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萍
耶稣说:「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太七17-18)就是说,生命的基础,决定其表现。不但树木如此,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亦然。心理学家们的世界观(如上帝观、道德观、冥想观、性爱婚姻观)明确地会对他们的理论和他们所提供的治疗办法有影响,所以认识他们的世界观是相当重要的。心理学学说五花百门,而且互相矛盾冲突,难以尽列,现在只选取其中几个比较知名的学派和它们的代表人为例子,再加上两个流行心理学家,让读者们对心理学的根基有所了解:
学派 |
心理学家 |
心理学和性革命 | |||
心理分析 |
性爱婚姻观 | ||||
分析心理学 |
性爱婚姻观 | ||||
行为主义心理学 |
性爱婚姻观 |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性爱婚姻观 |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性爱婚姻观 | ||||
存在主义心理学 |
性爱婚姻观 | ||||
认知治疗 |
性爱婚姻观 | ||||
超心理学 |
性爱婚姻观 | ||||
流行心理学 |
性爱婚姻观 | ||||
流行心理学 |
性爱婚姻观 | ||||
|
心理治疗界的气候 | ||||
同性恋 |
在讨论他们的上帝观、道德观、冥想观、性爱婚姻观之前,让我先介绍他们的理论:
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的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佛洛伊德是现代心理学鼻祖,他的学派叫「心理分析」。他曾经提出潜意识(subconscious)、自我、本我、超我(id,
ego, superego)、「恋母杀父狂」(Oedipus
complex)等理论。随便找一本他的书,任何人都可以看见,他花很多编幅讨论:性欲(libido)、各阶段的性欲发展、婴儿性欲、性器官、阳具、阴道、手淫、性交、同性恋、阉割(castration)……
所以,
佛洛伊德的理论已经被今天人耻笑为「性爱狂」。他的重要著作有《精神分析论》(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等等。请见「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有更详细的解释。
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的容格(Carl
Jung)
现代心理学有两个鼻祖,一个是佛洛伊德,一个是容格。容格本是佛洛以德的学生,但他的路线转向灵异,只要稍读他的作品,人人都会同意。他的重要理论有「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原型(archetype)、共时性原理(synchronicity)等。他不但单讨论和解释灵异事情,而且,他交鬼之事,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他以「科学」名词解释灵异现象,所以容格的理论极受新纪元运动欢迎。他的重要著作有《心理类型学》(Psychological
types or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tion)
、《回忆、梦、反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等等。请见「容格(Carl
Jung) 」,有更详细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史金纳(B.
F. Skinner)
史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之一,他相信人可以发展一套行为科学,改善社会,达至人间天堂。他研究动物,如鸽子和老鼠,对刺激的反应。他的主要理论是刺激可以产生反应,反应又有其后果,于是强化或阻止某样行为。若应用在人的行为上,就是说,道德行为可以带来别人的称赞或善待,又是整体人类社会得以生存之道,于是这样的行为就被维持下来;相对的,不良行为就被防止了。他的重要著作有《行为主义心理学》(About
Behaviorism)《桃源二村》(Walden
Two)等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罗杰斯(Carl
Rogers)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非指导式心理治疗」(non-directive,又称为「当事人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影响深远。他的基本治疗态度是∶无条件的彻底接纳、真诚、同理地了解。他的名句是「无条件自我敬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self-regard),他推动「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观念和会心团体(encounter-group)。他的重要著作有《一种存在方式》(A
Way of Being)、《成为一个人》(On
Becoming a Person)等。请见「罗杰斯(Carl
Rogers)」,有更详细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马斯洛(Abraham
Maslow)
马斯洛是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山祖师,他最著名的理论是需求层次(Need-hierarchy
theory)。他说,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就是:1)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2)安全感、被爱和归属感;3)自尊/自信(Self-esteem);4)自我实现。其中以「颠峰经历」(peak
experience)理论最触目。一般人认为他的理论是今天新纪元运动中的人类潜能运动的先驱。重要写作有《关于人类的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等等。请见「马斯洛(Abraham
Maslow)」,有更详细的解释。请见「马斯洛(Abraham
Maslow)」,有更详细的解释。
存在主义心理学(Existential
psychology)的梅罗洛(Rollo
May)
对中国基督徒而言,「存在主义心理学」可能比较陌生。梅罗洛和他存在主义者一样,强调自由选择,人人生来有他自己的命定与天赋潜能,他应该努力发展,而不应受社会、权威、其他人的左右。又如其他存在主义者一样,他也常常谈论到焦虑,以此为人生一大议题。重要著作有《爱与意志》(Love
