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心理学家的上帝观、道德观、冥想观、性爱婚姻观

张逸萍

 

耶稣说:「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太七17-18)就是说,生命的基础,决定其表现。不但树木如此,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亦然。心理学家们的世界观(如上帝观、道德观、冥想观、性爱婚姻观)明确地会对他们的理论和他们所提供的治疗办法有影响,所以认识他们的世界观是相当重要的。心理学学说五花百门,而且互相矛盾冲突,难以尽列,现在只选取其中几个比较知名的学派和它们的代表人为例子,再加上两个流行心理学家,让读者们对心理学的根基有所了解:

学派

心理学家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心理学和性革命

心理分析

佛洛伊德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分析心理学

容格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行为主义心理学

史金纳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存在主义心理学

梅罗洛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认知治疗

埃利斯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超心理学

塔特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流行心理学

布雷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流行心理学

布兰德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爱婚姻观

 

有什么不妥?

有什么不妥?

有什么不妥?

理治疗界的气候

基督徒心理学家是否不一样?

同性恋

在讨论他们的上帝观、道德观、冥想观、性爱婚姻观之前,让我先介绍他们的理论:

 

各家理论

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的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佛洛伊德是现代心理学鼻祖,他的学派叫「心理分析」。他曾经提出潜意识(subconscious)、自我、本我、超我(id, ego,  superego)、「恋母杀父狂」(Oedipus complex)等理论。随便找一本他的书,任何人都可以看见,他花很多编幅讨论:性欲(libido)、各阶段的性欲发展、婴儿性欲、性器官、阳具、阴道、手淫、性交、同性恋、阉割(castration)……  所以,  佛洛伊德的理论已经被今天人耻笑为「性爱狂」。他的重要著作有《精神分析论》(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等等。请见「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有更详细的解释。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的容格(Carl Jung

现代心理学有两个鼻祖,一个是佛洛伊德,一个是容格。容格本是佛洛以德的学生,但他的路线转向灵异,只要稍读他的作品,人人都会同意。他的重要理论有「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原型(archetype)、共时性原理(synchronicity)等。他不但单讨论和解释灵异事情,而且,他交鬼之事,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他以「科学」名词解释灵异现象,所以容格的理论极受新纪元运动欢迎。他的重要著作有《心理类型学》(Psychological types or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tion) 、《回忆、梦、反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等等。请见「容格(Carl Jung) 」,有更详细的解释。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史金纳(B. F. Skinner

史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之一,他相信人可以发展一套行为科学,改善社会,达至人间天堂。他研究动物,如鸽子和老鼠,对刺激的反应。他的主要理论是刺激可以产生反应,反应又有其后果,于是强化或阻止某样行为。若应用在人的行为上,就是说,道德行为可以带来别人的称赞或善待,又是整体人类社会得以生存之道,于是这样的行为就被维持下来;相对的,不良行为就被防止了。他的重要著作有《行为主义心理学》(About Behaviorism)《桃源二村》(Walden Two)等等。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罗杰斯(Carl Rogers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非指导式心理治疗」(non-directive,又称为「当事人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影响深远。他的基本治疗态度是无条件的彻底接纳、真诚、同理地了解。他的名句是「无条件自我敬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self-regard),他推动「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观念和会心团体(encounter-group)。他的重要著作有《一种存在方式》(A Way of Being)、《成为一个人》(On Becoming a Person)等。请见「罗杰斯(Carl Rogers)」,有更详细的解释。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马斯洛(Abraham Maslow

马斯洛是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山祖师,他最著名的理论是需求层次(Need-hierarchy theory)。他说,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就是:1)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2)安全感、被爱和归属感;3)自尊/自信(Self-esteem);4)自我实现。其中以「颠峰经历」(peak experience)理论最触目。一般人认为他的理论是今天新纪元运动中的人类潜能运动的先驱。重要写作有《关于人类的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等等。请见「马斯洛(Abraham Maslow)」,有更详细的解释。请见「马斯洛(Abraham Maslow)」,有更详细的解释。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存在主义心理学(Existential psychology)的梅罗洛(Rollo May

对中国基督徒而言,「存在主义心理学」可能比较陌生。梅罗洛和他存在主义者一样,强调自由选择,人人生来有他自己的命定与天赋潜能,他应该努力发展,而不应受社会、权威、其他人的左右。又如其他存在主义者一样,他也常常谈论到焦虑,以此为人生一大议题。重要著作有《爱与意志》(Love and Will)、《创造的勇气》(The Courage to Create)等等。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认知治疗(Cognitive Psychology)的埃利斯(Albert Ellis

埃利斯是现代「认知心理治疗」一主要人物。他的代表性理论为「论理情绪行为治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他认为,人若有错误不合理的思想,会导至痛苦的情绪,所以治疗员的责任就是要找出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但是,什么才是合理呢?举个例,他认为同性恋是合理的;上帝和宗教却是不合理的思想。因为他对婚姻和性爱的态度,他被称为现代性学专家。重要著作有《别跟情绪过不去》(Feeling Better, Getting Better, Staying Better)、《性无罪》(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等等。请见「埃利斯(Albert Ellis)」,有更详细的解释。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塔特(Charles Tart

「超心理学」是彻头彻尾新纪元的心理学学派,这一派不但研究、实验、解释冥想和灵异事物,而且此派心理学家们相信灵界的真实性。塔特是超心理学始创人之一,他致力于结合科学(心理学)和灵性事物(尤指东方宗教)。他主力研究意识(consciousness),尤其是变异意识状态(即冥想状态),他也研究心灵学(parapsychology)。重要著作有《变异意识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和《超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ies)等等。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流行心理学家布雷萧(John Bradshaw)(精专于「家庭伤害」)

难得有一个中国基督徒,没有听过《家庭会伤人》(Bradshaw On: The Family)一书,和其中的「内心幼童」(inner child)、「不健全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等名词。这位流行心理学家,除了无数次的演讲和举办讲座,他也曾接受电视和电台访问数百次,他的书籍也屡登最畅销书榜。除了《家庭会伤人》之外,重要著作还有《走出成长的迷思》(Homecoming)等等。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回页首  /  回「各家理论」段首

