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遊戲治療﹕玩泥沙,祛除心理疾病
張逸萍
沙盤治療。照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andspiel2.jpg
沙盤?不就是小朋友“玩泥沙”的地方嗎?原來不止於此,因為“玩泥沙”還可以祛除心理困擾!
辦法
在一個心理治療員的房間裏,擺放著一個沙盤,有時有兩個,一個乾的,一個濕的。通常房間裏也有一個滿載各種小玩具塑像的架。接受治療的人可自行選取任何塑像,意隨擺放,建造一個場景。治療師只在旁觀察,而不加評論。沙盤遊戲結束後,治療師和當事人通常會討論觀察到的內容——選擇的玩具、它們的排列方式以及任何象徵或隱喻的含義。[1]
這就是所謂“沙盤治療”(Sand
Tray Therapy)或“沙遊治療”(Sand
Play Therapy)。
起源
沙盤治療原來大有來頭﹕首先是納瓦伙族印第安人(Navajo)的一個宗教儀式,他們的巫師在沙中模出各種樣圖象,為治療、占卜、驅魔之用。後來,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使用同樣技術接觸他11歲的自己。然後,兒童心理治療師Margaret
Lowenfeld發明類似的技術,稱之為“Word
Technique”。接著之後,Frau
Dora Kalff,根據容格的符號,發展她自己的沙盤技術。她很快發現,這個非語言的治療法,為當事人帶來叫人興奮的進步。[2]
能醫治什麼?
Kalff早在1929年開始把沙盤辦法應用在精神緊張和有困難的孩子身上。
[3] 如果遭受創傷、虐待和忽視,來訪者通常會失去談論事件的能力,而不會感到不知所措和再次受到創傷。[4]
所以沙盤能幫助他們表達自己。善哉!但是治療師們認為沙盤還帶來更多的好處。
例如“Healthline”網站表示﹕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是一種有效的技巧,因為孩子們有時很難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感受。它對於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也有效。“Healthline”繼續表示﹕沙盤療法的好處包括:減少焦慮和創傷性應激症狀、增加彈性、不需要言語就能表達感情的非結構技術、提高創造力、感官平靜的體驗、悲傷和失落的處理、增強低自尊感、情緒管理。作為獨立技術和補充治療技術,也可用於個人/團體或家庭治療。[5]
為什麼產生效用?
容格派心理分析師Weinrib表示﹕沙盤遊戲可以觸發醫治。[6]
這些立體的,看似真實的塑像,讓人內心仍未形成的影像出現,因為每個小小的塑像是基於一個容格的“原型”(archetype)。[7]
可以讓人裏面的無意識(unconscious)以實體形式出現。似乎這樣就引起內心動力的改變,有如無形物件被移動,心理的“堵塞”被鬆綁。[8]
如果使用門外漢的說話﹕沙盤治療法是表達性(非語言)干預,可以幫助個人連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並找到解決方案。[9]
多少和新紀元扯上關係
雖然沙盤的來源和異教儀式有關,又和靈異的心理學家容格有關,而且今天很多沙盤治療師都喜歡將自己的技術和理論和容格相提並論。但是,實際上似乎大部分沙盤的使用和新紀元邪術無關。可是,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和新紀元界線難分,所以很多技術最終會牽涉新紀元事物。下面是一些例子﹕
《維基百科》﹕沙遊治療除了一般晤談的言語治療,包含夢的分析之外。[10]
沙盤治療的一本代表著作《Image
of Self》﹕沙盤遊戲有冥想的作用,有如使用“曼陀羅”(mandala)。它幫助人進入一種鬆弛、全神貫注的狀態。這樣的專注激發“自覺/凝神/聚焦”(focusing)和“歸心”(centering),
以至幫助穿透心靈中的“超個人”(tranpersonal)層面。[11]
“Family
& Play Therapy Center”網站﹕基於“正念”(Mindfulness)的沙盤療法是一種身心方法,將沙盤理論與正念冥想原理相結合,培養對人一生經歷的自覺意識。……
它可以被描述為解夢(Dreamwork)和藝術治療的結合。
…… 沙盤工作可以與“自覺/凝神/聚焦”完美結合。[12]
註釋﹕
“容格”一位交鬼的名心理學家。[13]
“原型”乃容格理論中一個重要的觀念。首創的模型,代表同一類型的人物、物件或觀念。而容格的原型有「大媽媽」(Great
Mother)、「處女」(Maiden)、「孩子」(TheChild)、「搗蛋者」(Trickster)和「代罪羔羊」(Scapegoat)等等。[14]
“曼陀羅”﹕
它乃是印度教、佛教的一些很複雜的圖案,在當時代表著菩薩、諸佛、聖者的神聖領域。古時候在祭祀時會以沙子繪製壇城圖曼陀羅圖案。曼陀羅通常有一個中心點,從這個中心點向外以同心圓形式擴散出一系列符號和形狀。一般而言,同一個同心圓上的圖案是重複的,而相鄰同心圓上的圖案不相同,看似複雜但其實是有規律的圖形。它是練習正念和冥想的好幫手。[15]
“自覺/凝神/聚焦”和“歸心”都是冥想的別名。[16]
“正念”乃從佛教禪修發展而來的心理治療技術。[17]
“超個人”指超越個人在物質身體的意識之外的層面。
分析案例
既然涉及新紀元的應用乃少數,我們暫時不管。我們只想問兩個問題﹕(1)對所創建的場景的分析準確可靠嗎?(2)果真讓當事人找到解決方案?