and Will)、《创造的勇气》(The
Courage to Create)等等。
认知治疗(Cognitive
Psychology)的埃利斯(Albert
Ellis)
埃利斯是现代「认知心理治疗」一主要人物。他的代表性理论为「论理情绪行为治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他认为,人若有错误不合理的思想,会导至痛苦的情绪,所以治疗员的责任就是要找出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但是,什么才是合理呢?举个例,他认为同性恋是合理的;上帝和宗教却是不合理的思想。因为他对婚姻和性爱的态度,他被称为现代性学专家。重要著作有《别跟情绪过不去》(Feeling
Better, Getting Better, Staying Better)、《性无罪》(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等等。请见「埃利斯(Albert
Ellis)」,有更详细的解释。
超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塔特(Charles
Tart)
「超心理学」是彻头彻尾新纪元的心理学学派,这一派不但研究、实验、解释冥想和灵异事物,而且此派心理学家们相信灵界的真实性。塔特是超心理学始创人之一,他致力于结合科学(心理学)和灵性事物(尤指东方宗教)。他主力研究意识(consciousness),尤其是变异意识状态(即冥想状态),他也研究心灵学(parapsychology)。重要著作有《变异意识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和《超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ies)等等。
流行心理学家布雷萧(John
Bradshaw)(精专于「家庭伤害」)
难得有一个中国基督徒,没有听过《家庭会伤人》(Bradshaw
On: The Family)一书,和其中的「内心幼童」(inner
child)、「不健全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等名词。这位流行心理学家,除了无数次的演讲和举办讲座,他也曾接受电视和电台访问数百次,他的书籍也屡登最畅销书榜。除了《家庭会伤人》之外,重要著作还有《走出成长的迷思》(Homecoming)等等。
流行心理学家布兰德(Nathaniel
Branden)(精专于「自尊自信」)
布兰德是今天另一位鼎鼎大名的流行心理学家,他的论点集中于自尊、自信。他主张人需要有高度自尊、自信,才能生活快乐和工作胜任、重要著作有《自尊心六支柱》(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自尊的心理学》(Psychology
of Self-Esteem)等等。
上帝观
佛洛伊德是一个头号无神论者。他多次表示,神是人所创造的。人在孩子时,软弱无助,有父亲保护他、照顾他。当他长大之后,虽然他的力量增加了,但是面对外面的世界,他仍然感到软弱无助,所以把自己记忆中的父亲形像提升为上帝。[1]
研究他的人说,他一向有计划要用心理分析来拆毁宗教。[2]
现代心理医生柏士葛(Scott
Peck)说,自从佛洛伊德以来,一般的心理医生都视宗教为精神病的原因,都努力反对宗教。[3]
容格的写作中常常提到上帝,所以很多基督徒以为他也是一个基督徒。可惜,当他讲论神,他并非指圣经中之神,也不是任何宗教的神。他说,「上帝是一个原型,我的意思是指,心灵中的一个『类型』,『类型』这字……来自『印痕』……这不是说上帝存在与否……」事实上,容格反对超自然事情,因为如果我们用灵异观点解释事情,我们就低估了人类心灵和无意识的力量。[4]
到底什么是原型?根据容格,它们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一些象征性图像、或者原始类型。我们可在各种宗教、神话、神仙故事在找到,也在梦境和异象中遇见它们。「我们无法完全解释原型……它是我们灵魂/心灵(psyche)的一个元素。」[5]
容格讲的原形,包括「大妈妈」(Great
Mother)、「捣蛋者」(Trickster)和「邪恶的杂交」(Evil
Orge)等。[6]
圣经中的上帝,是这些原型(小鬼)中的一个!
史金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相信科学万能。他说:宗教应许一个天堂,但没有人能领取这个奖赏。有几百万具尸首,在虔诚的生命了结之后,躺下、被骗、永不知道。但若宗教带来良好的今生,才是真正的利益。[7]
他表示:宗教的确有赏善罚恶的功用。[8]
但是,
「科学可以帮助宗教促进人类的善良。后来我指出一些科学应用,我想,无论有宗教与否,善良的人可以促进同样的好事。」[9]
事实上,他曾经表示:科学达成理想的机会更高。[10]总而言之,科学比上帝更有效。
罗杰斯
罗杰斯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但是他渐渐感到自己不能接受父母的信仰。后来,他决定入读于「当时最自由派的神学院——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在那里,他学到对旧观念提出疑问。[11]
虽然罗杰斯从没有正面为『神』一词下定义,但他晚期的思想可谓新纪元。他陈述自己的理想,说:将来人类流行冥想,认识自己内在的能量,大量的人都懂得进入变异意识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或作冥想状态);科学证实各种超自然现象,譬如心灵感应(telepathy)、超感视觉(clairvoyance)等等;我们也学会怎样利用无意识心灵医治疾病;凝神(focusing,冥想的另一个名字)帮助心理治疗;科学和东方宗教会合拼;我们对现实的观念会改变;我们更会反抗权威、要求更多的自由等等。[12]
当他的妻子去世之后,他曾经请灵媒为他召魂,所以他相信轮回。[13]
所以,我们不难相信,罗杰斯的上帝观也是新纪元的上帝观。
马斯洛说:「现在愈来愈多有领导地位的神学家,和有头脑的人,都不认为神是有位格的。反之,他们认为上帝是一种力量、一个原则、整个存在的形态、一个表达统一的整合力量,所以,神就是宇宙的意义、『空间的深度』等等。」另一方面,科学家们亦有类似的发现,二者的观念愈来愈接近。但是,人愿意怎样称呼这个『上帝』,还要视乎他的个人经历。[14]换言之,他所相信的上帝,是泛神,是典型新纪元人物心目中的神。
他在《Religiou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开始的时候说:宗教、神圣、上帝等词汇,都是在描写「某样主观经历,就是『非宗教』的『颠峰经历』和其启发。」[15]
事实上,他相信,所有宗教开始的时候,都是从神秘经历(颠峰经历)获得灵感。
[16]
表面上,梅罗洛似乎相信上帝存在,但他的上帝不是一个有位格的个体,他曾说:「视上帝为一个超乎其他个体之上的实体,住在没有人知道在哪的天堂里,是一个原始观念的残余。这观念充满矛盾,又容易反驳。」他同意新正统神学家田立克(Paul
Tillich)的话:「断言神存在,或否认之,都是无神论者。上帝不是一个存在物, 就是存在的本身。」[17]