流行心理学家布兰德(Nathaniel Branden)(精专于「自尊自信」)

布兰德是今天另一位鼎鼎大名的流行心理学家,他的论点集中于自尊、自信。他主张人需要有高度自尊、自信,才能生活快乐和工作胜任、重要著作有《自尊心六支柱》(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自尊的心理学》(Psychology of Self-Esteem)等等。

上帝观

道德观

冥想观

 

帝观

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是一个头号无神论者。他多次表示,神是人所创造的。人在孩子时,软弱无助,有父亲保护他、照顾他。当他长大之后,虽然他的力量增加了,但是面对外面的世界,他仍然感到软弱无助,所以把自己记忆中的父亲形像提升为上帝。[1]

研究他的人说,他一向有计划要用心理分析来拆毁宗教。[2] 现代心理医生柏士葛(Scott Peck)说,自从佛洛伊德以来,一般的心理医生都视宗教为精神病的原因,都努力反对宗教。[3]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容格

容格的写作中常常提到上帝,所以很多基督徒以为他也是一个基督徒。可惜,当他讲论神,他并非指圣经中之神,也不是任何宗教的神。他说,「上帝是一个原型,我的意思是指,心灵中的一个『类型』,『类型』这字……来自『印痕』……这不是说上帝存在与否……」事实上,容格反对超自然事情,因为如果我们用灵异观点解释事情,我们就低估了人类心灵和无意识的力量。[4]

到底什么是原型?根据容格,它们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一些象征性图像、或者原始类型。我们可在各种宗教、神话、神仙故事在找到,也在梦境和异象中遇见它们。「我们无法完全解释原型……它是我们灵魂/心灵(psyche)的一个元素。」[5] 容格讲的原形,包括「大妈妈」(Great Mother)、「捣蛋者」(Trickster)和「邪恶的杂交」(Evil Orge)等。[6]  圣经中的上帝,是这些原型(小鬼)中的一个!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史金纳

史金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相信科学万能。他说:宗教应许一个天堂,但没有人能领取这个奖赏。有几百万具尸首,在虔诚的生命了结之后,躺下、被骗、永不知道。但若宗教带来良好的今生,才是真正的利益。[7]

他表示:宗教的确有赏善罚恶的功用。[8]  但是, 「科学可以帮助宗教促进人类的善良。后来我指出一些科学应用,我想,无论有宗教与否,善良的人可以促进同样的好事。」[9]  事实上,他曾经表示:科学达成理想的机会更高。[10]总而言之,科学比上帝更有效。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杰斯

罗杰斯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但是他渐渐感到自己不能接受父母的信仰。后来,他决定入读于「当时最自由派的神学院——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在那里,他学到对旧观念提出疑问。[11]

虽然罗杰斯从没有正面为『神』一词下定义,但他晚期的思想可谓新纪元。他陈述自己的理想,说:将来人类流行冥想,认识自己内在的能量,大量的人都懂得进入变异意识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或作冥想状态);科学证实各种超自然现象,譬如心灵感应telepathy)、超感视觉(clairvoyance)等等;我们也学会怎样利用无意识心灵医治疾病;凝神(focusing,冥想的另一个名字)帮助心理治疗;科学和东方宗教会合拼;我们对现实的观念会改变;我们更会反抗权威、要求更多的自由等等。[12] 当他的妻子去世之后,他曾经请灵媒为他召魂,所以他相信轮回。[13]  所以,我们不难相信,罗杰斯的上帝观也是新纪元的上帝观。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马斯洛

马斯洛说:「现在愈来愈多有领导地位的神学家,和有头脑的人,都不认为神是有位格的。反之,他们认为上帝是一种力量、一个原则、整个存在的形态、一个表达统一的整合力量,所以,神就是宇宙的意义、『空间的深度』等等。」另一方面,科学家们亦有类似的发现,二者的观念愈来愈接近。但是,人愿意怎样称呼这个『上帝』,还要视乎他的个人经历。[14]换言之,他所相信的上帝,是泛神,是典型新纪元人物心目中的神。

他在《Religiou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开始的时候说:宗教、神圣、上帝等词汇,都是在描写「某样主观经,就是『非宗教』的『颠峰经』和其启发。[15] 事实上,他相信,所有宗教开始的时候,都是从神秘经历(颠峰经历)获得灵感。 [16]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梅罗洛

表面上,梅罗洛似乎相信上帝存在,但他的上帝不是一个有位格的个体,他曾说:「视上帝为一个超乎其他个体之上的实体,住在没有人知道在哪的天堂里,是一个原始观念的残余。这观念充满矛盾,又容易反驳。」他同意新正统神学家田立克(Paul Tillich)的话:「断言神存在,或否认之,都是无神论者。上帝不是一个存在物, 就是存在的本身。」[17]

梅罗洛表示:虽然说圣经中的创造复活等记载、魔鬼或永生等观念,都是神话,但神话不等于谬误, [18] 因为他对神话的定义是「一个故事,让人为自己的生存找到意义。」[19] 这是标准存在主义者的哲学:凡事(包括上帝)不在乎真假,只在乎对自己有意义与否。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埃利斯

埃利斯认为我们无法得知上帝存在与否,而且,它大有可能并不存在。然而,他认为自己「比较像个无神论者,多于不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承认自己的无知,但他更进一步,虽然不能证实有神,也不能反证,但他愿意相信神并不存在。正如他不能证实有没有圣诞老人,但是他知道没有。假若真有上帝,要把他送到地狱去烤,那也没有办法。[20]

他在一本叫做《反对宗教》(The Case Against Religion)的书中表示:那些有虔诚信仰的人,在凡事上,不能有自己的意见,都必须听从他的上帝的吩咐。所以,他反对那些虔诚的人。[21]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塔特

塔特是一个超心理学家,这是非常接近新纪元的一派心理学。典型的新纪元人物是相信泛神论(Pantheism)的,也就是说:万物是神。当塔特讨论自己的上帝观,他屡次引用神秘主义的 Sarmouni 弟兄会 [1]的一句话:「除了现实,没有上帝;从别处寻找 ,就是堕落的行动。」[22]他有一次亲自解释说:「上帝包括一切。」[23]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等于上帝。这是典型的泛神论。

