默含情相视,唱著「情哥哥、爱妹妹」之类的词句。我开始有一点头绪了。。。于是我搜寻一些流行曲歌词,看见:「两心印、双手牵」[6]「爱的歌……凝望你」[7]「我喜欢你的眼看著我的眼,我喜欢你的脸贴著我的脸,我喜欢你的手牵著我的手,我喜欢你的口吻著我的口……我爱你,真的是很爱你……」[8]等句子。啊哈!我恍然大悟。。。。。
需考虑文化风俗
虽然葛特蒙非常重视「身体接触的语言」,他也说:「我们必须留意一般社会习俗(social
norm)。例如,在欧洲一些国家,在脸颊上轻吻,是社交式的问候;可是在美国,握手或者轻抱已经足够;在日本,却是不能碰到别人的,最适当的是稍微鞠躬。」他继续说:「所谓一般社会习俗,也和年龄、性别、宗教、职业、或其他特性有关。」如果你了解什么是适当的做法,你就能迎合这个社团,不会让人觉得奇怪,否则你可能引起误解。[9]
新约圣经有几次提到「亲嘴问安」(例:罗十六16),为什么今天中国教会没有任何教牧教导信徒这样做呢?无他,大家都明白,这是文化习俗,重要的是精义,不是字句(林后三6)。
没有人能干涉夫妇在闺房里怎样做?可是,这些「你侬我侬」「亲密之旅」等夫妇对话训练是在公共场合练习,所以我们必须问:这适合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吗?
在「新浪」曾经有一个讨论,非常能表达中国人的文化标准,发问者:「当众亲热,是肉麻还是发傻?」回应的话有:「不要把我们当作隐形人」「公众场合的亲昵行为是素质层次较低之人所为」「别把肉麻当爱情」,总而言之:「要亲热可以找合适的地方」,但也有比较习惯的人说:「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只是有些人大惊小怪」。[10]虽然这不过是一个网路上随便的讨论,但已经显出,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不习惯公开亲热。
我随便地询问了一些中国基督徒夫妇,看他们对这样的沟通技巧有什么意见,我所得到的反应,都很负面,似乎都起鸡皮疙瘩。
还需来得自然
邱博士坦白承认,他所教导的夫妇沟通办法,有人批评它非常肉麻,太不自然,也有人批评说这样做不够真诚,因为是邱所教的,不是自动自发的。但是邱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不要怕肉麻,不要怕肉麻,多练习就可以,这样做不见得不真诚。[11]
我完全同情批评邱博士的人。
(1)为什么肉麻?当然因为这违反了中国人的风俗,见上。
(2)为什么不自然呢?试想:表达爱意的技术,若是学回来的,当然大打折扣啦!
从前常听到这样的笑话:某男孩爱上一个女孩,给她写情信,但因苦于不擅表达,于是买本「情书大全」或「情书十日通」,抄袭抄袭,女孩给感动了,和他交往起来。可是,有一天这女孩突然发现,原来这些甜言蜜语是从书上抄袭回来的,于是给他耳光吃……
黄博士常耻笑一件事:曾经有一些父母教导孩子们在加入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之前,要先鞠个躬,带著笑容说∶“大家好,我的名字是宝宝,我能不能跟你们一起玩?”等大家同意了,就可以加入一起玩耍。完毕离开时也要很有礼貌地对大家说∶“我要走了,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然后才离开。后来发现孩子在同伴中立刻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物,因为小孩子们在玩时,都是很自然地加入一起玩的。[12]
上边黄博士所以教导的「右手相握,右肩靠近右肩」,然后「结束时互相道谢,彼此给个拥抱」[13]
难道不是同样地「不自然」?
益处有多少?
如果一个沟通技术带来好处,硬著头皮去强迫自己「摆脱肉麻的感觉」[14]也有需要。但是,不怕肉麻的肌肤之亲是否真有好处?
葛特蒙非常强调「身体接触」对婚姻的好处,[15]
而且他说:美国是「一个过分拘谨,缺少肌肤接触的文化。」[16]
这评论若是真的话,中国人简直就是「冷血魔鬼」,所以难怪邱博士和黄博士,还有一大堆中国基督教心理学家,急著向中国信徒提倡「肌肤之亲」。
一般而言,西方人比较东方人开放,所以美国或西方夫妇之间比较多有肌肤之亲。但是,西方国家的离婚率是否比较低?亚洲的比较高?