梅罗洛表示:虽然说圣经中的创造复活等记载、魔鬼或永生等观念,都是神话,但神话不等于谬误,
[18]
因为他对神话的定义是「一个故事,让人为自己的生存找到意义。」[19]
这是标准存在主义者的哲学:凡事(包括上帝)不在乎真假,只在乎对自己有意义与否。
埃利斯认为我们无法得知上帝存在与否,而且,它大有可能并不存在。然而,他认为自己「比较像个无神论者,多于不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承认自己的无知,但他更进一步,虽然不能证实有神,也不能反证,但他愿意相信神并不存在。正如他不能证实有没有圣诞老人,但是他知道没有。假若真有上帝,要把他送到地狱去烤,那也没有办法。[20]
他在一本叫做《反对宗教》(The
Case Against Religion)的书中表示:那些有虔诚信仰的人,在凡事上,不能有自己的意见,都必须听从他的上帝的吩咐。所以,他反对那些虔诚的人。[21]
塔特是一个超心理学家,这是非常接近新纪元的一派心理学。典型的新纪元人物是相信泛神论(Pantheism)的,也就是说:万物是神。当塔特讨论自己的上帝观,他屡次引用神秘主义的
Sarmouni
弟兄会
[1]的一句话:「除了现实,没有上帝;从别处寻找 ,就是堕落的行动。」[22]他有一次亲自解释说:「上帝包括一切。」[23]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等于上帝。这是典型的泛神论。
塔特说,现代西方人受科学影响,所以认为所有上帝、神灵、先知等信念都是迷信和幻想,但他不同意。[24]
他说:「有一个更高的现实层面存在,你可以叫它做『更高自我』(higher
self)、灵性层面、或上帝……我们的努力和练习[冥想],让我们更能感受它,又更能使用从它而来的高度能量。」[25]
这又是典型新纪元思想。
布雷萧
布雷萧说:「当我使用『神』这个字,我是指著自己所了解的一个『更高能力』(higher
power)而言……犹太
/
基督教系统的上帝,只是上帝中的一个」,我们应该「敬爱和崇拜自己所选择的上帝。」[26]
又说:「我们和宇宙原为一……这个世界是一个系统,而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体。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宇宙。」这正是多世纪以来,很多伟大的灵性大师所教导的,「我们本为一,现代科学刚刚开始明白这个永恒智慧。」[27]
换言之,他所的上帝观是泛神,新纪元的上帝。
布兰德说:相信有神是「不合理的约束……是眼光浅窄。」[28]
布兰德对宗教(当然包括基督教)非常反感。他认「圣经领先,不仁慈。耶稣说:那些不相信 的人,将要接受永刑。」他又说,宗教带来战争、又反科学。叫他憎恨宗教的首要原因当然是:宗教损害人的自尊
/
自信,因为孩子们从小相信自己在神面前无价值、生下来就是一个罪人、不要有独立思考、不能有自己的判断,一味相信。[29]
可见,布兰德是一个标准无神论者。
从上边十个心理学家的上帝观,我们可以看,他们如果不是无神论者,就是多多少少受了新纪元运动影响,而采纳泛神观。或者,他们对上帝有奇怪的定义。无论如何,他们之中,没有一个相信圣经中的上帝。
那又有什么问题?曾经有很多人表示:心理学家虽然都是无神论者,甚至交鬼行邪术,但是他们的理论仍然应该接受。正如天文学家、电脑工程师、化学研究员中也有很多无神论者或新纪元人物,但是他们所发明的东西,仍然对基督徒有益。
首先,天文学、电脑工程等是中性的学问,不涉及道德价值观。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却刚刚相反,它告诉我们怎样思想、怎样行事做人,它涉及道德和价值范畴,所以理论发明人对上帝、对圣经的态度非常重要。
其次,心理学不是自然科学,是伪科学(请见「科学?真理?上帝启示?」)。当心理学家们做研究,他们观察的解释是根据他们的世界观、道德价值观。所以,无神论者和新纪元人物对人生观察的解释,和基督徒根据圣经的解释,定会截然不同。
请继续看这些心理学家们对道德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明白,心理学家们的上帝观影响他们的道德价值观,而心理辅导指导人的思想言行。基督徒怎么可以接受?
「不从恶人的计谋[英文
NKJV 圣经作
the counsel of the ungodly]……,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一1-2)
为什么人会有道德行为?佛洛伊德解释说,我们可以说,「在教育和文明环境的影响之下」,人的邪恶倾向慢慢被根除,代之以善良。他继续说:根据心理分析,人的行为源于自己最里面的基本天性,这些天性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并无好与坏之区分。但是,社会把某些行为分类为好的,因为它对团体有利益,否则被认为是坏的。[30]
他亦说,人的「自我」(ego)常常控制他的「以德」(id)的欲望
,免得有不道德表现,但自我的要求常常是太高的,以至产生精神病。同样地,心理学家们,为了治疗的需要,也常要反对一些「文化中的超我」(super-ego,在此,他指宗教信仰)的不合理要求,再者,宗教所应许的奖赏在来生,所以没有足够的罚恶赏善作用。[31]
又因为他的写作中谈及性爱之处甚多,所以很多人都同意,西方的性革命是因为受了佛洛伊德思想的影响而开始的。[32]
容格不太多讲到道德,这不是他的理论的重点。容格说:道德,就是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基础是非常主观的。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有某程度的自由,拒绝所谓良好的道德,而选择被应为是邪恶的事情。[33]也曾说:「道德不是西乃山上,某个自吹自擂的摩西所发明的错误观念。道德来自生命律……」性欲是完全顺从人性的基本律,「随著性欲的推动方向,为生命带来最佳效果。没有比这个更高的道德律。」但事实上,人不能完全为了满足自己,因人活在群体中,所以必须有某些限制。[34]
史金纳相信,我们可以发展一门行为科学。[35]
他
一向把人的行为比同动物训练,所以道德观亦然。他说:对别人好(道德行为),得到好的回应,所以这人就更愿意这样做;反之,人若错待别人(不道德行为),结果遭到处罚或恶待,他就不继续这样做。「于是人们慢慢知道有好和坏、对和错,然后强化或处罚这样的行为,又设立规章,使人遵守。」「人们……遵守道德、政府、宗教的模式,因为他们的行为被强化,所以如此做。其结果深远……这是为了整体的生存。」「我们以为人比动物优越,因为我们在进化过程中产生道德感……事实上,演化过程带来一种社会环境——结果约制了某些行动。」[36]
那么,他是否支持圣经中的道德观呢?不见得。举个例:他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都是大自然所产生的。[37]
罗杰斯
罗杰斯也相信,为了达成自己的潜能,和自我实现,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38]
是故,他支持「处境伦理」(situational
ethics):「处境伦理比绝对道德观更合理。」
[39] 有什么实际例子呢?