塔特说,现代西方人受科学影响,所以认为所有上帝、神灵、先知等信念都是迷信和幻想,但他不同意。[24] 他说:「有一个更高的现实层面存在,你可以叫它做『更高自我』(higher self)、灵性层面、或上帝……我们的努力和练习[冥想],让我们更能感受它,又更能使用从它而来的高度能量。」[25] 这又是典型新纪元思想。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布雷

布雷萧说:「当我使用『神』这个字,我是指著自己所了解的一个『更高能力』(higher power)而言……犹太 / 基督教系统的上帝,只是上帝中的一个」,我们应该「敬爱和崇拜自己所选择的上帝。[26]

又说:「我们和宇宙原为一……这个世界是一个系统,而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体。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宇宙。」这正是多世纪以来,很多伟大的灵性大师所教导的,「我们本为一,现代科学刚刚开始明白这个永恒智慧。」[27]  换言之,他所的上帝观是泛神,新纪元的上帝。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布兰德

布兰德说:相信有神是「不合理的约束……是眼光浅窄。」[28] 布兰德对宗教(当然包括基督教)非常反感。他认「圣经领先,不仁慈。耶稣说:那些不相信 的人,将要接受永刑。」他又说,宗教带来战争、又反科学。叫他憎恨宗教的首要原因当然是:宗教损害人的自尊 / 自信,因为孩子们从小相信自己在神面前无价值、生下来就是一个罪人、不要有独立思考、不能有自己的判断,一味相信。[29]  可见,布兰德是一个标准无神论者。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有什么不妥?

从上边十个心理学家的上帝观,我们可以看,他们如果不是无神论者,就是多多少少受了新纪元运动影响,而采纳泛神观。或者,他们对上帝有奇怪的定义。无论如何,他们之中,没有一个相信圣经中的上帝。

那又有什么问题?曾经有很多人表示:心理学家虽然都是无神论者,甚至交鬼行邪术,但是他们的理论仍然应该接受。正如天文学家、电脑工程师、化学研究员中也有很多无神论者或新纪元人物,但是他们所发明的东西,仍然对基督徒有益。

首先,天文学、电脑工程等是中性的学问,不涉及道德价值观。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却刚刚相反,它告诉我们怎样思想、怎样行事做人,它涉及道德和价值范畴,所以理论发明人对上帝、对圣经的态度非常重要。

其次,心理学不是自然科学,是伪科学(请见「科学?真理?上帝启示?」)。当心理学家们做研究,他们观察的解释是根据他们的世界观、道德价值观。所以,无神论者和新纪元人物对人生观察的解释,和基督徒根据圣经的解释,定会截然不同。

 

请继续看这些心理学家们对道德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明白,心理学家们的上帝观影响他们的道德价值观,而心理辅导指导人的思想言行。基督徒怎么可以接受?

 

「不从恶人的计谋[英文 NKJV 圣经作 the counsel of the ungodly]……,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一1-2

回页首  /  回「上帝观」段首

 

道德观

佛洛伊德

为什么人会有道德行为?佛洛伊德解释说,我们可以说,「在教育和文明环境的影响之下」,人的邪恶倾向慢慢被根除,代之以善良。他继续说:根据心理分析,人的行为源于自己最里面的基本天性,这些天性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并无好与坏之区分。但是,社会把某些行为分类为好的,因为它对团体有利益,否则被认为是坏的。[30]

他亦说,人的「自我」(ego)常常控制他的「以德」(id)的欲望 ,免得有不道德表现,但自我的要求常常是太高的,以至产生精神病。同样地,心理学家们,为了治疗的需要,也常要反对一些「文化中的超我」(super-ego,在此,他指宗教信仰)的不合理要求,再者,宗教所应许的奖赏在来生,所以没有足够的罚恶赏善作用。[31]

又因为他的写作中谈及性爱之处甚多,所以很多人都同意,西方的性革命是因为受了佛洛伊德思想的影响而开始的。[32]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容格

容格不太多讲到道德,这不是他的理论的重点。容格说:道德,就是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基础是非常主观的。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有某程度的自由,拒绝所谓良好的道德,而选择被应为是邪恶的事情。[33]也曾说:「道德不是西乃山上,某个自吹自擂的摩西所发明的错误观念。道德来自生命律……」性欲是完全顺从人性的基本律,「随著性欲的推动方向,为生命带来最佳效果。没有比这个更高的道德律。」但事实上,人不能完全为了满足自己,因人活在群体中,所以必须有某些限制。[34]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史金纳

史金纳相信,我们可以发展一门行为科学。[35]  他 一向把人的行为比同动物训练,所以道德观亦然。他说:对别人好(道德行为),得到好的回应,所以这人就更愿意这样做;反之,人若错待别人(不道德行为),结果遭到处罚或恶待,他就不继续这样做。「于是人们慢慢知道有好和坏、对和错,然后强化或处罚这样的行为,又设立规章,使人遵守。」「人们……遵守道德、政府、宗教的模式,因为他们的行为被强化,所以如此做。其结果深远……这是为了整体的生存。」「我们以为人比动物优越,因为我们在进化过程中产生道德感……事实上,演化过程带来一种社会环境——结果约制了某些行动[36]  

那么,他是否支持圣经中的道德观呢?不见得。举个例:他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都是大自然所产生的。[37]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杰斯

罗杰斯也相信,为了达成自己的潜能,和自我实现,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38]  是故,他支持「处境伦理」(situational ethics):「处境伦理比绝对道德观更合理。」 [39]  有什么实际例子呢?

