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期望乌托邦的「正向心理学」

张逸萍

 

 

 

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果然正向,它给人的印象是——阳光、正气、积极、健康,至少从人本的层面去看它,的确如此。但是,从基督徒的角度看呢? 

这派心理学是继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之后出现的。时间不长,可算最新的心理学学派。代表人有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和米哈里.契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等等。此派系的使命就是用科学办法,研究怎样扩展人的力量和美德,以至达成「美好生活」。[1] 两位代表人给正向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一门科学,关于积极的主观经历,正向的个人品质,和能改善生命品质、预防因生命干燥无意义而产生病态。[2] 

 

三个研究范畴、三个工作目标 [3] 

所以,正向心理的研究范畴是: 

1)正面情绪——快感、自信、乐观、满足感、和平等等。

2)能力、长处及美德——这些能力和长处包括良好的人际、社交能力、创造力、希望、勇气、同情心、自制能力等等。

3)支持和发展人的能力及长处的各种支持系统或组织——家庭、学校、社会文化、言论环境等。  

顺理成章,他们的工作有三个目标: 

1)快活的人生——能够成功在生活中获得各样正面的情绪,包括快乐、自信、平静、满足等,便是快活的人生;透过实证研究各种正面情绪,发展有效达至及维持正面情绪的方法。

2)美好的人生——除了追求快活的人生外,在各种生活的重要环节上(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子女管教等),建立长处和美德,达至美好生活。

3)有意义的人生——在快活的人生和美好的人生之上,追寻有意义的人生;运用个人的长处和美德,达至比更大的目标,生活便更有意义。 

 

二十四种美德 

塞利格曼表示,靠走捷径而获得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反之,我们需要那些建基于个人的长处和美德的快乐,才是真实的快乐。[4]  

于是正向心理学家们列举了六种美德和有它们所带来的性格长处,共24种。他们并且表示,这些美德是夸文化的,世界各处的人都赞同。这就是:[5] 

1)智慧和知识——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认知能力,包括:创意、好奇心、胸怀宽大、喜爱学习、明察事理。

2)勇气——面对外在和内在困难时,包含意志的感情力量,以致成功,包括:真实、勇敢、持久、热情。

3)人道——涉及「照顾和善待他人」等人际关系,包括:仁慈、慈爱、社会智力。

4)正义——健康社区所建基的市民力量,包括:公平、领导能力、团队精神。

5)节制——防止自己太过份的能力,包括:饶恕、谦逊、谨慎、自我规律。

6)超越——能和更大的宇宙连接的力量,并且因此得到意义,包括:懂得欣赏美丽和卓越、感恩、希望、幽默、宗教性。 

上边所列举的美德和长处,大部分都是普通常理,合圣经的,但请注意,他的「宗教性」并非单指基督教,而是说:任何宗教信仰都会对人有好处。 

 

快乐方程式 

塞利格曼发现了一个快乐方程式:H = S + C + V [6] 

H」(enduring level of happiness,持久的快乐水平)——我们要寻找持久的快乐,不是从捷径而得的短暂快乐。 

S」(set range,设定范围)——是个人与生俱来的限度,主要是因遗传而得,即使有特别情况叫他特别快乐,或特别不快乐,迟早他也会恢复本来的快乐水平。无论是人的基因、激素、文化的影响,有人似乎生来比较乐观,另一些人则比较悲观。 

C」(circumstances,情况)——就是影响人快乐水平的事件或情况。在这方面,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些很值得参考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金钱和快乐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婚姻和快乐有极大的关系;快乐的人通常有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社交生活;不幸事情发生,不一定叫人不快乐;年纪可能影响情绪的强烈程度;健康是否能影响快乐,却多在于人的主观感受;教育、种族、性别,都对快乐无甚影响。最后,有一件事是基督徒所乐意知道的——宗教信仰能叫人更快乐,因为他们更有能力面对失意的事情。 

至于「V」(factors you can control,你能控制的因素)——作者把它分为过去、目前、将来三部分。 

 

过去和将来的快乐 

人怎么样能对自己的过去感到满意呢?首先,塞利格曼认为佛洛伊德派心理学叫人沉湎过去,故相信我们的童年经历对自己有决定性的影响,以至对过去的事情心存苦毒。[1] 但他相信,这是一般性的过高估计,而且近年的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也放弃这一套了。所以他提出应付的办法,就是感恩、原谅、忘记。[7] 你惊讶吗?这些岂不就是圣经教导? 