罗杰斯相信,因为今天的避孕法有效,所以夫妇双方应该自由地在婚姻范围外另觅性伴侣;同样原因,他也赞成婚前性行为。[40]
所以,他非常欣赏开放式婚姻(open
marriage),[41]
当他提到一个开放式婚姻的个案时,他表示:「好得难以置信。」[42]
他也认为色情文学无害。[43]
至于毒品,罗杰斯认为我们应该多加研究,为人提供更多的资料,让他们做个明智的选择。他说:「我愿意在这样的事情上,持开放态度。」[44]
他的书《Becoming
Partners: Marriage and its Alternatives》表达了他对非传统(甚至不合法的)婚姻观和其他类似的主张。他相信,旧思想中的「『同居』、『通奸』、『淫荡猥亵的行为』、『淫乱』、『吸毒』、甚至『卖毒卖淫』……都是在探索一个更好的伙伴关系。……任何伙伴关系,只要双方同意,又不损害任何人,如果法律许可这样的关系」,那么将会有更多诚实的人。[45]
无法无天!
马斯洛说,我们不应该接受旧道德观念,这旧观念是来自「相信、有信心」,我们需要一个「证实有效的、合用的人类价值观。」但是这个新观念仍未产生,所以,我们是在一个空档中,但他有信心,我们可以使用哲学和科学去寻找这个道德价值观。[46]
所以,他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道德价值观,只有一些方针:
因为需要层次是他的主要理论,他所讲的「价值」包括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但同时,也包括一部分的「道德」(似乎是传统观念中的)[2]
。但是无论如何,道德是因人而异,是这人内在固有的。他一再的说:心理分析或治疗,需要揭露人的内在、本能、本性。在当事人的核心里,有一些意愿、思慕、才能。「我不是说『应该』和『道德规则』,至少不是指旧定义的」,如果否认这些内在的人性,会带来心理毛病。[47]
所以,当一个人要决定他『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出他的想法。[48]
换言之,没有什么道德,你喜欢怎样做,就怎样做。
梅罗洛认为人的存在,不能削减为社会和道德规范的结果,人的存在应该是真实的(authentic
existence),绝对不是别人告诉我,我应该怎样做,我必须坚持去判断父母和其他权威的话,否则就会失去「自我存在感」(sense
of being)。死板的道德正是人缺乏「自我存在感」的结果。这并不是说,人不会受社会的影响。但是,人的自尊有赖于这个「自我存在感」,若你的自尊是建基于社会的认可,那么,你的自尊不过是遵守社会规则的一种形式。[49]
换言之,他认为道德、对错是自己决定的,没有任何外在权威或客观标准,否则不是真正的你。这是典型存在主义者的观念。
埃利斯的道德原则如下:「道德创造者,应该根据人的经验和他们怎样运作,去决定道德法规……我们有一些前设,例如,高兴满足是『好』的,痛苦是『坏』的。……我们大概不能有绝对正确的道德观……今天被视为『正确』的事情,明天可能被视为『错误』。」[50]
总而言之,这是一般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者的道德观,道德是人自己决定的,没有绝对道德。他又曾说:「道德:我们最好不要教条主义、死版」,不要墨守成规,以至影响我们的快乐和效力。[51]
他有一本书叫做《性无罪》,里面有好几章,有如下标题:「为婚前性行为护航」「通奸:正反两面」。这些名字不是用来吸引人的,因为它们非常诚实地描写书中内容。例如:当他列举婚前性行为的益处和坏处之后,他表示:「根据现有的证据,我们极难说,不可以[有婚前性行为]。」[52]
至于通奸,他说:「现代有知识之士,不再视通奸的本身为邪恶和罪恶,所以常常如此做,也不需要内疚和忧虑。」[53]
他总论说:「人应该努力于自己的性爱满足,但因为他是活在一个团体中……他需要避免过度地妨碍他人的生活。」[54]
「你的性爱道德观,最好是人本的,而不是根据一位据称是超自然上帝的性爱规则。」[55]
塔特表示:今天社会上的道德价值观,一般来自宗教,但是各种宗教奠基人都从变异意识状态(冥想状态)获得他们的灵感,包括价值观。可惜这些原本的灵性经历常为后人修改和冲淡。所以,我们有几条路可走:(1)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宗教灵性系统,跟随它,压制自己心中的怀疑,可惜,对那些有知识的人而言,这是行不通的;(2)我们可以拒绝这些宗教经历所带来的价值观,而从一个人本主义角度去寻找一套合理的价值观;(3)最后,我们可以继续使用科学办法去研究变异意识状态,让我们对它有综合性的真正的了解[包括从之得来的道德观]。虽然第三条路不容易做到,但他认为这是人类最需要的。[56]
换言之,什么是道德不重要,最重要是多多冥想。冥想之后,你认为什么是道德,那就是道德了。
布雷萧
布雷萧认为道德是好的,但传统的教导办法却甚有问题,因为这些教导办法是强制人,使人内疚和羞耻,结果带来反叛。他认为应该让孩子(或成年人)感受到道德价值,他就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然后诚实地照著它行事做人。不能盲目顺从他人所加诸的道德价值观。今天,因为科技进步,人与人的距离愈来愈接近,以至我们能眼界大开,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同的宗教道德系统。所以我们需要修改传统道德价值观。[57]
即是说:他主张道德价值观是因人、因时、因地域而异的,道德相对论也。
布兰德建议,「所有价值观都是主观的,道德完全视乎这人的观点,和他感觉到什么是道德。……我提出一个合理性、客观的道德观——一个合理、或作开明的,利己主义的道德观。一般人常为其他人的价值观点所震慑,以至牺牲自己需要、感觉、和自尊。」[58]
又说:道德不是为了讨好一个超自然者,也不是为了满足他人,道德是一个「实际的、自私的必需品。」我们虽然活在人群中,不等于我们不需要有自己的道德法规。[59]
布兰德对那些从宗教(尤其基督教)而来的道德观感到十分忿恨。举一个例,一位当事人提到自己有非常混杂的男女关系,至少有二十个性伙伴。当事人问布兰德:「你不谴责混杂的性行为吗?」布兰德回答说:当然不是好事,但这不是万恶不赦的,还有更坏的事情,譬如:以地狱恐吓一个五岁的女孩。[他是指著当事人的一件童年往事。]」[60]
无可质辩,上边的心理学家们的道德价值观和圣经大相敬庭。他们若非大力攻击圣经的道德观,则主张各人应该有自己的道德观,道德是相对的。若还需要有某程度的道德,唯一原因是因为这样可以叫人与人能和睦共处,维持社会上的秩序。
只要留意他们对性爱的态度,我们无法不同意心理学是推动性革命的最大力量。它亦是把同性恋推出壁橱的主要动力。今天美国开始有同性婚姻,基督徒应该重新估计心理学的影响。
你可能想,只要基督徒谨慎,不受心理学家的道德价值影响就无所谓了。可是,辅导是指导人的言行思想,辅导理论背后的道德观念,绝对影响辅导内容,也影响当事人。
基督徒怎么能接受这样的道德价值观?这样的思想只能对基督徒(或所有人)有害无益。基督徒是否因为在大学里读了这些人的上帝观、道德观,而比那些未受心理学思想洗礼的基督徒,更能帮助人、辅导人?