罗杰斯相信,因为今天的避孕法有效,所以夫妇双方应该自由地在婚姻范围外另觅性伴侣;同样原因,他也赞成婚前性行为。[40] 所以,他非常欣赏开放式婚姻(open marriage),[41]  当他提到一个开放式婚姻的个案时,他表示:「好得难以置信。」[42] 他也认为色情文学无害。[43] 至于毒品,罗杰斯认为我们应该多加研究,为人提供更多的资料,让他们做个明智的选择。他说:「我愿意在这样的事情上,持开放态度。[44]  

他的书《Becoming Partners: Marriage and its Alternatives》表达了他对非传统(甚至不合法的)婚姻观和其他类似的主张。他相信,旧思想中的「『同居』、『通奸』、『淫荡猥亵的行为』、『淫乱』、『吸毒』、甚至『卖毒卖淫』……都是在探索一个更好的伙伴关系。……任何伙伴关系,只要双方同意,又不损害任何人,如果法律许可这样的关系」,那么将会有更多诚实的人。[45]  

无法无天!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马斯洛

马斯洛说,我们不应该接受旧道德观念,这旧观念是来自「相信、有信心」,我们需要一个「证实有效的、合用的人类价值观。」但是这个新观念仍未产生,所以,我们是在一个空档中,但他有信心,我们可以使用哲学和科学去寻找这个道德价值观。[46] 所以,他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道德价值观,只有一些方针:

因为需要层次是他的主要理论,他所讲的「价值」包括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但同时,也包括一部分的「道德」(似乎是传统观念中的)[2]  。但是无论如何,道德是因人而异,是这人内在固有的。他一再的说:心理分析或治疗,需要揭露人的内在、本能、本性。在当事人的核心里,有一些意愿、思慕、才能。「我不是说『应该』和『道德规则』,至少不是指旧定义的」,如果否认这些内在的人性,会带来心理毛病。[47]  所以,当一个人要决定他『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出他的想法。[48]    换言之,没有什么道德,你喜欢怎样做,就怎样做。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梅罗洛

梅罗洛认为人的存在,不能削减为社会和道德规范的结果,人的存在应该是真实的(authentic existence),绝对不是别人告诉我,我应该怎样做,我必须坚持去判断父母和其他权威的话,否则就会失去「自我存在感」(sense of being)。死板的道德正是人缺乏「自我存在感」的结果。这并不是说,人不会受社会的影响。但是,人的自尊有赖于这个「自我存在感」,若你的自尊是建基于社会的认可,那么,你的自尊不过是遵守社会规则的一种形式。[49]  换言之,他认为道德、对错是自己决定的,没有任何外在权威或客观标准,否则不是真正的你。这是典型存在主义者的观念。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埃利斯

埃利斯的道德原则如下:「道德创造者,应该根据人的经验和他们怎样运作,去决定道德法规……我们有一些前设,例如,高兴满足是『好』的,痛苦是『坏』的。……我们大概不能有绝对正确的道德观……今天被视为『正确』的事情,明天可能被视为『错误』。」[50]  总而言之,这是一般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者的道德观,道德是人自己决定的,没有绝对道德。他又曾说:「道德:我们最好不要教条主义、死版」,不要墨守成规,以至影响我们的快乐和效力。[51]  

他有一本书叫做《性无罪》,里面有好几章,有如下标题:「为婚前性行为护航」「通奸:正反两面」。这些名字不是用来吸引人的,因为它们非常诚实地描写书中内容。例如:当他列举婚前性行为的益处和坏处之后,他表示:「根据现有的证据,我们极难说,不可以[有婚前性行为]。」[52]  至于通奸,他说:「现代有知识之士,不再视通奸的本身为邪恶和罪恶,所以常常如此做,也不需要内疚和忧虑。」[53]  他总论说:「人应该努力于自己的性爱满足,但因为他是活在一个团体中……他需要避免过度地妨碍他人的生活。」[54]  「你的性爱道德观,最好是人本的,而不是根据一位据称是超自然上帝的性爱规则。[55]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塔特

塔特表示:今天社会上的道德价值观,一般来自宗教,但是各种宗教奠基人都从变异意识状态(冥想状态)获得他们的灵感,包括价值观。可惜这些原本的灵性经历常为后人修改和冲淡。所以,我们有几条路可走:(1)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宗教灵性系统,跟随它,压制自己心中的怀疑,可惜,对那些有知识的人而言,这是行不通的;(2)我们可以拒绝这些宗教经历所带来的价值观,而从一个人本主义角度去寻找一套合理的价值观;(3)最后,我们可以继续使用科学办法去研究变异意识状态,让我们对它有综合性的真正的了解[包括从之得来的道德观]。虽然第三条路不容易做到,但他认为这是人类最需要的。[56]  换言之,什么是道德不重要,最重要是多多冥想。冥想之后,你认为什么是道德,那就是道德了。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布雷

布雷萧认为道德是好的,但传统的教导办法却甚有问题,因为这些教导办法是强制人,使人内疚和羞耻,结果带来反叛。他认为应该让孩子(或成年人)感受到道德价值,他就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然后诚实地照著它行事做人。不能盲目顺从他人所加诸的道德价值观。今天,因为科技进步,人与人的距离愈来愈接近,以至我们能眼界大开,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同的宗教道德系统。所以我们需要修改传统道德价值观。[57]  即是说:他主张道德价值观是因人、因时、因地域而异的,道德相对论也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布兰德

布兰德建议,「所有价值观都是主观的,道德完全视乎这人的观点,和他感觉到什么是道德。……我提出一个合理性、客观的道德观——一个合理、或作开明的,利己主义的道德观。一般人常为其他人的价值观点所震慑,以至牺牲自己需要、感觉、和自尊。」[58]  又说:道德不是为了讨好一个超自然者,也不是为了满足他人,道德是一个「实际的、自私的必需品。」我们虽然活在人群中,不等于我们不需要有自己的道德法规。[59]  

布兰德对那些从宗教(尤其基督教)而来的道德观感到十分忿恨。举一个例,一位当事人提到自己有非常混杂的男女关系,至少有二十个性伙伴。当事人问布兰德:「你不谴责混杂的性行为吗?」布兰德回答说:当然不是好事,但这不是万恶不赦的,还有更坏的事情,譬如:以地狱恐吓一个五岁的女孩。[他是指著当事人的一件童年往事。]」[60]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有什么不妥?