至于怎样对将来乐观呢?塞利格曼认为,当我们面对将来,我们需要信心、希望、乐观,才能有正向的情绪。但若当沮丧的思想来临,我们相信自己无力应付,结果就悲观。这时,我们必须为自己争论。塞利格曼提出一些办法,可以说服自己:首先,问自己,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悲观信念(例如你的成积,在全班中最差)?属实吗?然后细看其他可能性,或引起原因。即便你的信念属实,其含义是什么呢?(例如,你是否因此不能找到工作?)最后问自己,这情形能改变吗?怎样改变?[8] 合情合理! 

 

目前的快乐——心流 

当正向心理学家们讲到目前的快乐,突然风格转变了! 

当塞利格曼谈到目前的快乐时,他表示,目前的快乐除了是官感上的快乐之外,还有更高一层的快乐。于是他就提到「品味」(Savoring)和「正念」(Mindfulness)。品味的意思就是「意识到愉悦和故意注意愉悦的体验。」[9] 至于正念,也是一个教导人专注于目前的技术,本来自佛教,请见:「Mindfulness(正念)」的解释。最后,另一位正向心理学大师,契森米哈里,的「心流」(Flow)概念出场了。 

契森米哈里表示,世界上的大宗教和哲学家,都有他们控制意识的习惯。他们的办法似乎不用头脑,但终于释放人,让他和宇宙和谐。[10] 他解释说:我们需要一个清楚目标,任何任务都可以成为这目标,外科手术、写电脑程式都可以。有了目标,然后集中专注,就可产生心流经历。深度专注于目前,结果忧虑容易消失了。此外,在心流状态中的人表示失去自我意识,而且有超乎寻常的表现;也有说对时间的感觉扭歪了。[11]至于心流的后果,契森米哈里列举:创意、高峰经历、发展才能、增加生产率、提高自尊自信、减压等等。[12]  

换言之,心流和人本主义的高峰经历(Peak experience)无大分别,同是冥想状态下带来的、提升表现的神秘经历;和宇宙合一、时间感觉扭歪,也是任何冥想技术的副产品。请见「神秘经历的新名字:「高峰经历」和「心流经历/流畅经历」」、「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层次理论」、「冥想倒空头脑,先甜头、后祸害」。 

有人对我抱怨说:「不要把所有的专注都视为冥想」。诚然,集中专注不等于冥想,基督徒也愿意胸怀宽大;但是,心理学家们却看得清清楚楚。例如,有一位说:契森米哈里的心流就是「一个出神恍惚状态」(trancelike state);[13] 正念是常见的一种冥想形式。[14] 契森米哈里也表示:「瑜伽和心流极度相似。……我们可以视瑜伽为最早期和最有系统的心流经验。」此外,契森米认为禅宗冥想和东方武术也可达到同样目标。[15] 的确,心流等技术和冥想界线难分。 

本来正向的理论,终于有新纪元成分渗进来了。 

 

正向心理学的成积 

正向心理学家们怎样帮助人快乐呢?塞利格曼有一个相当代表性的练习——叫做「三个祝福」(Three Blessing)。他建议:每天晚上,写下三件进展顺利的事情,和为什么会顺利。据他表示,参加练习的学生们,给这练习的评语是「改变生命」。[16] 

他和同人又表示,正向心理学帮助人有正面的情绪,而非单针对抑郁的症状。他们曾在各种情况下测试他们所提供的办法的效力,例如在教室里和临床工作中,常有人报告说:「改变生命」。他们在网路上提供正向心理学的练习,可减轻抑郁症状六个月,相对于使用宽心药,则只有少于一个星期的效用。网上的练习,对严重抑郁的效用尤其显著。[17]

可惜《哈佛精神健康通讯》(Harvard Mental Health Letter)却有不同的评论:对正向心理学效用的评估,主要是——小的和短期的。所以,它可以辅助传统心理治疗,但不能替代它。大部分其他研究都是短期(有几个是6-10星期,一个是三天),而且都涉及没有被诊断为精神病患的人。所以,正向心理学的技术是否能帮助那些患抑郁症的和其他精神病的人,现在仍不清楚。……说到底,人若发现自己的强项,或把焦点放在生命的积极面,不可能有害。[18] 

 

圣经怎样讲 

有一本正向心理学课本在结束时问:「心理学上的乌托邦是有可能的吗?」作者表示若有足够数量的人参与这个理想,应该是可能的。[19] 历史上不断有人提出达成乌托邦的办法,可是我们看见乌托邦了吗?当然还没有!基督徒明白——人心必须先改变,罪性必须被对付。 

那么基督徒怎么评论正向心理学才对呢?