圣经说:「不站罪人的道路……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一1-2)
若我们再看看心理学家的冥想观,我们无法不说:心理学实在对基督徒有害无益。
佛洛伊德书中屡次提到催眠术和其各种用途,他也认为催眠术是不可思议的。催眠师吩咐被催眠者留意看他的眼晴,他对被催眠者发出一种神秘的力量,夺去被催眠者的意志。佛洛伊德说,还有其他催眠办法,例如「定晴看一件东西,或者聆听单调的声音」。他解释说,这些办法的作用是转移注意力,使人能精神集中。当催眠师告诉被催眠者留意看他的眼晴,他是使这人集中精神在他身上,不再留意所有其他事物,于是他感到催眠师术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人,向他投降。[61]
佛洛伊德最后放弃催眠术,改用「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62]
。
虽然当时欧洲未受东方冥想影响,也没有新纪元运动,但上边的语录,证明了催眠术和所有冥想技术完全一致,而且催眠术就是圣经所讲的「迷术」(申十八10-11)。请见本网站上其他有关文章。
容格的路线是非常灵异的,他研究、练习、推荐各种冥想技术。他曾表示,所有高层次的属灵操练,无论你叫它做冥想、沉思、瑜伽等等,都需要将自我松开、放开、弃绝。又说,很多属灵操练,或东方冥想都需要自觉地观想(visualize)一个视象。[63]
他曾经详细报导一个印度瑜伽冥想法:专心想像(观想)一个太阳,无论眼晴是闭著,还是张开,让这个内在影像固定;然后观想水、冰、琉璃、最后观想佛陀。他说:「我们不应该轻视这个印度教的主意和做法,或藐视它荒谬可笑。」然后,容格表示,有一些西方宗教传统和冥想很接近,但远不及瑜伽。[64]
此外,他也表示,催眠术是探索病人心灵的办法之一。[65]
他研究曼达喇(Mandala,或作:曼达拉,佛教和印度教用以帮助冥想的图案)[66]
、各派瑜伽、佛教、炼金术,从中找出它的象征符号,以明白人心灵中的秘密,构成他的理论。[67]
最严重的问题是:容格是一个交鬼的人。他曾形容自己的整个房子「充满了灵体」,甚至他的孩子们也经历到灵异事情,灵体对他大声喊叫。他说:「腓利门(Philemon[一个灵体])在我里面对我讲话,我感到不得不处理和表达把这些话。」于是《死人讲的七篇道》(Septem
Sermones)就以三个晚上的时间从他里面涌出来的。此事就是他「日后的无意识理论的前奏」。之后,他常听到死人的声音。[68]
如果这不是交鬼,他的理论不是鬼灵教导,是什么?
因为史金纳是一个典型的「科学万能」的信徒,所以,他对灵异事情抱怀疑,甚至藐视的态度。他曾说:「人若冥想,能获得什么?」然后他说:「我不太懂得这个技术,未能给于适合的分析……」[69]
他称冥想为「什么都不做。」[70]
虽然如此,在一本关于晚年心理健康的书籍中,他然建议老年人每天有按时的活动,其中包括冥想。[71]
他也相信,人在催眠下,能回想早年生命的细节。[72]
罗杰斯
罗杰斯不像今天的心理学家一样,大肆教导各种冥想技术,但是,他曾经承认自己有冥想经历。他说:「当我进入变异意识状态,
接触自己里面那个未知的我。那么,无论我做什么,都充满医治能力。……当我松弛,接近自己内面那个超越的核心,我会有奇怪的冲动……不是我的思想……再没有『我』和『你』,似是一个冥想经历,我感到自己是意识的中心,是宇宙意识的一部分。」[73]
他认为催眠术,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一样,都能「显露人的本来状况」;[74]
他相信冥想可以治病;他也相信灵异现象。[75]
马斯洛从不正面教导冥想、催眠术之类。但是,他所讲的四层基本需要中最高一层,也是最引起争论的一层,就是「自我实现」。什么是「自我实现」?他的第一个定义是:「不断地实现人的潜能和才干,以达成他的『使命』(或作呼召、命运、预定的终点、或天职)。」[76]
然后,他又为自我实现下第二个定义:「一下子或者突然的顷刻,人内在的所有力量被触发,这一刻是非常见效的、是强烈而愉快的……使人更具创意……超越自我……完全实现他的潜能。」[77]
由此可见,自我实现的人,就是那些能够完全发挥潜能的人,不是慢慢训练来的,而是突然触发的。马士卢称这样的经历为「颠峰经历」。[78]
马士卢对这个「颠峰经历」还有其他的描写:「是被动的,这样的『被动』有如东方哲学家、老子、道家所讲的…那不是自己所选择的意识…」[79]
,和「不是预期的自我发展(例如灵异能力),也不是日常的意识。」[80]
他在别的书中更坦白承认,「颠峰经历」和神秘经历,基本上是一样的。[81]
换言之,「颠峰经历」就是人利用灵异力量,获得能力、灵感、创意,使表现突然提升。怎样获得这些能力呢?答案:各种冥想技术。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念,后来发展为新纪元运动中的人类潜能运动。
冥想并不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重点,梅罗洛甚少提及它,但是,他仍有推崇的话。他说,冥想是集中精神于虚空、停止、无有,是从尘俗中被释放获得自由,所以冥想有治疗作用,因为它给人憧憬,把人带到一个多姿多彩的新世界,导至安稳平静。然后他又说,冥想有很多不同办法,但其中只有两点共同点:第一,停止所有活动;第二,进到更高的意识,在此,人能经历到与宇宙互相吸纳。[82]