无可质辩,上边的心理学家们的道德价值观和圣经大相敬庭。他们若非大力攻击圣经的道德观,则主张各人应该有自己的道德观,道德是相对的。若还需要有某程度的道德,唯一原因是因为这样可以叫人与人能和睦共处,维持社会上的秩序。

只要留意他们对性爱的态度,我们无法不同意心理学是推动性革命的最大力量。它亦是把同性恋推出壁橱的主要动力。今天美国开始有同性婚姻,基督徒应该重新估计心理学的影响。 

你可能想,只要基督徒谨慎,不受心理学家的道德价值影响就无所谓了。可是,辅导是指导人的言行思想,辅导理论背后的道德观念,绝对影响辅导内容,也影响当事人。 

基督徒怎么能接受这样的道德价值观?这样的思想只能对基督徒(或所有人)有害无益。基督徒是否因为在大学里读了这些人的上帝观、道德观,而比那些未受心理学思想洗礼的基督徒,更能帮助人、辅导人? 

圣经说:「不站罪人的道路……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一1-2 

若我们再看看心理学家的冥想观,我们无法不说:心理学实在对基督徒有害无益。 

回页首  /  回「道德观」段首

 

冥想观

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书中屡次提到催眠术和其各种用途,他也认为催眠术是不可思议的。催眠师吩咐被催眠者留意看他的眼晴,他对被催眠者发出一种神秘的力量,夺去被催眠者的意志。佛洛伊德说,还有其他催眠办法,例如「定晴看一件东西,或者聆听单调的声音」。他解释说,这些办法的作用是转移注意力,使人能精神集中。当催眠师告诉被催眠者留意看他的眼晴,他是使这人集中精神在他身上,不再留意所有其他事物,于是他感到催眠师术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人,向他投降。[61]  佛洛伊德最后放弃催眠术,改用「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62]  

虽然当时欧洲未受东方冥想影响,也没有新纪元运动,但上边的语录,证明了催眠术和所有冥想技术完全一致,而且催眠术就是圣经所讲的「迷术」(申十八10-11)。请见本网站上其他有关文章。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容格

容格的路线是非常灵异的,他研究、练习、推荐各种冥想技术。他曾表示,所有高层次的属灵操练,无论你叫它做冥想、沉思、瑜伽等等,都需要将自我松开、放开、弃绝。又说,很多属灵操练,或东方冥想都需要自觉地观想(visualize)一个视象。[63]  他曾经详细报导一个印度瑜伽冥想法:专心想像(观想)一个太阳,无论眼晴是闭著,还是张开,让这个内在影像固定;然后观想水、冰、琉璃、最后观想佛陀。他说:「我们不应该轻视这个印度教的主意和做法,或藐视它荒谬可笑。」然后,容格表示,有一些西方宗教传统和冥想很接近,但远不及瑜伽。[64]  

此外,他也表示,催眠术是探索病人心灵的办法之一。[65]  他研究曼达喇(Mandala,或作:曼达拉,佛教和印度教用以帮助冥想的图案)[66]   、各派瑜伽、佛教、炼金术,从中找出它的象征符号,以明白人心灵中的秘密,构成他的理论。[67]  

最严重的问题是:容格是一个交鬼的人。他曾形容自己的整个房子「充满了灵体」,甚至他的孩子们也经历到灵异事情,灵体对他大声喊叫。他说:「腓利门(Philemon[一个灵体])在我里面对我讲话,我感到不得不处理和表达把这些话。」于是《死人讲的七篇道》(Septem Sermones)就以三个晚上的时间从他里面涌出来的。此事就是他「日后的无意识理论的前奏」。之后,他常听到死人的声音。[68]   如果这不是交鬼,他的理论不是鬼灵教导,是什么?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史金纳

因为史金纳是一个典型的「科学万能」的信徒,所以,他对灵异事情抱怀疑,甚至藐视的态度。他曾说:「人若冥想,能获得什么?」然后他说:「我不太懂得这个技术,未能给于适合的分析……」[69]  他称冥想为「什么都不做。」[70]  

虽然如此,在一本关于晚年心理健康的书籍中,他然建议老年人每天有按时的活动,其中包括冥想。[71]  他也相信,人在催眠下,能回想早年生命的细节。[72]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杰斯

罗杰斯不像今天的心理学家一样,大肆教导各种冥想技术,但是,他曾经承认自己有冥想经历。他说:「当我进入变异意识状态, 接触自己里面那个未知的我。那么,无论我做什么,都充满医治能力。……当我松弛,接近自己内面那个超越的核心,我会有奇怪的冲动……不是我的思想……再没有『我』和『你』,似是一个冥想经历,我感到自己是意识的中心,是宇宙意识的一部分。[73]  

他认为催眠术,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一样,都能「显露人的本来状况」;[74]  他相信冥想可以治病;他也相信灵异现象。[75]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马斯洛

马斯洛从不正面教导冥想、催眠术之类。但是,他所讲的四层基本需要中最高一层,也是最引起争论的一层,就是「自我实现」。什么是「自我实现」?他的第一个定义是:「不断地实现人的潜能和才干,以达成他的『使命』(或作呼召、命运、预定的终点、或天职)。」[76]  然后,他又为自我实现下第二个定义:「一下子或者突然的顷刻,人内在的所有力量被触发,这一刻是非常见效的、是强烈而愉快的……使人更具创意……超越自我……完全实现他的潜能。」[77]  由此可见,自我实现的人,就是那些能够完全发挥潜能的人,不是慢慢训练来的,而是突然触发的。马士卢称这样的经历为「颠峰经历」。[78]  

马士卢对这个「颠峰经历」还有其他的描写:「是被动的,这样的『被动』有如东方哲学家、老子、道家所讲的…那不是自己所选择的意识…」[79]  ,和「不是预期的自我发展(例如灵异能力),也不是日常的意识。」[80]  他在别的书中更坦白承认,「颠峰经历」和神秘经历,基本上是一样的。[81]  

换言之,「颠峰经历」就是人利用灵异力量,获得能力、灵感、创意,使表现突然提升。怎样获得这些能力呢?答案:各种冥想技术。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念,后来发展为新纪元运动中的人类潜能运动。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梅罗洛