讓我們看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一個妻子,她的丈夫不讓她進大學,因為需要她在家中,所以她感覺“被堵住”。治療員讓她以沙盤表達。她放置幾隻動物在柵欄後邊。治療員認為她想表達自己“被堵住”的感覺。[18]
1。分析可靠?
動物在柵欄後邊,可以代表受保護,或被約制(堵住)。可能事實上,丈夫的原意可能包含兩者,妻子有時也不能認辨事情到底是保護,還是約制,心裏也明白二者兼而有之。
2。解決方案呢?
解決辦法豈不也是需要使用常理,例如是不是因為孩子太幼小,或者其他原因,丈夫希望她在家中照顧?那麼,再過幾年再進大學如何?難道我們不需要考慮客觀事實,不必做明智的決定,光是在沙盤中擺弄擺弄幾隻玩具,答案就自然會來?
案例二﹕一個猶太裔男人,已婚並有孩子,但他實在是雙性的,所以他秘密地進行同性的性行為。漸漸地,他覺得自己的同性戀傾向越來越強,所以他應該“出櫃”,但是他恐怕他的異性戀朋友不能接納他,他感到很大的壓力。在沙盤治療中,他常把一個十字架放置於顯眼的地方。一個猶太人怎麼會喜歡十字架?叫人困惑。無論如何,他的僵局終於有了解決﹕當他的孩子們發現他的秘密,但保證無論他的選擇是什麼,他們仍然關心他、在乎他。但是他的妻子離開了他。於是他結論說,他下一個伴侶的性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的關係。[19]
1。分析可靠?
為什麼一個猶太人會選擇一個十字架?案例描述並沒有討論其意義,所以我們並不知道答案。但是,我們可以猜測,這十字架對一個在櫥櫃中做同性戀者的猶太人來說,它代表壓力和迫害;但也有可能,他曾經聽過耶穌為罪人釘十架的故事,也知道新舊約聖經都以同性戀為罪,所以他暗地裏希望罪得赦免。
2。解決方案呢?
沙盤有沒有幫助他找到困難的解答?從案例的描述,這太明顯了。他的同性戀行為被曝光之後,他的孩子們同情和接納他,但是妻子卻離開了。所以他說“下一個伴侶的性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孩子們的態度和妻子的反應,讓他最後領悟應該怎樣決定。沙盤不能領功!
結論
(1)使用沙盤或玩泥沙,不是壞事
如果精神緊張的孩子(或者成人),不知道怎樣用語言表達自己,所以使用沙盤讓他們表達,這是可以了解的,無可厚非。例如有自閉症網站表示,使用平板電腦能改善自閉症兒童與別人的溝通。[20]
這些都是有智慧的做法。
再者,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一項研究中指出,原來土壤中含有益菌「牝牛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vaccae),不但能夠緩解負面情緒,放鬆心情,還能夠變得更有活力、提高認知功能。所以育兒專家們現在建議多讓孩子們玩泥沙。[21]
(2)什麼都是治療!
除了沙盤遊戲治療,今天的心理治療中還有藝術治療,包括﹕繪畫治療、音樂治療、詩歌治療、遊戲治療、園藝治療、陶藝治療、舞蹈治療、戲劇治療、芳香治療。因為據說,「個人情感、問題、潛能與潛意識在治療關係中被發掘與體悟,進而得以在治療關係中加以解決與處理,幫助個案達致自我瞭解、調和情緒……促進自我轉變與成長、人格統整及潛能發展。」[22]
比較少聽見的是﹕運動在心理治療上也有效﹕「通過體育活動調節情緒,促進心理健康是近年國內外體育運動心理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有氧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振奮精神,而且能治療焦慮、沮喪等心理困擾。」[23]
有一次我和別人打趣說,大概打毛線也可以作為心理治療,原來並不是我的狂想,真有編織治療﹕「手工製作不僅可以使患焦慮、憂鬱或慢性疼痛的人得到幫助,還能緩解壓力、增加快樂的情緒。……調研證據顯示出手工藝術的多巴胺效果,在一項發表於《英國職業理療雜誌》的針對3500個打毛衣者的研究中,其中作出回應的81%的憂鬱症患者報告稱,在編織時感到開心,有超過50%稱“非常開心”。」[24]
還有「烹飪治療」﹕烹飪治療
Culinary Therapy(或 Cooking
Therapy),是透過烹調食物的過程,來梳整情緒及心理問題。所以,「烹飪做為心理治療」。雖然沒有洗碗治療,卻有說﹕「洗碗竟有助於減輕27%壓力!」。
任何健康的活動都是治療!!!