当埃利斯讲到怎样抵挡酒瘾,除了传统办法之外,他建议几个更有效的办法,包括松驰技术和冥想:「如果你冥想,不断地重复一句咒语(mantra),『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或者使用其他冥想办法,你通常不会再被饮酒的思想纠缠。」[83]
他在《别跟情绪过不去》(Feeling
Better, Getting Better, Staying Better)书中表示「有各种冥想办法:有一些教你集中精神于你的思想,但不要对你的思想太认真;另一些教你集中精神于一个字,如『OM』或『和平』;也有叫你集中精神于自己的呼吸。」[84]
可见他使用很多松驰技术和冥想。但是,非常奇怪,在一次访问中,他表示,他本人从不冥想,他并且表示这是「他妈的浪费时间。」[85]
塔特是一个
超心理学家,所以冥想是他的精专,常常研究、讲论、推荐各种冥想技术,他最关心的是各层次冥想状态的特征。他有很多著作都和冥想或冥想状态有直接关系。例如:《States
of Consciousness》《Living
the Mindful Life》《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A Book of Readings》和《Mind
Science: Meditation Training for Practical people》。
他表示有几类的冥想办法。他所介绍的第一类冥想,也是最流行的一种,叫做「专注式冥想」(Concentrative
meditation):你可以集中精神于身外的一件实物,定晴注视著它,或者专心于自己呼吸,腹部一起一落。如有任何分心的事情,轻轻让自己不分散注意。这样可以减低其他外界事物的对冥想者的刺激,免除正常意识的活动,产生不寻常的现象。专注式冥想可以叫人的意识突然更清晰,扩展人对身内外的察觉,不再是日常意识那么限制,于是带来愉悦的感觉。[86]
布雷萧
在布雷萧的书《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中,他一再重申,人的问题都是毒性羞耻所致。所以,他为人提供医治的方法,就是:观想和引导冥想(guided
meditation)等等。[87]
在此书中,他也提出了几个冥想技术。例如,他详细教导人怎样和自己的内心幼童(inner
child)相遇:松驰、留意呼吸、想像自己返回往昔,遇见自己童年的『我』,许诺和他每天相遇,然后观想自己遇见『更高能力』,让它进入自己的内心,二者合一。[88]
在《家庭会伤人》书中,他说:「我们也透过各种冥想和心像来接触我们内心幼童。」[89]
他甚至出版了一张光碟,叫《Meditations
for Personal Growth》帮助人冥想用。[90]
可见,布雷萧教导、赞成、推动冥想。
冥想似乎不是他的主要教导,但他是赞成冥想的。他曾经说:冥想是一个大而有力的工具,可以释放阻塞的情绪。[91]
布兰德比较精专于催眠术。他表示:在催眠术下,「我们可以得到更多资料,是在正常状态中,所不能得到的。」[92]
根据他的一个个案,他为了更能明白当事人问题的症结,所以建议为他催眠,探索他的童年。于是他找到当事人很多童年的创伤,后来,他们决定为催眠过程录音。布兰德表示:「今天,我为几乎所有当事人这样录音。」[93]
意思就是说:他经常使用催眠术。
总而言之,上边十个心理学代表人,全部使用、推崇、允许冥想或催眠术。史金纳是唯一的一个轻视冥想的,但仍然有少许允许冥想的说话。马斯洛因为是新纪元运动前的人物,所以没有正面推动冥想,但是人人同意,他的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新纪元运动之一大推动力;他的自我实现之道就是冥想。埃利斯活在新纪元流行的今天,所以虽然私下表示自己不练习冥想,仍然大力推动冥想。罗杰斯、布雷萧、布兰德都使用冥想或催眠。塔特是冥想专家。至于容格,根本是一个交鬼的人!
坊间书店有两本书,一本叫《Psychology
for Dummies》[94]
,一本是《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Psychology》[95]
,名字非常有趣,表示这两本书是写给完全不懂心理学的门外汉,给他们一个最简单的介绍,所以它们的内容一定是最基本的资料。我发现两本书都谈到催眠术和冥想两个题目,都表示这些技术是引进变异意识状态的技术。基督徒若在大学修读心理学,能不多少学到冥想类的技术吗?他们的教授也有可能是冥想和催眠术专家。
冥想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如果还有基督徒在这方面有疑问,请参考:新纪元运动(二)次要信念、新纪元运动(三)各种技术、冥想、积极思想/观想、催眠术(圣经所称的迷术)
。各种冥想技术都有可能导至变异意识状态,在其下,除了身体和精神的危险,人的思想有可能受到邪灵的影响,而且冥想是古今中外交鬼之道,所以基督徒应该远避。
但也许有人问,只要我不使用任何冥想技术,这些心理学家们自己喜欢冥想,与我有啥关系?