冥想并不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重点,梅罗洛甚少提及它,但是,他仍有推崇的话。他说,冥想是集中精神于虚空、停止、无有,是从尘俗中被释放获得自由,所以冥想有治疗作用,因为它给人憧憬,把人带到一个多姿多彩的新世界,导至安稳平静。然后他又说,冥想有很多不同办法,但其中只有两点共同点:第一,停止所有活动;第二,进到更高的意识,在此,人能经历到与宇宙互相吸纳。[82]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埃利斯

当埃利斯讲到怎样抵挡酒瘾,除了传统办法之外,他建议几个更有效的办法,包括松驰技术和冥想:「如果你冥想,不断地重复一句咒语(mantra),『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或者使用其他冥想办法,你通常不会再被饮酒的思想纠缠。[83]  

他在《别跟情绪过不去》(Feeling Better, Getting Better, Staying Better)书中表示「有各种冥想办法:有一些教你集中精神于你的思想,但不要对你的思想太认真;另一些教你集中精神于一个字,如『OM』或『和平』;也有叫你集中精神于自己的呼吸。」[84]   

可见他使用很多松驰技术和冥想。但是,非常奇怪,在一次访问中,他表示,他本人从不冥想,他并且表示这是「他妈的浪费时间。[85]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塔特

塔特是一个  超心理学家,所以冥想是他的精专,常常研究、讲论、推荐各种冥想技术,他最关心的是各层次冥想状态的特征。他有很多著作都和冥想或冥想状态有直接关系。例如:《States of Consciousness》《Living the Mindful Life》《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A Book of Readings》和《Mind Science: Meditation Training for Practical people》。

他表示有几类的冥想办法。他所介绍的第一类冥想,也是最流行的一种,叫做「专注式冥想」Concentrative meditation):你可以集中精神于身外的一件实物,定晴注视著它,或者专心于自己呼吸,腹部一起一落。如有任何分心的事情,轻轻让自己不分散注意。这样可以减低其他外界事物的对冥想者的刺激,免除正常意识的活动,产生不寻常的现象。专注式冥想可以叫人的意识突然更清晰,扩展人对身内外的察觉,不再是日常意识那么限制,于是带来愉悦的感觉。[86]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布雷

在布雷萧的书《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中,他一再重申,人的问题都是毒性羞耻所致。所以,他为人提供医治的方法,就是:观想和引导冥想(guided meditation)等等。[87]  在此书中,他也提出了几个冥想技术。例如,他详细教导人怎样和自己的内心幼童(inner child)相遇:松驰、留意呼吸、想像自己返回往昔,遇见自己童年的『我』,许诺和他每天相遇,然后观想自己遇见『更高能力』,让它进入自己的内心,二者合一。[88]  

在《家庭会伤人》书中,他说:「我们也透过各种冥想和心像来接触我们内心幼童。」[89]  他甚至出版了一张光碟,叫《Meditations for Personal Growth》帮助人冥想用。[90]  可见,布雷萧教导、赞成、推动冥想。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布兰德

冥想似乎不是他的主要教导,但他是赞成冥想的。他曾经说:冥想是一个大而有力的工具,可以释放阻塞的情绪。[91]  

布兰德比较精专于催眠术。他表示:在催眠术下,「我们可以得到更多资料,是在正常状态中,所不能得到的。」[92]   根据他的一个个案,他为了更能明白当事人问题的症结,所以建议为他催眠,探索他的童年。于是他找到当事人很多童年的创伤,后来,他们决定为催眠过程录音。布兰德表示:「今天,我为几乎所有当事人这样录音。」[93]  意思就是说:他经常使用催眠术。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有什么不妥?

总而言之,上边十个心理学代表人,全部使用、推崇、允许冥想或催眠术。史金纳是唯一的一个轻视冥想的,但仍然有少许允许冥想的说话。马斯洛因为是新纪元运动前的人物,所以没有正面推动冥想,但是人人同意,他的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新纪元运动之一大推动力;他的自我实现之道就是冥想。埃利斯活在新纪元流行的今天,所以虽然私下表示自己不练习冥想,仍然大力推动冥想。罗杰斯、布雷萧、布兰德都使用冥想或催眠。塔特是冥想专家。至于容格,根本是一个交鬼的人!

坊间书店有两本书,一本叫《Psychology for Dummies[94]  ,一本是《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Psychology[95]  ,名字非常有趣,表示这两本书是写给完全不懂心理学的门外汉,给他们一个最简单的介绍,所以它们的内容一定是最基本的资料。我发现两本书都谈到催眠术和冥想两个题目,都表示这些技术是引进变异意识状态的技术。基督徒若在大学修读心理学,能不多少学到冥想类的技术吗?他们的教授也有可能是冥想和催眠术专家。

冥想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如果还有基督徒在这方面有疑问,请参考:新纪元运动(二)次要信念新纪元运动(三)各种技术冥想积极思想/观想催眠术(圣经所称的迷术) 。各种冥想技术都有可能导至变异意识状态,在其下,除了身体和精神的危险,人的思想有可能受到邪灵的影响,而且冥想是古今中外交鬼之道,所以基督徒应该远避。

但也许有人问,只要我不使用任何冥想技术,这些心理学家们自己喜欢冥想,与我有啥关系?

大有关系!原来灵媒们和心理学家们都同意,一个人在冥想状态之下,可以收到「灵感、启示」。例如,灵媒罗曼(Sanaya Roman),认为通灵是得到知识和智慧之途,这些知识和智慧,是不可能藉著其他方法得到的。[96]  倪英绨(Tony Neate)是一位英国灵异人士,他说,我们可以藉著通灵,得到创意。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更高自我」(意即人能接触灵界的地方),一旦头脑静止,人就会感到特别的意识临到,这个时候,创意便开始。[97]  

心理学家戴尔(Wayne Dyer)说,变异意识状态可以带来创意。作为一个作者,他有时灵感枯竭,那么,他就去冥想,之后,他就可以挥笔疾书,「而根本不知道灵感何来。」[98]   超心理学家陆荣(Arnold Ludwig)说,变异意识状态通常是获得知识、灵感、经历之途,其中有一些是人在正常意识中所不可能获得的。[99]   

换言之,冥想者的心理学理论,大有可能来自邪灵。容格早已承认,他的无意识理论来自鬼灵。其他心理学家虽然没有作如此承认,但难保当他们构成理论的时候,不受邪灵的影响。难怪拙作《邪魔登讲台》的研究指出,邪灵藉著新纪元通灵人士(交鬼者)所发表的教导,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学中找到,过半数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学中找到。

弟兄姐妹们,你愿意接受邪灵的教导吗?若不愿意,请你对心理学理论存警惕之心。事实上,最聪明的是放弃心理学,改用圣经为人生的指导。

回页首  /  回「冥想观」段首

 

基督徒心理学家是否就不一样?