 

(一)立志为善与行善

上边提到的二十四个美德,如感恩、饶恕、正义、勇敢、仁慈等等,哪一个圣经没有?全部都有!任何对圣经有基本认识的人都可以知道。可是行善的力量何来? 

塞利格曼转述了一个饶恕的五步办法,叫做「REACH」。「R」(recall,回想)「E」(empathize,同理心)「A」(altruism,利他主义)「C」(commit to forgive publicly,承诺公开原谅)「H」(hold onto forgiveness,守住宽恕)。这个办法听来没错,但塞利格曼顺带地说:「虽然不是容易和快速」。[20]正是如此,悲叹「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七18)的,岂止保罗一个?

 

(二)行善力量来自神 

所以耶稣要来钉在十字架上,叫「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六6),而且「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 神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罗六22)。那些成圣的果子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五22-23)有了这些,24个美德都有了。 

结论是——正向心理学虽然有些正确的教导,但不能给人行善的力量,只有主耶稣的救恩才能改变人。那么,若要跟随正向心理学,为何不跟随耶稣,按照圣经吩咐,依赖圣灵力量?

 

(三)圣经没有冥想 

除了能给人行善力量之外,跟随耶稣还有一个好处——没有冥想、神秘经历等类的教导。圣经里没有高峰经历、正念、心流! 

正向心理学是另一个好例子,叫我们看见——心理学中好的地方圣经都有,而且更多,又能给人力量;心理学中不良的地方(例如新纪元或灵异事物的影响),圣经绝对没有。所以,选择圣经辅导绝对是「智慧的选择」!

 

(四)更重要的目标 

最后,我们不能忘记圣经还有更高的原则——人生最重要目标不在快乐!记得曾有一位牧师常说:「人生不在乎快乐,在乎品格。」如果你问一位神学家,他会告诉你:「人生的目的是荣耀神。」的确,「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 神。」(林前六20)故此,负面的经历不一定是坏事,圣经说:「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一一九71 

说到底,难道基督徒最关心的不应该是将来怎样交帐吗?神是否会称我们:「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太二十五21)?这不比今生的快乐更重要吗?这样看来,正向心理学叫基督徒在天路上分散注意力了。

 



[1] 但愿那些还在教会里大力教导原生家庭探讨,追究父母祖宗三代怎样伤害自己的人,好好悔改。这样的教导,不但不合圣经,通不过常理,而且新的心理学学派也放弃它。



[1] Barbara Engler,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6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3), p. 386-87. [2]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and Martin E.P. Seligman.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Jan. 2000). [3] 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初探」(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38859603-%E6%AD%A3%E5%90%91%E5%BF%83%EF%A7%A4%E5%AD%B8(Positive+Psychology)%E5%88%9D%E6%8E%A2 [4] Martin E. P. Seligman,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Y: Free Press, 2002), p. 125. [5] Martin E. P. Seligman and Tracy A. Steen, Nansook Park, Christopher Peterson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http://www.authentichappiness.sas.upenn.edu/images/apaarticle.pdf ). [6] Seligman, Authentic Happiness, chapter 4. [7] Ibid., chapter 5. [8] Ibid., chapter 6. [9] Ibid., p. 107. [10]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The Evolving Self: A Psychology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N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3), p. 169-70. [11] Ibid., p. 183-7. [12] Ibid., p. 192-97. [13] Elaine Fox, Rainy Brain, Sunny Brain: How to Retrain Your Brain to Overcome Pessimism and Achieve a More Positive Outlook (NY: Basic Books, 2012), p. 194-95. [14] Ibid., p. 181. [15]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90), p.103-06. [16] Martin E. P. Seligman,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NY: Free Press, 2011), p. 33-35. [17] Martin E. P. Seligman, Tayyab Rashid, and Acacia C. Parks, “Positive Psychotherapy” (http://www.ppc.sas.upenn.edu/positivepsychotherapyarticle.pdf, 2006 ). [18]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 Harvard Mental Health Letter, May 2008. (http://www.health.harvard.edu/newsweek/positive-psychology-in-practice.htm ) [19] Christopher Peterson,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311-12. [20] Seligman, Authentic Happiness, p. 79-81.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ivc2.html

 

sp;

 

 

 

 

回「心理学理论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