大有关系!原来灵媒们和心理学家们都同意,一个人在冥想状态之下,可以收到「灵感、启示」。例如,灵媒罗曼(Sanaya
Roman),认为通灵是得到知识和智慧之途,这些知识和智慧,是不可能藉著其他方法得到的。[96]
倪英绨(Tony
Neate)是一位英国灵异人士,他说,我们可以藉著通灵,得到创意。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更高自我」(意即人能接触灵界的地方),一旦头脑静止,人就会感到特别的意识临到,这个时候,创意便开始。[97]
心理学家戴尔(Wayne
Dyer)说,变异意识状态可以带来创意。作为一个作者,他有时灵感枯竭,那么,他就去冥想,之后,他就可以挥笔疾书,「而根本不知道灵感何来。」[98]
超心理学家陆荣(Arnold
Ludwig)说,变异意识状态通常是获得知识、灵感、经历之途,其中有一些是人在正常意识中所不可能获得的。[99]
换言之,冥想者的心理学理论,大有可能来自邪灵。容格早已承认,他的无意识理论来自鬼灵。其他心理学家虽然没有作如此承认,但难保当他们构成理论的时候,不受邪灵的影响。难怪拙作《邪魔登讲台》的研究指出,邪灵藉著新纪元通灵人士(交鬼者)所发表的教导,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学中找到,过半数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学中找到。
弟兄姐妹们,你愿意接受邪灵的教导吗?若不愿意,请你对心理学理论存警惕之心。事实上,最聪明的是放弃心理学,改用圣经为人生的指导。
有很多基督徒,尤其是基督徒心理学家曾抱怨说:的确,从前的心理学家中有很多无神论者,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有很多心理学家是基督徒。
可是,这些基督徒心理学家们不过把世俗心理学理论带到教会来。他们若不把心理学全盘搬来,就是在某程度上受影响。
1。上帝观——很多心理学家都接受泛神论。虽然圣经不能容纳这样的观点,但是,在教会中大力推「内在医治」的桑得福(John
Sanford)说:「谁是上帝?没有人知道。 就是存在、生命、『一切所有』的基础。」[100]
这是非常接近泛神论的思想。又例如,容格说上帝是原型中的一个。米尔(Paul
Meier)等基督徒心理学家也说:「虽然基督徒相信一个超越的上帝。这个圣经神学观点,还是有可能和容格的原型相谋合。」[101]
这样的错误上帝观,不是拜心理学所赐?
2。道德观——我必须指出一点,基督徒心理学家的道德观,尤其是性爱婚姻方面,的确是比世俗心理学家高超很多。可是,基督徒心理学家中,有人支持同性恋。《心理学和基督教期刊》(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有一篇文章解释说,性倾向不能算是品行,同性恋和异性恋,都可能是正当或不正当的。[102]
名基督徒心理学家柯联思(Gary
Collins)报导,基督徒心理学家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一致。有些捧著圣经去谴责;另一些则推理,解释为什么它不能算为罪。[103]
难道这不是世俗心理学对教会的不良影响?
3。冥想观——至于冥想的各种方式,在教会圈子中绝不罕见。美国教会有基督徒催眠治疗师,甚至「全美基督徒催眠师协会」(National
Society of Christian
Hypnotherapists)。[104]
中国教会的叶万寿先生,就是基督徒催眠师的好例子。此外,在基督徒辅导中亦充斥著各种冥想变化方式。它们有各种名字,例如积极思想、引导影像、心像、松驰等等,变化方式之多,必须另文详述。
最后,请让我累赘,拙作《邪魔登讲台》的研究指出,邪灵藉著新纪元通灵人士(交鬼者)所发表的教导,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学中找到,过半数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学中找到。可见,基督徒心理学家们绝对是受到世俗心理学的不良影响,而且把它们带来教会。结果今天的教会讲台一面教导圣经、一面教导邪灵的启示。
除了认真回归圣经,以圣经为信仰和生活的唯一准则,此外,再无他路可行了。愿华人基督徒悬崖勒马。
[1]
这是一个中亚细亚洲的神秘宗教。
[2] 他说,那些自我实现者的「Being-value」(简称 B-value),包括:真理、良善、美丽、完整(统一)、超越二分性(接纳)和协力(化敌为友)、有活力、有独特性、完善、必然如此(无需改变)、完全、正义、秩序、简朴(诚实纯净)、丰富、容易(不需努力)、爱嬉戏、自足(自主、自治)。(Abraham H.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3rd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4), App G.)
[1]例Sigmund Freud, trans. by W. J. H. Sprott,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33), p. 222.-23;Sigmund Freud, trans. by James Strachey, Totem and Taboo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50), p. 146-50.等。[2] Peter Gay, Freud: A Life for Our Time (New York: Norton, 1988), p. 525,530-31,526. [3] Scott Peck, The Road Less Traveled (New York, NY: A Touchstone Book, 1978), p. 207. [4] Violet Staub de Laszlo, ed., The Basic Writings of C. G. Jung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59), p. 443-44; Jolande Jacobi, The Psychology of C. G. Ju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146-47. [5] C. G. Jung, trans. by R. F. G. Hull,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4-5, 160. [6] 鲍谨博士夫妇合著,陈张逸萍译《心理学不合圣经》(Towaco, NJ:生命出版社,2003),页132。[7] Robert Epstein, eds., Notebooks, B. F. Skinne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80), p. 152. [8] B. F. Skinner, A Matter of Consequence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3), p. 61. [9] Ibid., p. 246. [10] Ibid., p. 391. [11] Howard Kirschenbaum & Valerie Land Henderson, eds., The Carl Rogers Reader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9), p. 9-10 . [12] Carl Rogers,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0), p. 343-47. [13] Ibid., p. 88, 90-92. [14] Abraham H.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3rd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4), p. 55-56. [15] Ibid., p. 5. [16] Ibid., p. 19-20. [17] Rollo May,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53), p. 210. [18] Rollo May, The Cry for Myth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1). [19] Ibid., p. 15. [20] Albert Ellis,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It Works for Me – It Can Work for You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2004), p. 114-15. [21] Albert Ellis, The Case Against Religion: A Psychotherapist’s View and The Case Against Religiosity (Austin, TX: American Atheist Press), back cover. [22] Charles Tart, Waking Up: Overcoming the Obstacles to Human Potential (Boston: Shambhala, 1986), p. 21,207,293. [23] “Science and Spiritual Tradion with Charles Tart, Ph.D.” (http://www.intuition.org/txt/tart2.htm) July 2008. [24] Charles T. Tart, Living the Mindful Life (Boston & London: Shambhala, 1994), p. 16-18. [25] Ibid., p. 131. [26] John Bradshaw, Bradshaw On: The Family: A New Way of Creating Self-Esteem, rev. ed., (Deerfield Beach, FL: 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 1996), p. 273-74. [27] Ibid., p. 251-52. [28] Nathaniel Branden, The Art of Living Consciousl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7), p. 185-86. [29] Nathaniel Branden, 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 (New York: Bantam, 1994), p. 294-97. [30] Sigmund Freud, trans by Joan Riviere, Collected Papers, Vol. 4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59), p. 295-96. [31] Sigmund Freud, James Strachey e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5), p. 150-52. [32]例Dave Breese, Seven Men Who Rule the World from the Grave (Moody Press), p. 141-43. [33] C. G. Jung,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3), p. 329-30. [34] C. G. Jung, trans. by H. G. Baynes, rev. by R. F. C. Hull, Psychological Typ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212-13. [35] Skinner, A Matter of Consequences, p. 223. [36] B. F. Skinner, About Behavior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4), p. 210-16; Skinner, A Matter of Consequences, p. 121. [37] Epstein, Notebooks, B. F. Skinner, p. 