有很多基督徒,尤其是基督徒心理学家曾抱怨说:的确,从前的心理学家中有很多无神论者,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有很多心理学家是基督徒。

可是,这些基督徒心理学家们不过把世俗心理学理论带到教会来。他们若不把心理学全盘搬来,就是在某程度上受影响。

1。上帝观——很多心理学家都接受泛神论。虽然圣经不能容纳这样的观点,但是,在教会中大力推「内在医治」的桑得福(John Sanford)说:「谁是上帝?没有人知道。 就是存在、生命、『一切所有』的基础。」[100]  这是非常接近泛神论的思想。又例如,容格说上帝是原型中的一个。米尔(Paul Meier)等基督徒心理学家也说:「虽然基督徒相信一个超越的上帝。这个圣经神学观点,还是有可能和容格的原型相谋合。」[101]  这样的错误上帝观,不是拜心理学所赐?

2。道德观——我必须指出一点,基督徒心理学家的道德观,尤其是性爱婚姻方面,的确是比世俗心理学家高超很多。可是,基督徒心理学家中,有人支持同性恋。《心理学和基督教期刊》(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有一篇文章解释说,性倾向不能算是品行,同性恋和异性恋,都可能是正当或不正当的。[102]   名基督徒心理学家柯联思(Gary Collins)报导,基督徒心理学家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一致。有些捧著圣经去谴责;另一些则推理,解释为什么它不能算为罪。[103]   难道这不是世俗心理学对教会的不良影响?

3。冥想观——至于冥想的各种方式,在教会圈子中绝不罕见。美国教会有基督徒催眠治疗师,甚至「全美基督徒催眠师协会」(National Society of Christian Hypnotherapists)。[104]   中国教会的叶万寿先生,就是基督徒催眠师的好例子。此外,在基督徒辅导中亦充斥著各种冥想变化方式。它们有各种名字,例如积极思想、引导影像、心像、松驰等等,变化方式之多,必须另文详述。

最后,请让我累赘,拙作《邪魔登讲台》的研究指出,邪灵藉著新纪元通灵人士(交鬼者)所发表的教导,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学中找到,过半数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学中找到。可见,基督徒心理学家们绝对是受到世俗心理学的不良影响,而且把它们带来教会。结果今天的教会讲台一面教导圣经、一面教导邪灵的启示。

除了认真回归圣经,以圣经为信仰和生活的唯一准则,此外,再无他路可行了。愿华人基督徒悬崖勒马。

 

 

 



[1]  这是一个中亚细亚洲的神秘宗教。

[2] 他说,那些自我实现者的「Being-value」(简称 B-value),包括:真理、良善、美丽、完整(统一)、超越二分性(接纳)和协力(化敌为友)、有活力、有独特性、完善、必然如此(无需改变)、完全、正义、秩序、简朴(诚实纯净)、丰富、容易(不需努力)、爱嬉戏、自足(自主、自治)。Abraham H.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3rd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4), App G.