請見﹕「心理學的效用」和「再次審視心理治療有效的原因」。心理治療有效的原因,不外當事人決定要改變,願意改變,而且有旁人,例如治療師,關心和支持他。怪不得玩泥沙也能治療!
(3)應該接受沙盤治療嗎?
結論顯而易見。只要不涉及新紀元操作,沒有問題。尤其對那些難於表達自己的當事人,沙盤可以是一個好幫手。但是,請不要寄望它為你帶來解決方案。基督徒若要解決生活上的難題,還是回到聖經去,才是穩妥和有智慧的。
[1]
Amy Morin, "What is Sand Tray Therapy?"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sand-tray-therapy-4589493
).
[2]
Estelle L. Weinrib, Images of the
Self: Sandplay Therapy Process
(Cloverdale, CA: Temenos Press, 2004), chapter 2.
[3] Linda E.
Homeyer, “The History of Sand Therapy”
(https://worldsandtherapy.org/page/history
).
[4]
Michael Schlein, Sand Tray Therapy
(Michael Elliot, 2017), 4.
[5] “Sand Tray
Therapy: Evidence, Benefits, and More“,
Healthline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mental-health/sand-tray-therapy
).
[6]
Weinrib, Images of the Self:
Sandplay Therapy Process , 24.
[7]
Ibid., 30.
[8]
Ibid., 46-47.
[9]
Schlein, Sand Tray Therapy
, 3.
[10] “沙遊,”,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6%B2%99%E9%81%8A
)。[11]
Weinrib, Images of the Self:
Sandplay Therapy Process, 71.
[12] “
Mindfulness-Based Sandtray Therapy” (
https://www.fptcenter.com/postgraduate-training/83-postgraduate-training/82-mindfulness-based-sandtray-therapy
).
[13]
「交鬼的容格」(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sychologists/Jung_Carl.htm)。[14]
同上。[15]
「曼陀羅畫好療癒!一起來認識
Mandala Art ,讓正念、冥想變容易!」(https://helloyogis.com/magazine/2022/07/28/mandala/#%E4%BB%80%E9%BA%BC%E6%98%AF%E6%9B%BC%E9%99%80%E7%BE%85_Mandala_%EF%BC%9F
)。[16]
張逸萍,「自覺(Focusing)乃後現代式冥想」(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focusing.htm
)。[17]
張逸萍,「基督徒應知“Mindfulness/正念/靜觀”乃佛教禪修,危險」(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mindfulness.htm
)。 [18]
Schlein, Sand Tray Therap,
14-20.
[19]
Weinrib, Images of the Self:
Sandplay Therapy Process, 99-102.
[20]
「平板电脑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与人沟通」(http://www.99zbz.com/51400.html
)。[21]
育兒,“小朋友愛玩泥沙特別開心!英國研究:泥沙有益菌可緩解負面情緒,”Sunday
Kiss (https://www.sundaykiss.com/510422/?utm_campaign=Kiss_ContentCopy&utm_source=Web-inventory&utm_medium=Content-Copy_Kiss)。[22]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什麼是藝術治療」(https://www.arttherapy.org.tw/posts/tw/what_is_art_therapy/#:~:text=%E8%97%9D%E8%A1%93%E6%B2%BB%E7%99%82%E5%B7%A5%E4%BD%9C%E8%80%85%E6%8F%90%E4%BE%9B,%E9%A0%90%E9%98%B2%E3%80%81%E8%A8%BA%E6%96%B7%E5%92%8C%E6%B2%BB%E7%99%82%E5%8A%9F%E8%83%BD%E3%80%82
)。[23]
「游泳,可以有效地调节情绪!」(https://www.sohu.com/a/671578851_121124691#google_vignette
)。[24]
爱就编,“治愈系毛线编织
一个治愈心理障碍的生活快乐秘诀“,
编织人生,(http://m.bianzhirensheng.com/a/19525.html
)。
回「心理學理論」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