331. [38] Richard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E.P. Dutton & Co., Inc., 1975), p. lxxiv. [39] Ibid., p. 102. [40] Carl Rogers, 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77), p. 43. [41] Ibid., chapter 10. [42] Ibid., p. 205, 224. [43] Evans, Carl Rogers, p. 105-06. [44] Ibid., p. 106-07. [45] Carl R. Rogers, Becoming Partners: Marriage and its Alternatives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72), p. 213-214. [46]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p. 82-83. [47] Abraham 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9), p. 193-94. [48] Abraham H. Maslow,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Penguin Compass, 1993), p. 106-07. [49] Rollo May, The Discovery of Being: Writings in Existential Psycholog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3), p. 102. [50] Albert Ellis, 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 (Fort Lee, NJ: Barricade, 2003), p. 148. [51] Ellis,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chapter 118. [52] Ellis, 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 p. 31. [53] Ibid., p. 33. [54] Ibid., p. 152. [55] Ibid., p. 154. [56] Charles T. Tart, “Science and the Sources of Values,” ( Charles Tart Home Page online articles, http://www.paradigm-sys.com/ctt_articles2.cfm?id=63) (July 08). [57] Bradshaw, Bradshaw On: The Family, Epilogue: Revising Traditional Values. [58] Nathaniel Branden, How To Raise Your Self-Esteem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8), p. 73. [59] Nathaniel Branden, Honoring the Self: Personal Integrity and the Heroic Potentials of Human Nature (Los Angeles; Jeremy P. Tarcher, Inc., 1983), p. 213. [60] Nathaniel Branden, Breaking Free (Los Angeles: Nash Publishing, 1970), p. 92-93. [61] Sigmund Frued, trans by James Strachey, 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59), p. 57-59. [62] Frank J. Sulloway, Freud, Biologist of the Mind: Beyond the Psychoanalytic Legend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79), p. 74. [63] Jung,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p. 63, 318. [64] C.G. Jung, trans. by R. F. C. Hull,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West and Ea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chapter on “The Psychology of Eastern Meditation.” [65] Jacobi, The Psychology of C. G. Jung, p. 69. [66] Ibid., p. 136. [67] Ibid., p. 141-46. [68] C. G. Jung, trans. by Richard and Clara Winston, ed. by Aniela Jaffe,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63), p. 190-192. [69] Epstein, Notebooks, B. F. Skinner, p. 349. [70] Ibid., p. 44. [71] B. F. Skinner & M.E. Vaughan, Enjoy Old Ag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3), p. 98. [72] Ibid., p. 50. [73] Rogers, A Way of Being, p. 129-30. [74] Kirschenbaum & Henderson, The Carl Rogers Readers, p. 233-34. [75] Ibid., p. 46. [76] 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p. 31. [77] Ibid., p. 106-07. [78] Ibid., p. 84-85. [79] Ibid., p.97. [80] Ibid., p. 218. [81]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p. 19-21. [82] Rollo May, Freedom and Desti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1), p. 181. [83] Albert Elllis and Emmett Velten, When AA Doesn’t work for You: Rational Steps to Quitting Alcohol (Fort Lee, NJ: Barricade Books Inc., 1992), p. 136. [84] “A Review of Albert Ellis's Feeling Better, Getting Better, Staying Better”(http://www.soc.hawaii.edu/LEONJ/459f2002/goff/bookreview.htm) [85] Psychotherapy Net, Myrtle Heery: “An interview with Albert Ellis, Ph. D.” (http://www.psychotherapy.net/interview/Albert_Ellis) [86] Charles T. Tart,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E. P. Dutton & Co., Inc., 1975), p. 82-87. [87] John Bradshaw, 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 (Deerfield Beach, FL: 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 1988), back cover. [88] Ibid., p. 140-42. [89]约翰.布雷萧著,郑玉英、赵家玉译,《家庭会伤人》(台北:张老师,民82),页287. 90] John Bradshaw, Steven Halpern, Medit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 (CD, 1997). [91] Branden, Honoring the Self, p. 150. [92] Ibid., p. 166. [93] Nathaniel Branden, Taking Responsibility: Self-Reliance and the Accountable Lif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p. 127-28. [94] Adam Cash, Psychology for Dummies (New York: Hungry Minds, 2002). [95] Joni E. Johnston,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Alpha, 2003). [96] Sanaya Roman and Duane Packer, Opening to Channel: How to Connect With You Guide (Tiburon, CA: H. J. Kramer, 1987), p. 13-14. [97] Tony Neate, Channeling for Everyone (Freedom CA: The Crossing Press, 1998), 96. [98] Wayne Dyer, Manifest Your Destiny: The Nine Spiritual Principles for Getting Everything You Want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7), p. 34. [99] Arnold Ludwig,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n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ed. Charles Tar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9), p. 20. [100] John Sanford, Dreams: God’s Forgotten Language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mpany, 1968), p. 200. [101] Paul Meier, Frank Minirth, Frank Wichern and Donald Ratcliff,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Christian: Christian Perspectives and Application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82), p. 246. [102] Rudy Serra, “The Continuing Struggle for Civil Rights in the Gay Community,” i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20, no. 2, (2001): p. 168-175. [103] Gary Collins, Christian Counseling (Dallas: Word Publishing, 1988), p. 281-82. [104]见:http://www.forministry.com/USNVNONDECOL1/OurStaff.d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