[1]Sigmund Freud, trans. by W. J. H. Sprott,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33), p. 222.-23Sigmund Freud, trans. by James Strachey, Totem and Taboo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50), p. 146-50.等。[2] Peter Gay, Freud: A Life for Our Time (New York: Norton, 1988), p. 525,530-31,526. [3] Scott Peck, The Road Less Traveled (New York, NY: A Touchstone Book, 1978),  p. 207. [4] Violet Staub de Laszlo, ed., The Basic Writings of C. G. Jung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59), p. 443-44; Jolande Jacobi, The Psychology of C. G. Ju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146-47. [5] C. G. Jung, trans. by R. F. G. Hull,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4-5, 160. [6] 鲍谨博士夫妇合著,陈张逸萍译《心理学不合圣经》(Towaco, NJ:生命出版社,2003),页132[7] Robert Epstein, eds., Notebooks, B. F. Skinne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80), p. 152. [8] B. F. Skinner, A Matter of Consequence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3), p. 61. [9] Ibid., p. 246. [10] Ibid., p. 391. [11] Howard Kirschenbaum & Valerie Land Henderson, eds., The Carl Rogers Reader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9),  p. 9-10 . [12] Carl Rogers,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0), p. 343-47. [13] Ibid., p. 88, 90-92. [14] Abraham H.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3rd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4), p. 55-56. [15] Ibid., p. 5. [16] Ibid., p. 19-20. [17] Rollo May,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53), p. 210. [18] Rollo May, The Cry for Myth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1). [19] Ibid., p. 15. [20] Albert Ellis,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It Works for Me – It Can Work for You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2004), p. 114-15. [21] Albert Ellis, The Case Against Religion: A Psychotherapist’s View and The Case Against Religiosity (Austin, TX: American Atheist Press), back cover. [22] Charles Tart, Waking Up: Overcoming the Obstacles to Human Potential (Boston: Shambhala, 1986), p. 21,207,293. [23] “Science and Spiritual Tradion with Charles Tart, Ph.D.” (http://www.intuition.org/txt/tart2.htm) July 2008. [24] Charles T. Tart, Living the Mindful Life (Boston & London: Shambhala, 1994), p. 16-18. [25] Ibid., p. 131. [26] John Bradshaw, Bradshaw On: The Family: A New Way of Creating Self-Esteem, rev. ed., (Deerfield Beach, FL: 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 1996), p. 273-74. [27] Ibid., p. 251-52. [28] Nathaniel Branden, The Art of Living Consciousl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7), p. 185-86. [29] Nathaniel Branden, 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 (New York: Bantam, 1994),  p. 294-97. [30] Sigmund Freud, trans by Joan Riviere, Collected Papers, Vol. 4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59), p. 295-96. [31] Sigmund Freud, James Strachey e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5), p. 150-52. [32]Dave Breese, Seven Men Who Rule the World from the Grave (Moody Press), p. 141-43. [33] C. G. Jung,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3), p. 329-30. [34] C. G. Jung, trans. by H. G. Baynes, rev. by R. F. C. Hull, Psychological Typ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212-13. [35] Skinner, A Matter of Consequences, p. 223. [36] B. F. Skinner, About Behavior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4), p. 210-16; Skinner, A Matter of Consequences, p. 121. [37] Epstein, Notebooks, B. F. Skinner, p. 331. [38] Richard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E.P. Dutton & Co., Inc., 1975), p. lxxiv. [39] Ibid., p. 102. [40] Carl Rogers, 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77), p. 43. [41] Ibid., chapter 10. [42] Ibid., p. 205, 224. [43] Evans, Carl Rogers, p. 105-06. [44] Ibid., p. 106-07. [45] Carl R. Rogers, Becoming Partners: Marriage and its Alternatives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72), p. 213-214. [46]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p. 82-83. [47] Abraham 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9), p. 193-94. [48] Abraham H. Maslow,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Penguin Compass, 1993), p. 106-07. [49] Rollo May, The Discovery of Being: Writings in Existential Psycholog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3), p. 102. [50] Albert Ellis, 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 (Fort Lee, NJ: Barricade, 2003), p. 148. [51] Ellis,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chapter 118. [52] Ellis, 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 p. 31. [53] Ibid., p. 33. [54] Ibid., p. 152. [55] Ibid., p. 154. [56] Charles T. Tart, “Science and the Sources of Values,” ( Charles Tart Home Page online articles, http://www.paradigm-sys.com/ctt_articles2.cfm?id=63) (July 08). [57] Bradshaw, Bradshaw On: The Family, Epilogue: Revising Traditional Values. [58] Nathaniel Branden, How To Raise Your Self-Esteem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8), p. 73. [59] Nathaniel Branden, Honoring the Self: Personal Integrity and the Heroic Potentials of Human Nature (Los Angeles; Jeremy P. Tarcher, Inc., 1983),  p. 213. [60] Nathaniel Branden, Breaking Free (Los Angeles: Nash Publishing, 1970), p. 92-93. [61] Sigmund Frued, trans by James Strachey, 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59), p. 57-59. [62] Frank J. Sulloway, Freud, Biologist of the Mind: Beyond the Psychoanalytic Legend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79), p. 74. [63] Jung,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p. 63, 318. [64] C.G. Jung, trans. by R. F. C. Hull,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West and Ea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chapter on “The Psychology of Eastern Meditation.” [65] Jacobi, The Psychology of C. G. Jung, p. 69. [66] Ibid., p. 136. [67] Ibid., p. 141-46. [68] C. G. Jung, trans. by Richard and Clara Winston, ed. by Aniela Jaffe,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63), p. 190-192. [69] Epstein,  Notebooks, B. F. Skinner, p. 349. [70] Ibid., p. 44. [71] B. F. Skinner & M.E. Vaughan, Enjoy Old Ag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3), p. 98. [72] Ibid., p. 50. [73] Rogers, A Way of Being, p. 129-30. [74] Kirschenbaum & Henderson, The Carl Rogers Readers,  p. 233-34. [75] Ibid.,  p. 46. [76] 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p. 31. [77] Ibid., p. 106-07. [78] Ibid., p. 84-85. [79] Ibid., p.97. [80] Ibid., p. 218. [81]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p. 19-21. [82] Rollo May, Freedom and Destin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1), p. 181. [83] Albert Elllis and Emmett Velten, When AA Doesn’t work for You: Rational Steps to Quitting Alcohol (Fort Lee, NJ: Barricade Books Inc., 1992), p. 136. [84] “A Review of Albert Ellis's Feeling Better, Getting Better, Staying Betterhttp://www.soc.hawaii.edu/LEONJ/459f2002/goff/bookreview.htm [85] Psychotherapy Net, Myrtle Heery: “An interview with Albert Ellis, Ph. D.” (http://www.psychotherapy.net/interview/Albert_Ellis)  [86] Charles T. Tart,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E. P. Dutton & Co., Inc., 1975), p. 82-87. [87] John Bradshaw, 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 (Deerfield Beach, FL: 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 1988), back cover. [88] Ibid., p. 140-42. [89]约翰.布雷萧著,郑玉英、赵家玉译,《家庭会伤人》(台北:张老师,民82),页287. 90] John Bradshaw, Steven Halpern, Medit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 (CD, 1997). [91] Branden, Honoring the Self, p. 150. [92] Ibid., p. 166. [93] Nathaniel Branden, Taking Responsibility: Self-Reliance and the Accountable Lif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p. 127-28. [94] Adam Cash, Psychology for Dummies (New York: Hungry Minds, 2002). [95] Joni E. Johnston,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Alpha, 2003). [96] Sanaya Roman and Duane Packer, Opening to Channel: How to Connect With You Guide (Tiburon, CA: H. J. Kramer, 1987), p. 13-14. [97] Tony Neate, Channeling  for Everyone (Freedom CA: The Crossing Press, 1998), 96. [98] Wayne Dyer, Manifest Your Destiny: The Nine Spiritual Principles for Getting Everything You Want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7),  p. 34. [99] Arnold Ludwig,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n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ed. Charles Tar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9), p.  20. [100] John Sanford, Dreams: God’s Forgotten Language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mpany, 1968), p. 200. [101] Paul Meier, Frank Minirth, Frank Wichern and Donald Ratcliff,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Christian: Christian Perspectives and Application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82),  p. 246. [102] Rudy Serra, “The Continuing Struggle for Civil Rights in the Gay Community,” i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20, no. 2, (2001): p. 168-175. [103] Gary Collins, Christian Counseling (Dallas: Word Publishing, 1988), p. 281-82. [104]见:http://www.forministry.com/USNVNONDECOL1/OurStaff.dsp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d9j4.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dc2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dd61.html

 

回「中国的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学」主页

回「为真道争辩:护教学」主页