一个2007年的统计,有多少婚姻以离婚收场?日本是1.9%;新加坡是17.2%;英国42.6%;美国54.8%,仅次于全球最高的瑞典54.9%。[17]
一个2004年的统计,以每一千人中有多少离婚计算:中国0.79;英国3.08;美国最高,是4.95。[18]
一个2002年的统计,各国的离婚率是:中国是0.79%;日本1.92%;香港1.96%;美国45.8%;最高的是瑞典54.9%。[19]
这样的统计数字,不单让人对「肌肤之亲」的功效失去信心,而且非常怀疑心理学家们的「科学」研究。
同样地,竹君曾惋惜:中国孩子得到的肌肤之亲,远不及美国孩子,可是孩子却有需要。竹君还说:一个常得到「拥抱、抚摸的孩子,长大后比较:(1)能忍受压力;(2)能与陌生人相处;(3)学习能力较快。」[20]
根据这个理论,美国孩子的学业成积必然比较中国孩子优胜,是吗?如果学业成积不是最重要,我们也可以问:美国孩子是否比亚洲孩子心理健康?违法、药物滥用、酗酒、未婚怀孕、自杀的情形比较少?
爱不等于罗曼蒂克
相信「手拉手、眼望眼」甚至「肩靠肩」,有可能激发罗曼蒂克气氛。但是,爱是否等于罗曼蒂克?圣经虽然没有禁止罗曼蒂克,但圣经对爱,却有不同的定义:
圣经从不以爱为感觉,即使爱神也不是感觉:「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约十四21)
圣经吩咐信徒彼此相爱,但提醒我们:「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三18)
圣经辅导员亚当斯(Jay
Adams)说:「爱不是感觉。爱是为对方的好处著想。这是上帝的吩咐。当我们存一颗讨上帝喜悦的心,实践 的命令去爱别人,感觉就会随之而来。……爱是上帝的命令,如果是感觉,爱便成不了命令。……『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以弗所书五25)……感觉是自我中心的,爱是以对方为中心。听著∶『…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每一节有关耶稣基督爱的经文,都可以作为夫妻恩爱的表率。爱是给与,不是感觉。」[21]
甚至一位非基督徒婚姻辅导拉撒路(Arnold
Lazarus),也看见这一点,他表示:「那些预期在婚后仍然继续『拍拖热恋』的人们,将会面临极大的失望。」在每天婚姻生活的近距相处中,罗曼蒂克气氛会慢慢消退。「婚姻不是一个罗曼蒂克的短剧,它是一个实际的和严肃的关系。」我们并非反对罗曼蒂克,但人若能以夫妇间的爱代替罗曼蒂克,才能有成功的婚姻。夫妇间的爱包括:仁慈、体谅、适应对方的习惯、有一些共同活动、在重要议题和价值观上观点相同、互惠而非强迫、明显地尊敬对方。[22]
希望中国教会的婚姻辅导们早日能明白!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4-8)
结论
夫妇们「面对面、手拉手、眼望眼」或「手相握,肩靠肩」的本身,并非邪恶。但上边已经提出四个问题:(1)中国人的文化习俗未必能接纳;(2)显得不自然;(3)不见得有实际好处;(4)爱不等于罗曼蒂克。
若你不怕肉麻,或喜欢这样做,请便,没有问题;但若你觉得肉麻,请勇敢直言,不必强迫自己把它当作有趣。
不过,强迫信徒将肉麻当作有趣,无论是心理辅导、是教会牧长,却是另一回事。圣经说:「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可七7)
[1]邱清泰、余竹君,《你侬我侬:恩爱夫妇训练课程》(粤语录影带)(Santa
Clara, CA:家庭更新协会,1996),存款与提款;夫妻对话。[2]
黄维仁,《亲密之旅》(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页15。[3]
「浪漫中觅真爱,学习中品真情:2011夏季真爱夫妇营」,《真爱家庭杂志》,
第61期
,2011年10月,页22。[4]
Virginia Satir, Peoplemaking
(Pal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Inc,
1972), Chapter 4 “Communication: Talking and Listening.”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h8m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